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8 毫秒
1.
简要分析了多轴转向汽车起重机转向轮摆振的机理,建立了LT1080四轴转向汽车起重机转向轮摆振的数学模型,给出了转向轮摆振微分方程,并分自激振动和强迫振动对LT1080汽车起重机分别作了转向轮摆振计算机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2.
重型特种车辆多轴转向技术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重型特种车辆多轴转向技术的优化设计目标和方向,概括地分析了转向梯形机构,纵向传动机构和转向系统子构件的优化目标,以及建立数学模型和约束条件时应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双前轴转向汽车的摇臂机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介绍了双前轴转向汽车的转向原理,提出了双摇臂转向机构型式选择的原则与方法,通过确定的8个基本参数和初步设计,建立目标函数和数学模型对双摇臂转向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商用汽车双转向前轴车型液压系统中转向油泵控制流量的数学模型,通过实际车辆的装车试制和试验验证表明该数学模型和计算方式是可行、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汽车转向制动响应的12自由度动态数学模型,通过对CA141整车进行的实际路面转向制动稳定性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利用上述数学模型,仿真计算了CA141汽车有关设计参数与使用参数对其转向制动稳定性的影响,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液压动力转向油泵(叶片泵)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了其流量、压力及转速间的耦合关系,并对比分析了不同企业标准的差异,提出了增加压力/流量动态特性试验的必要性.通过试验台架进行了流量/压力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曲线与所建油泵数学模型吻合较好,能够为转向油泵和模型优化及转向系统匹配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运梁车液压连杆转向机构优化数学模型。考虑车辆在转向时的各种影响因素,以转向机构转向的平稳性、传动性能、利用效率为多优化目标。利用快速的模拟退火算法进行优化求解,以避免陷入局部极值,加快收敛速度。仿真结果显示它使转向机构的综合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建模与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概述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优点,建立了电动助力转向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比例控制策略和比例微分控制策略的不同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在助力增益较大时,比例控制会引起转向盘振动,同时来自路面的高频干扰也容易传递到转向盘,使手感变差。比例微分控制引入微分环节,增加了系统的阻尼,通过调节微分系数,可以调节系统带宽,因而较好解决了转向轻便性、转向盘振动和抑制路面高频干扰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矿用汽车转向机构的最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京  孙玉麟 《汽车工程》1995,17(4):231-237
本文以矿用汽车为研究对象,对立了整体车轴和非整体车轴的转向机构的数学模型,并结合最优化理论偏制了转向机构的最优化设计软件,计算实例表明该软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铰接车辆转向侧翻过程仿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建立了铰接式车辆转向侧翻过程的数学模型,根据铰接式车辆在转向侧翻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特性,研究和分析了铰接车辆侧翻的影响参数,通过过程仿真,获得了实现铰按车辆安全转向的车速临界值.  相似文献   

11.
12.
陈慧 《汽车与配件》2009,(27):14-16
转向系统的电子化为先进安全汽车、辅助驾驶系统和自主驾驶车辆提供了友好的人机界面和有效的转向执行机构,是汽车集成控制系统与智能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胡欢 《天津汽车》2009,(12):49-51
现在人们对汽车驾驶的舒适陛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汽车传统的转向系统无法满足低速时的灵活性与高速时的稳定性要求,可变转向比技术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这一矛盾。文章介绍了当前应用和开发的可变转向比转向系统,指出该系统使汽车具有一定的智能化,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可变转向比技术是未来转向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4.
陈利娜 《天津汽车》2010,(12):41-45
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EPS)可以在低速时减轻转向力,以提高转向系统的操纵稳定性;在高速时则可适当加重转向力,以提高操纵稳定性.文章介绍了EPS及其主要形式和布置方式,在分析汽车助力转向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转向特性对汽车操纵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具体EPS实例,介绍了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的4种控制形式,为动力转向系统软件开发及实物研制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5.
半挂汽车列车转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半挂汽车列车的最小转弯直径、转弯通道圆和直角通道宽度理论计算方法,介绍了如何分析半挂汽车列车在公路上行驶时的通过性能。  相似文献   

16.
助力性能是评价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助力性能直接关系到汽车转向操作的安全性。以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跟踪性能和稳定性为控制系统设计目标,将经典控制理论的PID控制与虚拟样机技术相结合应用于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的设计,创建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机电一体化仿真模型。计算机仿真结果证实.所设计的PID控制算法使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和稳定性,仿真结果为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中对四轮独立转向电动汽车的转向控制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基于前轮转向车辆的理想横摆角速度模型,建立四轮独立转向2自由度动力学模型。接着,以四轮侧偏角之和绝对值最小化作为优化目标函数,以质心侧偏角为零和理想横摆角速度作为约束条件,采用线型优化算法求解系统前馈控制器。再以轮胎侧偏角和横摆转矩为输入建立线性控制模型,运用最优区域极点配置方法设计反馈控制器。最后,建立人-车-路闭环仿真系统,分别进行双移线道路仿真实验和对开路面上的行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控制器能根据路面附着情况分配各轮转角,保证车辆跟踪理想状态。实车双移线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控制器对车辆理想状态良好的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18.
在新车型开发过程中经常出现转向手力沉重的问题.通过原地转向手力矩测试,得到全行程沉重、末端沉重及波动沉重3种问题车型原地转向手力矩曲线.根据曲线走向,判定手力沉重的要因,从而实施验证方案解决转向沉重的问题.整改后的转向手力矩一般为4N·m,属于轻便型手感,满足一般用户驾驶需求.整改方案为液压转向系统手力沉重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同时也为新车型开发提供了转向系统手力矩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洪治平 《汽车知识》2012,(4):102-103
解读蝴力转向系统二十多年前诞生的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轿车转向控制技术的划时代革命。EPS根据车速、转向转矩、转向速度、转向角度与车轮回正力的数据信息进行工作。这些数据经信息控制器计算后,给驾驶者提供最佳的伺服转向助力支持。而这种支持的执行元件就是伺服电动机,ESP因此而得名。  相似文献   

20.
不同转向模式的多轴转向车辆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重型车辆转向时的低速机动性和高速稳定性的问题,提出了多轴动态转向技术,并以三轴车辆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首先建立多轴转向的二自由度车辆模型以及运动微分方程,为提高车辆的稳定性,以零质心侧偏角为目标,推导各轴间的转角比例系数及有关的状态空间矩阵、传递函数,使用MATLAB软件对不同转向模式下的操纵稳定性进行了稳态响应、瞬态响应以及频域响应的仿真。通过分析比较,说明采用多轴动态转向技术,车辆在转向时具有低速机动性高、高速稳定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