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纯铜的表面弥散硬化及其性能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渗铝-内氧化技术对纯铜进行了表面弥散硬化处理。研究了渗层的铝浓度分布,硬化层的为微特性及有关性能。结果表明,渗层的铝浓度接近于渗占的铝粉含量,渗层深度可达100μm,内氧化后,能在铜的渗铝怪形成Al2O3弥散硬化层。Al2O3含量影响了铜的表面硬度,电阻率及磨损能力。  相似文献   

2.
地铁迷流对埋地管线腐蚀及抗蚀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地铁迷流对埋地管线的腐蚀机理,采用模拟迷流腐蚀的实验装置,测定了埋地管线在土壤腐蚀介质中的电化学当量和平均腐蚀速率,探索了一种用低温气体多元共渗工艺对钢管进行表面处理后,有效抗迷流腐蚀的新方法。在土壤腐蚀介质中,对不同工艺处理的钢管进行了模拟迷流腐蚀的比较试验,试验时保证了腐蚀环境相同。试验结果表明经低温气体多元共渗表面处理的钢管表面有一层均匀致密的化合物层,从微观上分析了其抗迷流腐蚀性增强的机理。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膏剂法渗铝中渗剂的配比,渗铝时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以及粘结剂的类型对Q235钢表面渗铝层的组织和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膏剂法渗铝时,随渗剂配比中铝粉含量的增加,渗铝层度增加;但当铝粉含量达到35%时,表面粘铝现象较严重。因此铝粉的含量最好是在20%-30%范围内,而且渗铝时加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渗铝层度越深。粘结剂的酸碱性也对试样表面渗铝层的深度有影响。采用的粘结最好为中性的聚乙烯醇,不论是何种渗剂配比,渗铝后其试样的抗氧化能力均比未处理的高,并且渗剂配比中铝粉含量越高,其抗氧化能力就越高。  相似文献   

4.
纯铜渗铝渗剂的铝含量对α—Cu相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纯铜渗铝民支的铝浓度分布及对α-Cu相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渗层表面的铝浓度与渗铝剂中的铝成分有关,当铝成分≤4%时,渗层铝浓度分布与扩散定律计算值相符。渗层组织主要是α-Cu固溶体,α-Cu相的点阵常数与铝浓度呈线性关系。用内氧化技术在渗铝的试样上成功地制备了Al2O3表面弥散铜基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5.
稀土元素对渗硼过程、渗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固体粉末法将硼和稀土元素渗入钢的表面,通过金相组织观察,x射线结构分析和渗层显微硬度测定,研究了稀土对钢的渗硼过程、渗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对钢的渗硼过程有明显的活化催渗作用;稀土元素的加入量对催渗作用有一最佳量,在渗硼过程中稀土元素也同时渗入钢中和Fe_2B相中,由于稀土元素的同时渗入,使渗层组织基本上由Fe_2B单相组成,从而改善了组织,提高了显微硬度。  相似文献   

6.
Cr12MoV钢渗硼层脆性与耐磨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粉末渗硼和膏剂渗硼对Cr12MoV钢进行表面改性,利用显微硬度法和划痕法声发射检测并分析了渗硼层表面脆性与敏感脆性,通过磨损试验对渗硼处理试样进行测试,并利用扫描电镜对试样磨损及磨痕形貌进行观察,研究了渗硼层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Cr12MoV钢经渗硼处理后,渗硼层具有高硬度,并呈现一定的脆性,渗硼层的脆性属剥落脆性;Cr12MoV钢经渗硼后耐磨性有显著提高,渗硼层的脆性和硬度对耐磨性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综合研究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用侧倾装置的 H 晶面法或多重因子晶面法,根据所测晶面的 X 线弹性常数来测定有织构的 TiC 渗层内三维宏观内应力及三维宏观加权平均内应力梯度分布和精确测定无应力的2θ_0。本法可适用于测定各种渗层、涂层材料表面薄层内外的三维宏观内应力梯度分布。  相似文献   

8.
用化学沉积技术制备了Ni-B表面强化铜基材料,研究了表面涂层的显微组织、涂液的成分对镍硼沉积速率的影响及有关性能.结果表明,用化学沉积技术能在纯铜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连续的镍硼硬化层,镍硼涂层的沉积速率由涂液中的NiCl2,KBH4,NaOH,稳定剂和H2NCH2CH2NH2的浓度控制,涂层是非晶态组织和少量过饱和镍固溶体的混合物,热处理后在涂层中析出Ni2B和Ni3B化合物,改善了铜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损性能,对铜的电阻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稀土渗剂的成分,渗碳温度和时间对渗碳层深度的影响,测定了渗层的显微组织,渗层碳浓度梯试度分布及有关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在渗碳过程中有明显的催渗作用,与常规渗碳工艺相比,可提高渗速25%,改善渗层的组织与性能,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5CrNiMo热锻模钢渗硼工艺及渗硼层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渗硼后材料耐磨性提高10倍左右;渗硼后冲击韧性虽有所下降,但仍具有一定韧性,并可进行高温淬火回火以有效提高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11.
粉末烧结材料屈服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粉末烧结材料塑性变形的基本性质,分析了粉末烧结材料现有屈服条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粉末烧结材料圆柱体试样单向压缩试验,确定了一个具有普遍性和适用性的粉末烧结材料屈服条件。  相似文献   

12.
铸渗技术制备金属基表面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铸渗是一种制备金属基表面复合材料的新技术。本文对铸渗技术制备金属基表面复合材料进行了综述并对铸渗金属基表面复合材料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对铸渗金属基表面复合材料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膏剂法渗铝中渗剂的配比、渗铝时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以及粘结剂的类型对Q235钢表面渗铝层的组织和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膏剂法渗铝时,随渗剂配比中铝粉含量的增加,渗铝层深度增加;但当铝粉含量达到35%时,表面粘铝现象较严重.因此铝粉的含量最好是在20%~30%范围内.而且渗铝时加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渗铝层深度越深.粘结剂的酸碱性也对试样表面渗铝层的深度有影响,采用的粘结剂最好为中性的聚乙烯醇.不论是何种渗剂配比,渗铝后其试样的抗氧化能力均比未处理的高.并且渗剂配比中铝粉含量越高,其抗氧化能力就越高.  相似文献   

14.
低温稀土渗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稀土元素对固体渗硼的作用,测试了45钢低温渗硼层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加适量的稀土元素可显著的提高渗硼速度,低温渗硼层是由FeB、Fe2B和Fe3(C2B)等相组成.其渗层组织致密、无明显疏松及孔洞,渗硼层前沿过渡区较窄,有良好的抗磨损特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纯铜渗铝层的铝浓度分布及对α-Cu相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渗层表面的铝浓度与渗铝剂中的铝成分有关,当铝成分≤4%时,渗层铝浓度分布与扩散定律计算值相符.渗层组织主要是α-Cu固溶体,α-Cu相的点阵常数与铝浓度呈线性关系.用内氧化技术在渗铝的试样上成功地制备了Al2O3表面弥散铜基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6.
将土工合成材料加宽路基简化为平面二维模型,采用三维有限元法进行计算分析,对在路基中铺设土工材料的层位和层数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铺设在不同层位的土工合成材料对路面结构的表面主应力、表面变形以及层底主应力有一定的影响,通常将土工合成材料铺设在第2层或第3层时,路面结构的受力状态最佳;铺设层数不同的土工材料对路面结构的表面主应力、表面变形以及层底主应力均有所影响,通常以铺设二到三层土工合成材料为宜.在铺设二层土工合成材料时,铺设在第1层和第3层时,路面结构的受力状态最佳.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采用预先渗碳,再进行碳氮共渗的组合式化学热处理工艺(简称"组合渗碳-碳氮共渗")对重荷载、中等冲击、中高速场合下工作的零件处理后的渗层组织、浓度梯度、疲劳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此工艺具有处理温度低、渗速快、渗碳层和碳氮共渗层厚度可按比例调整等优点,同时能有效抑制单一渗碳和单一碳氮共渗中易产生的组织缺陷,渗层浓度梯度和硬度梯度平缓,渗层与基体结合强度较高、表面残余应力高,综合机械性能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克面处理工艺—电刷镀Ni-W合金与联氛共修复合处理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碳氮共渗后使38CrMoAl钢表面的电刷镀层与基体的结合由原来的机械结合转变为冶金结合复合工艺处理后的表面层组织为Ni基体上分布着少量的WC和WN质点,复合处理后38CrMoAl钢表面的耐磨性较只进行电刷镀处理或碳氮共渗处理的38CrMoAl钢的耐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奥氏体不锈钢固溶渗氮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304和904L两种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了固溶渗氮研究.用电子探针测定了渗氮层的氮浓度分布,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试样渗层的显微组织,用显微硬度计测量了表面至心部的显微硬度,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渗氮层的物相组成,对试样在1mol/L的稀硫酸溶液中的耐蚀性进行了阳极极化曲线分析.结果表明:显微硬度随表面至心部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固溶渗氮水冷试样表面的物相为单相奥氏体,炉冷试样的表面物相除高氮奥氏体外,还出现了CrN.渗氮后的试样在1mol/L稀硫酸溶液中的耐蚀性优于未氮化试样.  相似文献   

20.
用化学沉积技术制备了Ni-B表面强化铜基材料,研究了表面涂层的显微组织、涂液的成分对镍硼沉积速率的影响及有关性能.结果表明,用化学沉积技术能在纯铜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连续的镍硼硬化层,镍硼涂层的沉积速率由涂液中的NiCl2, KBH4, NaOH, 稳定剂和H2NCH2CH2NH2的浓度控制, 涂层是非晶态组织和少量过饱和镍固溶体的混合物,热处理后在涂层中析出Ni2B和Ni3B化合物,改善了铜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损性能,对铜的电阻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