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主要根据重庆市地勘局南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近年来开展的浅层地温能相关研究成果,以重庆地勘局南江地质队监测站为例,分析并总结了近6年的地温监测数据,得到监测区内平均原始地温、恒温层以及不同区域恒温层平均地温有所不同,与监测点地形地貌、地下水活动、地层岩性的关系。并阐述了重庆市浅层地温能的工作现状及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严寒地区高速公路服务站区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严寒地区高速公路服务站区冬季供暖量大,夏季基本没有供冷需求,故单独使用地源热泵系统会造成浅层土壤温度场逐年下降,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廉价的能源,冬季可以和地源热泵系统联合运行供暖,其他季节可以为浅层土壤补充热量,以维持土壤温度场的平衡。以山西某高速公路服务站区为例,对其太阳能和地源热泵联合运行进行工况模拟,其分析和结论可为严寒地区高速公路服务站区地源热泵系统的长期正常服务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编制浅层地温能详细规划复杂、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概略性规划方法。将浅层地温能适宜性分区和城市建设整体规划结合起来,并据此对重庆市主城区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概略性规划。结果显示:重庆市主城区浅层地温能规划区重点发展区面积比例达75.7%,说明重庆市主城区大部分地区浅层地温能资源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4.
对重庆市主城区浅层地温能资源状况、城市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综合考虑了资源分布、城市规划、经济发展、行政界限等条件,提出了针对重庆市主城区的浅层地温能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分区方法。研究表明:"大力发展区"和"鼓励发展区"两个部分占总规划区的68.33%,规划区内大部分地区具备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适合发展浅层地温能资源开发利用项目。针对重庆市主城区浅层地温能的特征和目前的开发利用状况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5.
寒冷地区高速公路收费站采用太阳能为浅层土壤补充热量,可以解决地埋管换热井区域浅层土壤温度下降的问题,从而保证供暖效果,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就寒冷地区高速公路收费站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空调采暖系统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6.
基于综合评价理论建立了重庆主城区浅层地温能适宜性分区评价模型,确定了分区评价的指标因素及相应的权重值;利用综合指数法通过MAPGIS 6.7软件对研究区域内网格点进行分区总分计算,绘制了重庆主城区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适宜性4级分区结果图。为浅层地温能在重庆主城区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重庆主城区浅层地温能适宜性分区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综合评价理论建立了重庆主城区浅层地温能适宜性分区评价模型,确定了分区评价的指标因素及相应的权重值;利用综合指数法通过MAPGIS 6.7软件对研究区域内网格点进行分区总分计算,绘制了重庆主城区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适宜性4级分区结果图.为浅层地温能在重庆主城区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地源热泵是一种中央空调工艺方式。它以地表水、地下水或地下深层土壤地温为能源,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等)为辅助,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热能的转移。这是一种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环境无污染的空调系统。冬季,地源热泵把地能中的热量"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取暖;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能中去。  相似文献   

9.
侯禹高速河津服务区采用地源热泵取代传统的分体式空调和燃煤锅炉为服务区夏季供冷、冬季供暖,通过对改造前后的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运行费用等指标的对比分析,地源热泵系统在节能环保、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具有诸多优势,适合在我国北方高速公路服务站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地源热泵的概念出发比较了不同类型的地源热泵系统,并以实际工程为例,介绍了如何选择地源热泵系统。  相似文献   

11.
采用地源热泵太阳能联合供暖系统来解决土壤温度场平衡问题,设计了土壤温度场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土壤层温度监测和动态能耗监测,可以实现土壤温度场、土壤热量变化及太阳能补热量等数据的采集和存储功能,能够为地源热泵土壤温度场热不平衡问题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地源热泵技术用于高速公路服务和管理站区的供暖空调系统是取代燃煤锅炉的成功手段。对其系统的设计、施工和技术参数选择进行必要的分析和优化将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取热和加热效率,降低施工和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修筑公路对高海拔多年冻土层热状态的影响,开展了新藏公路多年冻土区路段沿线病害调查,在海拔5 400 m地带修筑了冻土地温监测断面与气象监测站点;对气温、地温、辐射强度进行了监测,依据监测结果计算了冻土上限处的热流通量,分析了多年冻土层地温变化特征;基于热传导和热扩散理论,建立了天然地基及普通路基下部多年冻土地温-深度理论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多年冻土区公路病害主要由于沥青路面大量吸热导致,热棒、隔热层等主动、被动保护的手段虽有一定效果,但不能改变多年冻土的快速退化;研究区域天然地基与路基中心一天内温差最高达19.66℃,左、右路肩一天内温差最高为4.94℃,天然地基下深层多年冻土温度稳定在-6.0℃左右,路基中心下部深层多年冻土温度稳定在-5.6℃左右,路基下部相较天然地基温度变化更为剧烈,且等温层温度更高;研究区域的辐射强度在一天的10:00~18:00显著增强,在一年的3~6月为辐射强度的顶峰期,浅层地温主要受辐射强度的年周期变化影响;天然地基、路基中心、阴坡路肩与阳坡路肩下部多年冻土层年热流通量依次为-4 001、-14 649、-4 487与58 303 kJ·m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地源热泵系统的原理,并结合我省高速公路附属房建设施供暖现状,分析了地源热泵系统在我省高速公路附属房建设施中应用的可行性、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寒区隧道冻害问题,将地源热泵型供热系统应用于内蒙古博牙高速扎敦河隧道中。将热交换管以串联纵向的布置形式埋设在初衬与二衬之间,隧道衬砌施工过程中的水化热影响围岩的温度场,从而影响热交换管的换热量。研究表明:隧道施工过程中,衬砌水化热对围岩温度场产生两次影响;保温层可以加剧水化热的影响,浅部围岩温度场受到的影响更显著;衬砌水化热提升热交换管的换热量,保温层铺设越早,热交换管换热量提升也越大,最大达到31.9%。系统运行初期,应充分利用衬砌水化热对热交换管换热产生的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柴智  曹江  陈敏 《交通标准化》2013,(18):90-92
根据地源热泵技术原理,结合高速公路应用特点,从系统选型、设备选型、服务水平、使用寿命、维护管理、节能效果多个角度探讨了地源热泵在高速公路中的适应性问题,初步得出地源热泵适用于高速公路建设并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提出将空气源热泵作为太阳能集中热水系统的辅助热源应用于西北寒冷地区的建筑一体化工程.以兰州某十层住宅建筑为例,对空气源热泵和其它3种可供选择的常规辅助热源方案采用动态费用年值法进行计算分析,着重从热水系统供水负荷、资金贷款利率、能源价格,设备费等4个影响因素的变化对方案年值的影响作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能源价格上涨,对于较大规模的太阳能集中热水系统,采用空气源热泵作为辅助热源方案具有较强的经济竞争优势,也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18.
限制速度本身不直接对事故产生影响,而是通过对运行速度的影响作用于道路安全,因此研究两者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在相同的限速值条件下,对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道路断面的运行速度分别进行比较,发现限速值对运行速度有显著的影响,运行速度通常大于限制速度,且会随着限速值的变化而相应地增加或降低。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施工通风条件下高地温隧道围岩初始温度对隧道内温度的影响规律,采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了不同岩温条件下隧道内温度场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围岩初始温度下,横纵断面上的降温趋势基本一致,隧道内平均温度随通风时间增加呈双曲线形衰减,围岩调热圈半径几乎相同;通风后隧道内平均气温和壁面平均温度与围岩初始温度呈线性关系。当通风温度与围岩初始温度的温差越大,通风降温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服务站区地源热泵空调采暖系统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地源热泵技术应用于高速公路服务站区空调采暖系统具有其他常规能源无法比拟的优点——绿色、节能和环保。地埋管换热器是地源热泵系统设计的核心,以山西高速某服务区为例,通过实验研究结合理论分析的方法,给出了地埋管内介质最佳流速、最佳进口温度以及合理地解决热平衡等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