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重庆市永川区为例,根据2000-2009年间的卫星遥感影像,开展永川区城市扩展变化研究,并探讨其城市扩展的驱动力机制.研究提出: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是永川城市扩展的根本动力;山地城市的自然环境特征对城市扩展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城市规划和政策本身并不是城市扩展的直接动力,但对城市空间扩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控制作用;交通...  相似文献   

2.
城市交通是城市生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改善与缓解南京市的交通拥堵状况,结合南京市当前的交通现状,对南京市交通拥堵的"双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采取增加交通供给的方式来缓解南京市交通拥堵,同时,也应加强对交通需求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就业可达性量化方法及分布特征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国外传统可达性测算方法,建立适用于中国城市交通特征的就业可达性量化方法。在对比分析常用的四种可达性测算模型的基础上,以南京市为实例,针对老城区分别构建了小汽车和公共汽车出行就业可达性模型,同时建立新城区就业可达性模型,以此分析南京市就业可达性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南京市主城区就业可达性随着出行距离增加而提高,且提高程度逐步降低;公共汽车出行就业可达性低于小汽车,在城市外围地区尤为明显;新城区就业可达性远低于老城区,职住失衡以及交通通道欠缺是主要原因。最后,通过借鉴国际城市发展经验,提出南京市不同片区就业可达性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4.
城市的发展和规模与城市交通的不断完善、交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特大城市地域结构变化特征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大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基本模式.在特大城市中心区应重点发展地下铁道.在运量达不到地下铁道标准时应发展轻轨交通,而在近郊、卫星城镇和城市带内应尽快发展城市市郊快速铁道.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的发展和规模与城市交通的不断完善,交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本在分析国内外特大城市地域结构变化特征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大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基本模式。在特大城市中心区应重点发展地下铁道,在运量达不到地下铁道标准时应发展轻轨交通,而在近郊、卫星城镇和城市带内主尖尽快发展城市市郊快速铁道。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与机动化的快速推进,城市交通问题日趋严重,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必须制订城市交通发展引导策略,针对不同分区开展引导策略可以提高策略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借鉴国外交通分区的先进经验,将南京市划分为宏观战略分区、交通走廊分区、综合交通枢纽分区以及城市主要功能区4个层次,因地制宜提出分区发展引导策略,使得交通策略的制订更有针对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交通规划、建设与管理等应用场景对交通分配多样化的需求,结合目前交通分配方 法族谱中的众多模型与方法,本文构建能够满足族谱中所有交通分配特征的一体化交通分配技 术框架,提出交通网络交通分配一体化技术体系,并将该体系嵌入交通分析平台软件“交运之星- TranStar”中。该技术体系包括:“模型关键参数”“交通阻抗函数”“交通网络交通分配基础模型与 快速算法”3部分模块组合的分析模型一体化;面向步行、自行车、机动车及公共交通等多模式交 通网络的分析对象一体化;针对城市土地开发,交通网络建设,交通管理控制,公共交通系统,以 及交通政策制定等应用场景一体化。选取南京市道路网络和公交网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 明,本文提出的交通分配一体化技术具有处理超万节点多模式交通网络的能力,对各类交通模 式、典型业务场景的分析结果可为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城市交通大多从城市人口平均特征出发进行研究。然而在市场的作用下,受收入、职业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社会阶层在城市空间中的居住和就业选址(城市的社会空间)存在差异。这是改善公共交通服务、缓解交通拥堵等很多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源之一。从中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大城市新增人口和中低收入人口的居住空间分布入手,分析大城市通勤出行距离快速增长导致的交通拥堵、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提高困难等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成因。提出大城市空间应基于分区模式构建多中心的城市空间,并提出对应的交通系统,实现大城市交通低碳和公平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周诚 《交通标准化》2014,(21):107-110
城市主干路应以交通功能为主,对城市主干路的改造既要强化道路的交通功能,又要兼顾行人、非机动车的出行需求。结合南京市天印大道的改造,分析比较城市主干路改造的两种主要模式,为工程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世博运行期间,中心城快速路交通事件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为我们在大客流背景下研究城市快速路网交通事件的总量、类型、时间及空间分布等交通事件,特别是极端大客流情况下快速路事件的特征变化和研判觅得难遇良机.同时,为思考后世博时代城市交通管理与规划,以及快速路网运行管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DEA模型的城市公共交通效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投入产出角度出发建立基于数据包络模型(DEA)的效率评价模型,给出城市交通系统“输入”和“输出”有效度的评价方法与指标,进而得到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效率的综合评价。文章以南京市近7年(2000年~2006年)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输入输出状况为实例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从评价研究中发现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问题并寻求解决对策,为进一步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组织和优化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
如何将绿色交通理念转化为规划技术是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剖析了现状规划实践中落实绿色交通理念存在的问题,进而结合对绿色交通理念内涵的解析,提出并设计了“绿色组织、绿色系统、绿色管理”三阶段式规划技术路线.以新加坡·南京江心洲生态科技岛为例,探讨绿色交通规划技术的落实方法与途径:从自然条件、容量约束角度分析了江心...  相似文献   

13.
徐建刚 《城市交通》2010,8(6):54-60
引导市民出行方式转变和交通管理创新是解决城市交通和碳减排两大难题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南京的无车校园、上海的自行车道网络系统和重庆的公共大电梯三个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了三种不同公共空间环境中,以不同低碳交通创新方式对城市交通出行空间环境进行优化创新设计的模式,介绍了案例背景并分析设计特点和创新价值。最后,进一步挖掘案例创新设计蕴含的价值意义,分析表明:市民出行方式的转变不仅对低碳城市和低碳交通有重要贡献,而且对市民自身素质、公共空间环境品质以及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谢志明  徐士伟  邓兴栋 《城市交通》2012,10(6):14-21,13
为解决城市规模快速增长带来的交通运输低效问题,积极转变交通发展方式、加快建立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成为当前新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首先,从空港、海港、陆港等方面剖析了广州市综合交通枢纽体系的发展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然后,阐述了国内外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的发展趋势。最后,在分析广州市面临全球一体化进程加速、国家中心城市全面建设、珠三角区域竞争与合作加强等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广州市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和中国南方交通枢纽中心的功能定位,以及构建"一核三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格局。  相似文献   

15.
快速公交集容量大、速度快、系统造价低等优点于一身,近年来在我国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分析快速公交的特点和大、中、小城市交通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快速公交在城市中的功能定位,可为我国城市快速公交系统的建设规划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截至2013 年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运里程已经超过1 万km,为中国的社会经济 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城镇化过程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城镇化以城市群发展 为依托,并通过干线运输通道连通,需要高速铁路这种大运量的公共交通进行支撑.发达 国家由于其快速城镇化所处的运输阶段不同,选择的交通运输支撑方式也有所不同,但 是大运量公共交通目前成为重要的选择方向,轨道交通尤其是高速铁路比较受到青睐.高 速铁路作为铁路全新技术进步成果,突破了陆上交通的运输速度,丰富了城镇化条件下 旅客交通运输需求选择范围.高速铁路凭借其技术经济特性,契合城镇化对交通运输系统 的要求:输送能力大,可以联系城市经济带;高速铁路网络增益契合城镇化过程的发展要 求;高速铁路能源利用模式相对友好特性符合城镇化的资源和环保要求;高速铁路的社 会经济效益可以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分形理论已经成为研究城市形态复杂性的有力工具,相对于较多区域层面的城市体系和交通网络的分形研究而言,单个城市内部交通网络的分形研究较少。本文根据1980、1995和2004年大连市基础地图,运用分形理论,采用长度-半径和分支-半径相结合的方法刻画大连城市交通网络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交通网向郊区的推进,大连城市交通网络分形特征在时空尺度上都越来越明显,主城区内外之间的分维差值亦有所减小,网络连通性大幅提高,但具有明显分形特征的无标度区范围无明显变化。这既与大连独特的地形地貌有关,同时表明在大连组团式城市空间格局转变中,主城区发展已由扩容为主转向改造提升为主的功能置换阶段,以主城区为中心的各组团彼此紧密联系,互动发展。文章在此基础上对照已有研究成果体现了分形理论在大连这类港口城市交通网络应用中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8.
机场地面集疏运系统是机场发展的重要支撑,交通需求预测是进行机场集疏运交通规划的前提。笔者以四阶段预测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结合机场集疏运需求特点,对预测的整体思路、方法、步骤和内容等进行详细分析,优化调整出行分布、方式划分预测模型,并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为实例进行了预测。研究成果对国内同类大型机场的集疏运需求预测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自行车交通是当今我国城市客运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居民是否选择自行车直接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本文分析了影响自行车交通方式选择的微观影响因素,并定义其为“基于个体出行方式选择的自行车交通影响因素”。本文将其分为个体特征、出行信息和交通方式服务水平主观感知等三类影响因素。文章期望找出基于出行个体的自行车交通影响因素,研究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和内部联系,并分析这些因素对出行选择的影响权重和作用机理。因此建立了包含因子分析的二项logit模型,并以南京市的调查数据为例阐述了模型的应用。本文的结论为交通政策制定者和交通规划师建立可持续交通系统以及发展和谐交通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考虑到乘客出行的心理特征差异,利用公交乘客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和GIS的特性,建立基于公交乘客出行路径优化模型的城市公交乘客信息系统,可为进一步开发适合我国的城市公交乘客信息系统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