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不同于从传播学本位和社会学本位对媒介社会学学术脉络的梳理,文章主张从Web3.0以降媒介全面切入社会生活微观、中观和宏观全领域的语境背景出发,从研究议题、理论和方法三个角度,综合梳理媒介研究学术史中的各类关联理论和方法实践,并指出芝加哥学派的“媒介与社会”学术传统为当下媒介社会学研究开展提供了历史基础,而社会学三大宏观理论家和布洛维等学者的中观理论可成为社会理论“媒介化”实践基础,进而从方法层面指出“界面”研究正在实现对传统研究方式的统合,最终在梳理学术史中“连接”资源基础上,从“重构”角度提出“行动-媒介-结构”媒介社会学进路的可行性,并对其局限性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悲剧?长期以来人们都以西方的标准来讨论中国的问题,而没有注意到中国传统悲剧意识具有“内向性”特征,本文认为中国传统悲剧意识是存在的,但其冲突性比之于西方及中国近代悲剧意识较弱一些,并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戏剧中的“大团圆”结局进行了分析,认为“大团圆”实质上表现了人民在痛苦的现实中对“善”的追求,是“中和之美”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民经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预测了未来中国货物运输发展趋势,重点从产业结构的分析角度出发,从理论和利用实际数据定量分析上描述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对货物运输的影响,为制定宏观运输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探寻交通作为基础性、先导性行业与国家兴衰发展的关系,从战略层面分析我国历史上重大的交通进步及其对中国发展进程产生的影响,以不同历史阶段交通发展影响为重点,分析了从秦“交通立国”,汉、唐“交通兴国”,宋、元依运河实现“交通富国”,使中国在经济、政治上达到南北均衡;到明、清“通而不交”,导致在大航海时代后错失海权;再到抗战时期的“运输救国”至近现代,跨越两千多年交通发展主要脉络。在此基础上,尝试应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时期交通运输本质进行再认识,提出建设“交通强国”的历史逻辑。通过总结交通强国的内在联系规律,为新时代建设“交通强国”提供了经验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5.
运输化理论的提出为从经济上解释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基本理论框架,也推动这一领域近年取得一系列新成果“脉冲式发展”的研究为运输化阶段内部各种运输方式演进和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供了进一步的解释,阀值理论则从成本角度说明了人类社会经济为什么会以运输化为开端进入全新的现代发展时期。铁路货运需求增长变化的四阶段模型通过准确刻划铁路的历史发展轨迹,从又一个角度验证了运输化有关阶段的演变过程,一  相似文献   

6.
茅盾擅长以经济视角创作小说。他为什么关注“经济”?他的小说怎样写“经济”细节?他的“经济”细节究竟写得如何?本文从“经济”视域进一步解读茅盾20世纪三十年代小说创作,认为茅盾细腻的“经济”描绘文字,正是他构建真实的“现实主义”文学大厦的基石。茅盾缜密、精细的经济细节,逼真描绘了那一时代人们生活的挣扎,取得了极强的艺术效果,为读者提供了巨大的思考空间,蕴含着深沉的理性意识和悲剧力量,而这正是茅盾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独特贡献之一。  相似文献   

7.
大海茫茫,无边无际,中国的船舶几乎与人类发展史一样悠久。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无论从船舶设计、装置,还是船型种类都曾领先于世界。如水密隔舱、过水眼、龙骨这三项造船技术上的三大发明,更是对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众多的古代船舶未能保留下来,哪怕是鼎鼎大名的楼船、大龙船、郑和宝船等,我们也只能从历史典籍与文献中进行推断  相似文献   

8.
跨越海峡的铁路轮渡在世界上已有150年历史,在垒球曾经出现过近150条铁路轮渡航线,但在中国铁路建设的过程中,海峡轮渡曾是一个空白。笔曾在1985年8月4日的《解放日报》探索窗栏目中撰“建设开辟上海至宁波的火车轮渡”,后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直至今年1月7日我国粤海铁路通道琼洲海峡轮渡开通。  相似文献   

9.
Bossard(柏中),提供世界领先的紧固技术解决方案的跨国公司,在瑞士成立至今已经有183年的历史。自1999年进入中国,Bossard便深耕中国并挖掘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致力于为中国用户提供精益化的生产、管理及设计模式。日前,记者采访了柏中(Bossard)工业固定器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轨道交通的行业总监方云弘先生,他以生动的案例介绍了Bossard如何为客户实现精益生产和管理。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他为中国社会革命和社会建设运动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南,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认真总结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对我们有效开展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高铁频亮“组合拳”,令国际业界侧目。但是,笔者认为,中国高铁要实现自“追赶”至“引跑”的历史跨越,尚须破解若干瓶颈。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的30年堪称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我们的精神生活,至少有四大方面已在全民范围内形成一种普遍的认同。改革开放第一次使发展真正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旋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已经被理解为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前提与基础。邓小平的“摸论”、“猫论”及“不争论”,实践先行,有效探索出了中国发展自己的方法体系。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世界大舞台上,中国人开始学会用实践说话,用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说话。社会主义只有不间断的历史过程,而没有固定的终极形态。但我们可以抓住社会主义的本质,按照其内在要求,逐步建设我们理解中的社会主义。而文化创新的严重不足。已成为中国人在轰轰烈烈的现代化实践下无法掩饰的软肋。未来中国的发展,关键不在GDP,而是能不能推出一套不同的价值理念,建立一种为所有人都提供充分机会、让每个人都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遵循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了中国革命转变的理论。同时为不发达国家进行民族民主革命,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提供了现成的模式。但是,建国后革命转变理论在实践中却出现了偏差,这一偏差长期以来一直影响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这中间,除了有些实践与理论的脱离外,同理论本身还存在一些“罅漏”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董仲舒在汉代“大一统”政治建构的特殊历史时期,总结并改造先秦诸子人性论,从天人关系的高度为人性寻求终极依据,引情入性,对A.,li善恶做了“性未善”的悬置判断,并将人性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三个等级,提出“性待教而善”,为王道教化提供人性依据,其人性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为汉代“大一统”皇权专制政治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稳定奠定了伦理基础,深刻地影响了后来人性理论的发展,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社会和经济结构,中西文化从人类历史的最初就表现出极大的差异。这点在儒家中庸观和古希腊的中道观上也得到体现。建立在“天人合一”基础上的中庸之道强调个人对于群体及周围环境的道德责任感,并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修身,完善个人内在品质才能达到最终的“德性”。而古希腊以亚里斯多德为代表的哲学家们则把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并重视个人意志自由。他指出“中道”可以通过后天的实践获得,而规章法律就是这种“德性”的象征。尽管两者在起源,思想内涵,和实现途径有着明显不同,中庸之道和中道观都反映了一种辩证思维,并以寻求社会安定为服务目的.  相似文献   

16.
交通运输领域是我国“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2006中国交通高层论坛”会议的主题是“走进十一五、创建新交通”、会议围绕主题,从交通与经济、交通与科技、交通与企业三个角度,总结了“十五”期间交通运输领域取得的诸多成果,审视了我国交通运输系统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了解决目前问题的措施和方法.同时,对“十一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如何健康发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7.
从独木舟到帆船到蒸汽机船,我国有船的历史虽然很长,但有机械化动力船的历史却很短,不过150多年。古代中国造船业,一直名列世界前茅。但中国的造船业造的是以人力和风力为动力的木船,而西方近代造船业造的却是以蒸汽为动力的铁甲船。这差距就是“古代”与“近代”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18.
我们需要一种人,这种人并不多见,因为他可以为实现“编辑、制作一本全新汽车杂志”的梦想放弃现在的工作和薪金。  相似文献   

19.
我们需要一种人,这种人并不多见,因为他可以为实现“编辑、制作一本全新汽车杂志”的梦想放弃现在的工作和薪金。  相似文献   

20.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是一句流传多年的老话。的确,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眼神中看到他心中的所思所想。其实看车也同样如此,新爱丽舍的一个“眼神”,便告知了我们它的“心里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