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某商船与渔船碰撞中人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船与渔船的碰撞往往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本文以一起碰撞事故为例,讨论了碰撞事故中商船、渔船、船舶管理人员的因素,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
文章结合舟山附近水域渔船与商船碰撞事故的特点,分析和研究其规律性,并总结出避让操纵的技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商船与渔船碰撞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商船与渔船碰撞的季节、时间、水域分布、能见度等主要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了商船与渔船碰撞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预防和减少碰撞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小型渔船存在的安全问题,分析了某商船与渔船会遇造成紧迫局面的成因,提出减少渔船碰撞事故的避让对策,降低船舶事故发生率,从而提高对小型渔船的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近年来海上出现的大量的商船与渔船碰撞事故进行研究,阐述渔船的捕渔方式及对“从事捕鱼船舶”的理解,分析商船与渔船的碰撞成因,建议避让时应采取的措施及注意事项,提出了降低商船与渔船碰撞事故率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海事事故与海上违法行为的不断增多,智能的监控方法成为降低海事事故,打击海上违法行为的有效手段.同时,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的普及及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essel Traffic Service,VTS)的扩建,又为智能监控提供了数据支持.鉴于此,利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提供的数据,分析通航水域船舶信息的分布情况,根据其概率分布采用朴素贝叶斯算法,从船舶航速、航向及距航道边界距离3个方面,构建船舶异常行为检测模型.最后,以成山角通航水域为例,检验模型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构建的模型能够有效地完成异常行为监测,减少海事监管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成山角水域船舶航行的特点,并对成山角定线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分析我国沿海渔场分布及渔船作业特点的基础上,对商船与渔船发生碰撞事故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降低事故率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一次船舶碰撞看怎样发挥VTS海事监控职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一起VTS监控水域内的船舶碰撞进行分析 ,提出发挥VTS的海事监控职能应将VTS因素纳入船舶安全管理系统中 ,并对怎样发挥VTS的事故预防和突发事故的处理能力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9.
采用FSA的原理对浙江省沿海渔船事故多发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在确定海上渔船安全事故的危险源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风险衡准建立各影响因素的风险矩阵,并确定高风险因素,最终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可供参考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船舶在桥区水域航行期间,热带气旋是影响其安全航行的重要因素。当桥区水域出现热带气旋时,极端恶劣天气会掀起巨浪,从而发生船桥碰撞事故,这势必会给船舶的安全航行及桥梁安全造成极大危害。以南海海域将近60年的热带气旋为例,分析了热带气旋对船舶安全航行带来的影响,并从船舶驾驶员、设备检修、规范填写日志等方面给出了具体防抗对策。  相似文献   

11.
船舶碰撞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水域污染、船舶受损甚至沉没等后果。文章通过对长江南通辖区2007年至2008年两年间碰撞事故的统计,分析了其间船舶碰撞的特点和原因,并就预防船舶碰撞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新旧成山角船舶定线制的比较分析,总结出新版成山角船舶定线制的变化特征,以期让过往该水域的船舶驾驶人员理解新版定线制内容、熟悉规定,保障船舶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13.
浅议商船与渔船碰撞事故发生的原因与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航运业和渔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另人忧虑的是相应的安全事故也逐渐增多,尤其是商船与渔船发生的碰撞事故更是频发不断,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安定,因此成为海上监督管理部门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根据交通运输部第23号公告,珠江口船舶定线制、报告制从7月1日起正式实施。此举可减少船舶碰撞事故发生,有利于提升珠江口及附近水域的航运效率。在通过定线制水域时,船舶要按定线制要求航行,并向广州VTS(船舶交通管理)中心报告,获取助航服务信息。据观测数据统计,船舶航经该水域时间可缩短2至3小时左右。"该举  相似文献   

15.
以云南山区双车道公路1740起碰撞事故数据为基础,将事故数据分为机动车与机动车、机动车与摩托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3种类型,事故严重度划分为仅财产损失、轻伤、重伤或死亡事故3个等级,分别用部分优势比模型和有序Logit模型建立3类机动车碰撞事故严重度分析模型,对比分析不同等级事故的显著影响因素和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分析部分优势比模型自变量的边际效应。结果表明:不同交通方式下机动车碰撞事故严重度的影响因素存在明显差异,对比有序 Logit模型,部分优势比的事故分析模型刻画了不满足比例优势假设的自变量,机动车与机动车、机动车与摩托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碰撞事故的平均预测准确率分别为 78.29%、73.63%和 72.04%,分别提高14.54%、5.65%和3.32%。研究结果可为山区公路运营管理部门开展事故风险主动防控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航行于碎冰水域的船舶航行速度、碎冰尺寸对船舶结构进行小能量多次碰撞的影响机理研究,并通过数值仿真模拟航行在碎冰水域环境中发生的船-冰碰撞情况。利用控制变量法,定量研究船舶在航速、碰撞次数、碎冰尺寸等参数下的船舶动态结构响应特性,进一步揭示船舶在不同碰撞工况下其自身损伤变形的规律特性,得到船舶在不同航速、碎冰尺寸等情况下碎冰与船舶多次碰撞下的损伤模式。  相似文献   

17.
我国沿海渔船事故高居不下,文章通过对渔船事故原因以及规则中有关渔船条款进行了分析,指出规则应该修订有关渔船条款,以保障水上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基于车联网V2P(Vehicle to Pedestrian)通信技术的行人碰撞风险辨识方法, 首先,在车联网环境下实时获取了目标位置、速度、运动方向等信息,并分析了典型人-车相 对运动场景中交通参与者的行为不确定性,进而提出了人-车碰撞区域随机几何模型;然后, 综合考虑了车联网系统的通信延时、定位误差、人-车相对运动不确定性等多因素的影响,建 立了人-车碰撞事故概率和冲突风险程度模型;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行车速度、通信延 时、定位精度等因素对行人碰撞风险辨识模型效果的影响,以及各因素间的相关性关系.本文 提出的方法对行人安全保护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研究结果同时指出了车联网系统通信 延时与定位精度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9.
山区双车道公路路侧危险度对安全影响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路侧危险度对安全的具体影响规律,本文做了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路侧危险度和路侧事故率是偏弱的负相关关系,而与全部事故率、碰撞事故率是偏弱的正相关关系;在综合考虑接入口密度、道路线形、交通组成、路侧危险度等因素构建的综合事故预测模型中,路侧危险度只在碰撞事故预测模型中为正向影响系数,在其他模型中为非显著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路侧危险度对全部事故率的影响是按二次抛物线先降低后持续上升,对碰撞事故率影响是按二次抛物线持续上升,对路侧事故率影响是按二次抛物线持续下降.基于分析结果,确定了路侧危险度事故减少因子,并对路侧危险度对碰撞事故的影响做了细致分析.  相似文献   

20.
单车道行人激进过街冲突和碰撞事故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交通冲突技术,研究了单车道行人激进过街时与机动车之间的碰撞事故机理;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单车道人-车冲突和碰撞事故概率模型。然后采用贝叶斯全概率公式求出具体的概率值。计算结果表明行人激进过街方式交通违规行为是人-车冲突和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车流量、瞬时车速、驾驶员反应时间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这些研究成果将不仅为交叉口和路段行人交通安全管制措施的合理实施提供依据,也为预防人-车事故发生的车载智能交通系统开发和行人过街安全仿真模拟提供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