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点进出城市地下道路结构形式复杂且位于城市人员密集区,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CO、NO<i>x等)不仅将对隧道内驾驶人员的健康产生影响,同时还会给隧道洞口附近民众的居住环境及健康带来影响。为此,以机动车流排放污染物CO浓度分布规律为重点研究对象,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并联风路理论,并结合上海和长沙4条隧道现场实测以及1∶8缩尺模型试验研究方法,开展了关于多点进出城市地下道路交通风以及机动车流排放污染物扩散特性的研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交通风条件下多点进出城市地下道路机动车流排放污染物CO浓度分布特性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交通风速Vr、对流传质系数hm和扩散特征系数K等关键参数的确定方法;长沙市营盘路湘江隧道实测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交通风以及污染物浓度预测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的误差评估值IA分别为0.992和0.916。当已知隧道结构特征和交通特征时,利用该计算模型即可预测评估多点进出城市地下道路内沿机动车行驶方向各断面的平均交通风速、机动车流排放污染物CO平均浓度;同时可定量评价各分(合)流匝道对主隧道CO浓度分布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可为多点进出城市地下道路科学选址及其通风系统优化设计与节能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城市地下道路中由机动车排放的污染气体,无论是通过高风塔排放,还是经由道路隧道排放口通风排出,都会对周边环境空气质量造成负面影响。随着国内相关规范的出台和人们对大气环境关注度日益提升,对城市地下道路中的空气污染物进行净化处理已经成了大势所趋。现着重论述道路隧道排放口污染物排放标准提出的意义、制定方法和指标,以及其对地下道路空气净化技术的指导作用等方面内容,以供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城市地下道路中由机动车排放的污染气体,无论是通过高风塔排放,还是经由隧道洞口通风排出,都会对周边环境空气质量造成负面影响。随着国内相关规范的出台和国民对大气环境关注度日益提升,对城市地下道路中的空气污染物进行净化处理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在综述国外隧道污染空气净化技术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新建地下快速道路引进空气净化技术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公路隧道通风CO、烟雾基准排放量折减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环节需风量计算是整个设计的基本依据,而计算中CO及烟雾基准排放量折减率的取值对远期需风量影响很大这一特点,列举分析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组成、欧盟汽车排放标准限制值以及PIARC对机动车的排放规定,得出我国汽车排放标准沿袭欧盟法规的进度和实施现行排放标准的4个阶段时间划分。通过对CO、烟雾年折减系数取值以及CO、烟雾基准排放量折减的分析,结合国内严格的排放限制无论从国内外环保要求,还是汽车工业技术的发展进步以及法律法规的规定,目前我国《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所规定的1%~2%年折减率均是偏于保守的,在实际隧道通风设计中应综合分析,因"隧"制宜,将需风量在保证运营安全的情况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城市地下道路分(合)流匝道通风阻力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浩庭  陈超  李琼  王陆瑶  李亚茹 《隧道建设》2017,37(11):1409-1416
为分析多点进出结构的城市地下道路空气流动特性,以长沙市营盘路湘江隧道为原型,通过现场实测、缩尺模型试验以及CFD软件数值模拟方法,对分(合)匝道通风阻力特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雷诺数、风量比、分岔角度对分(合)流匝道阻力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主隧道与匝道风量比、主隧道与匝道夹角是影响分(合)流匝道局部阻力系数的关键因素;2)城市地下道路分(合)流匝道局部阻力变化特性,不宜简单套用通风管道的三通构件的参数;3)结合最小二乘法和Matlab软件对计算结果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给出了基于长沙营盘路湘江隧道的分(合)流匝道主隧道和匝道的局部阻力系数关联式。研究结果可为复杂结构城市地下道路通风系统阻力特性分析及通风工程优化设计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对高速公路交通流特性分析和实测下风向污染扩散浓度的基础上,利用HIWAY-2扩散模式逆模型法和Mobile模式法分别对高速公路CO排放因子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除中型货车和特大型货车两种车型之外,用Mobile模式法算得的各车型排放因子均略高于逆模型法,而总体车流CO排放因子差异较小,分别为3.31g/(km·辆)和3.52g/(km·辆),与10年前相比降低了约88%。  相似文献   

7.
<正>1机动车的排放污染物随着机动车数量的逐年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也愈来愈严重,机动车尾气污染已经成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我国也先后出台了多个相关标准,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检测方法和限值都做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和要求。机动车的排放污染物主要有3种形式:一是尾气排放污染物,即由排气管中排出的废气,主要有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x)、铅化物、硫化物等;二是曲轴箱排放污染物,是由活塞环与气缸的间隙漏入曲轴  相似文献   

8.
为更有效控制机动车的实际道路排放,轻型车国六法规中规定了实际行驶排放(RDE)的实验要求。由于没有固定的驾驶循环,道路交通状况和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对RDE实验结果有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对车辆实际排放的客观评价。本文选择典型车辆研究了不同驾驶行为对实际道路车辆排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O_x和PN排放量与车辆的动力学参数v·a_(pos_)[95]和RPA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而CO排放量与车辆动力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市区工况下,NO_x排放量随动力学参数v·a_(pos_)[95]的增大而增大,而PN排放量随动力学参数RPA的增加而增加;在市郊和高速工况下,NO_x排放量与动力学参数RPA有较强的相关性,而PN排放量则与动力学参数v·a_(pos_)[95]和RPA都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机动车污染物的排放量预测是研究降低机动车排放污染对策和专项行动的基础。我国公路营运汽车污染物排放量已经成为机动车污染物排放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影响营运汽车污染物排放水平的主要因素分析,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的机动车排放因子的试验测算结果,推算营运汽车排放因子;然后对我国公路营运汽车保有量、年均行驶里程进行的现状分析、建模、计算和趋势预测,最后运用机动车污染物年排放量模型,计算出未来15年内主要特征年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根据对以上计算和预测结果分析可知,未来10多年间,营运汽车污染物排放总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为更有效控制机动车的实际道路排放,轻型车国六法规中规定了实际行驶排放(RDE)的实验要求。由于没有固定的驾驶循环,道路交通状况和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对RDE实验结果有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对车辆实际排放的客观评价。本文选择典型车辆研究了不同驾驶行为对实际道路车辆排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O_x和PN排放量与车辆的动力学参数v·a_(pos_)[95]和RPA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而CO排放量与车辆动力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市区工况下,NO_x排放量随动力学参数v·a_(pos_)[95]的增大而增大,而PN排放量随动力学参数RPA的增加而增加;在市郊和高速工况下,NO_x排放量与动力学参数RPA有较强的相关性,而PN排放量则与动力学参数v·a_(pos_)[95]和RPA都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1机动车污染排放成为很多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近几年,我国机动车行业发展迅速,2003年已成为世界上汽车第四大生产国和第三大消费国,汽车产量445万辆,保有量2421万辆;农用车产量290万辆,保有量2400万辆.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我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攀升.2003年全国机动车碳氢化合物(HC)、一氧化碳(CO)和氮氧化物(Nox)排放量是1995年相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2.51、2.05和3.01倍.  相似文献   

12.
特长公路隧道CO浓度设计限值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简要回顾了各国公路隧道CO浓度设计限值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在含有CO的环境中,CO对人的时间意识、视力敏感度以及行动反应能力产生的不良影响;依据限制公路隧道内污染物浓度的目的是保障隧道内行驶机动车内人的健康、卫生和隧道的营运安全,建立了确定特长公路隧道内CO浓度设计限值的剂量—反应方程。以某特长公路隧道(长18.020km)工程为例,取CoHb=2%,得到了机动车以不同行驶速度经过该特长隧道对应的CO浓度设计限值。其结果可供相关特长公路隧道在环境保护、通风和防火灾方案设计中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前,机动车尾气污染已经逐渐取代燃煤污染而成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利用道路扩散模型研究机动车尾气扩散规律,可为城市道路大气污染的监测、评价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介绍城市道路污染概况及影响污染物排放的因素,分别以排放因子模型和污染物扩散模型对道路模型进行综述,重点阐述该道路模型的特点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并展望道路大气污染防治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建立基于CVS采样和碳平衡法的汽油车CO排放量计算模型;通过室内台架试验和道路试验,研究汽油车CO的速度特性;通过发动机台架模拟隧道污染环境试验,研究发动机进气受到污染后对发动机动力性、比油耗和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为研究确定汽车污染物基准排放量进行有益的探讨。研究成果不仅对公路隧道通风方案设计时汽车污染物基准排放量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在进行汽车排放对城市污染和公路沿线环境污染评价时可作为计算汽车污染物排放源强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纵向通风隧道内空气污染物浓度及通风量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从大气扩散方程导出了计算纵向通风公路隧道内空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的计算公式和给定隧道内空气质量设计标准计算所需通风量的方法,并考虑了隧道洞口进风空气的污染物浓度和竖井送风景空气污染物浓度对计算机新风量的影响。通过某高速公路隧道内CO、HC和NOx浓度的实例计算实例计算表明:计算浓度值与实测浓度值非常接近,其线线性相关系数r^2在0.7926-0.8913之间。  相似文献   

16.
重型车辆车载排放测试系统的集成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气体污染物测量设备和颗粒物测量装置进行集成,形成一套可以实时测量重型汽车各种污染物(HC、CO、NO_x和PM)排放浓度和计算瞬时排放质量的综合性车载排放测试系统(IPEMS).实车排放测试和实验室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建成的系统具有良好的测量重复性;各种污染物的IPEMS测量结果与实验室CVS系统测量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强,满足准确测量和评估重型汽车实际道路条件下排放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7.
城市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量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先进的GPS技术调查了宁波市不同道路汽车行驶工况,分析了城市机动车排放污染的状况及影响因素,重点讨论了机动车车型和汽车城市道路运行工况对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的影响。对宁波市主要道路机动车流量进行了连续12h测量,并根据行驶工况和流量调查估算了宁波城市道路污染物排放总量。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不同维度下交通碳排放的形成机理,明确影响交通碳排放的主要因素,研究运用多维度移动监测设备,构建了城市交通碳排放移动监测体系,并选取典型路网采集了道路、交通、气象、交通碳排放及行驶特征等信息。在微观层面,运用皮尔逊相关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揭示了转速、比功率参数相较速度、加速度,与车辆碳排放间存在更明显的相关性。在中观层面,运用移动监测结果对MOVES机动车排放模型进行参数标定,并运用克隆巴赫系数验证了模型可靠性;运用敏感度分析考察道路等级对机动车排放因子的影响,结果显示道路等级显著影响排放因子,从而针对各等级道路分别计算平均排放因子。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层面考虑了不同机动车类型在不同等级道路的行驶比例,针对已有机动车碳排放模型进行了修正。研究结果显示:2014年上海市小汽车CO_2,CO,HC排放总量分别为8 271.91,76.95,2.13kt;其中,行驶里程占总里程41%的城市主干路排放分担率超过50%;道路等级是机动车排放因子的重要影响因素,城市主干路作为城市中最主要的碳排放线源,应当成为实施碳排放控制策略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北京城市的发展,有大量下凹式立交、地下道路隧道等地下空间的开发应在规划、设计和建设。城市发生洪涝,下凹式立交桥下道路往往成为积水的重灾区。介绍了下凹桥区(隧道)防洪涝设计的技术路线,并对防洪涝设计阶段项目区域历史洪涝灾害的调查、防洪涝设计水位的确定、雨水汇流面积划分方法、必要的非工程措施及防洪涝设计的原则等工程防洪涝设计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公路》2021,66(7):300-305
为了探究城市公路封闭段废气集中排放方式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采用AERMOD预测模型,模拟成都某拟建城市公路隧道通风塔、低风井与封闭式声屏障段连续开孔、间断开孔等4种废气集中排放方式对环境的影响。结果发现,大气污染物源强一致时,封闭式声屏障采用间断开孔对环境空气的影响比连续开孔时小;隧道大气污染物集中排放时,风塔高度不是决定污染影响程度的唯一因素,20m通风塔与30m通风塔对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差别不大,通风塔比低风井排放方式对环境的影响更小。建议封闭式声屏障采用开孔方式排放污染物时,应尽量减小开孔率;隧道集中排放污染物时,首先应考虑高空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