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公路路面维修工程中的复合式冷再生基层实体工程项目,研究了复合式冷再生基层的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检测验收等,并对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发现,复合式冷再生基层铺装方案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可运用于城市道路改建工程中.  相似文献   

2.
结合某公路路面维修工程中所铺筑的22 cm粉煤灰-水泥冷再生底基层+乳化沥青-水泥冷再生基层的复合式冷再生基层实体工程项目,对复合式冷再生基层的工程运用、施工管理、质量控制及检测验收等进行研究,并对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试验研究及实体工程检验表明,复合式冷再生基层铺装方案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适用于城市道路改建...  相似文献   

3.
基于沥青旧路冷再生材料的组成分析及配合比设计,采用复合式冷再生技术对旧路面层和基层组成的混合料进行试验研究.重点对面层和基层旧料的掺配比例、结合料种类和掺量以及龄期等影响因素展开试验研究;测定不同种类冷再生混合料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及回弹模量,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对冷再生混合料的抗冻融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用于路面基层的冷再生混合料时,优先使用水泥和二灰作为结合料;面层旧料比例不宜超过67%,基层旧料可以视为新集料使用;复合式冷再生混合料的抗压强度及抗冻性在常用水泥用量范围内(5%~6%)可满足高速公路基层抗压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全面掌握冷再生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厚度组合,在对现有的国内冷再生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厚度组合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将原路面结构作为路基,冷再生层作为基层,对车辆荷载作用下三层路面结构体系的力学响应进行了分析,采用面层底部拉应变和再生基层底部的拉应力为控制指标,研究了不同交通量条件下,冷再生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厚度要求,提出了适应不同交通条件下的冷再生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厚度组合,并绘制了厚度诺模图,为冷再生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依托宁高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改造工程,将厂拌水泥冷再生技术应用于新建路段底基层。通过对于旧路基层二灰水化物的工程特性分析,修正了水泥冷再生混合料的级配设计范围,优化其配合比设计方法,同时,系统开展了水泥冷再生底基层现场施工控制的成套技术研究。通过力学分析及工程效果观测表明,水泥冷再生底基层的设置能够有效增强路面结构整体的抗疲劳性能,且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  相似文献   

6.
结合国道325线魁奇路口互通(一期)工程辅道冷再生路面工程,就旧有水泥稳定基层对冷再生路面力学响应的影响进行分析,以便为冷再生路面结构合理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天津外环高速公路大修工程为依托,并结合天津地区现有泡沫沥青冷再生高速公路工程为基础,对泡沫冷再生材料的长期力学性能与泡沫冷再生公路路面长期路面使用性能进行研究,并对冷再生应用效果进行了科学评价。研究表明:泡沫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长期力学性能,与传统半刚性基层相比,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具有更好的长期使用性能,但受再生层上铺筑的沥青面层厚度和交通等级影响较大,对于冷再生层单面层路面结构,在重交通等级下路面易出现早期损坏,路面使用性能衰变较快。  相似文献   

8.
复合式基层长寿命沥青路面设计指标和设计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高速公路半刚性基层路面结构,应用国外长寿命路面设计理念,提出复合式基层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的力学设计指标;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参数的研究成果,进行参数修正,提出了适合复合式基层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的设计标准。该研究成果对中国长寿命路面结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共玉高速一期工程为依托,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分析路面结构在水热力耦合作用下的沉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半刚性基层、复合式基层和柔性基层沥青路面沉降变形规律相同,路中沉降变形最大;柔性基层路面结构在初始阶段承载能力低,变形较大;随时间增加,半刚性路面变形增长最快,复合式路面次之,柔性路面最慢;推荐多年冻土区高等级公路优先采用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  相似文献   

10.
通过总结分析复合式路面病害特点及成因,结合对道路高聚物注浆技术在路面维修中的机理分析,探讨了应用高聚物注浆技术处治复合式路面病害的适应性与技术优势。依托高聚物注浆的实体工程应用案例,采取FWD弯沉检测、雷达扫描及钻芯验证,对高聚物注浆处治前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道路高聚物注浆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地解决边通车边施工状态下改扩建工程复合式路面基层裂缝、脱空、松散、错台等病害,对复合式路面病害的快速处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对两种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剪应力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为当前的主要新型路面结构形式,其主要结构特点为基层采用碎石上基层并在其下下卧半刚性基层。剪应力为路面结构的主要力学响应之一,尤其对于高温地区应引起重视。为深入分析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在面层内的剪应力分布情况,选取该类路面的两种不同结构,采用壳牌设计软件BISAR 3.0为计算工具,并用MATLAB 7.0软件将计算结果进行三维化处理,对两种结构的剪应力分布及等值线图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剪应力通常于中面层深度范围内达到峰值,并在基面结合处达到二次峰值;厚沥青面层有助于降低沥青路面的整体剪应力水平。  相似文献   

12.
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是当前我国主要新型路面结构形式,其主要结构特点为基层采用柔性上基层并在其下下卧半刚性基层。路面剩余寿命作为结构比选的依据之一,其预估正确与否尤为重要。为了深入对比三类常见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的优劣,采用Bisar3. 0软件计算结构主要力学响应,考虑半刚性基层模量随开裂程度不同而产生的衰变,在此基础上参考南非方法计算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拉应变控制下的剩余寿命。结果表明:当水泥稳定基层从开裂前的完好状态变为开裂成碎块状态时,复合式路面剩余寿命呈骤减趋势;路面寿命衰减主要集中在基层由"开裂前"过渡为"开裂成中块"的前期开裂过程;基层拉应变计算点取轮隙中心适宜。  相似文献   

13.
连续配筋混凝土刚柔复合式沥青路面端部结构设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结合实体工程分析了普通CRCP路面的端部结构形式、特点,针对CRC AC刚柔复合式沥青路面的结构特点与端部变形特性,讨论了CRCP路面中凸形钢筋混凝土地梁锚固结构和宽翼缘工字钢梁、桥梁伸缩缝端部滑动结构,在CRC AC复合式路面结构端部处理中的应用特点与适用性.分析表明,桥梁伸缩毛勒缝的端部处理方式最适用于CRC AC结构,并介绍了其相应的结构形式以及近年来在我国的工程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沥青路面基层冷再生施工技术,结合工程实践,根据试验段病害分布情况,制定厂拌冷再生施工方案,深入探讨其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并对施工完成沥青路面基层钻芯取样,以评价路面基层施工质量,结果表明,按照所述施工工艺对沥青路面基层进行冷再生施工,路基芯样压实度、劈裂强度均能满足要求,沥青路面基层冷再生施工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5.
结合深汕(深圳—汕头)高速公路东段路基路面大修工程,进行泡沫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室内试验研究,确定沥青最佳发泡条件;进行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并通过试验进行配合比验证;介绍试验路段铺筑技术,竣工4d后冷再生基层顶面弯沉满足规范要求,证明泡沫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可应用于高速公路维修养护.  相似文献   

16.
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是一种新型的沥青路面结构型式。选取我国常见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作为比照,以壳牌路面设计软件Bisar3.0全面计算两类典型路面的力学响应,据此基于疲劳寿命理论,采用我国现行沥青路面设计方法中推荐的疲劳方程,针对层间完全连续与层间不完全连续两种接触条件,得出两种疲劳指标控制模式下两类路面的相对寿命长短,从理论上进一步提示两类路面的破坏根源。结果表明层间不完全连续使结构受拉区扩大;复合式路面结构的弯拉水平明显低于半刚性路面;当以两种指标控制疲劳寿命时,复合式路面的疲劳寿命均高于半刚性路面;复合式路面的基层寿命高,可将破坏控制在表面,半刚性路面则由于基层寿命低而容易产生结构性损坏。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公路沥青路面大修所用材料技术经济问题,基于既有路面结构及现状病害情况,提出了新路面处治方案,并对提出的新路面方案进行了路面结构组合设计,确定了其路面结构层厚度和材料设计参数。在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材料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其施工工艺流程,确定了其机具组合,拌合、摊铺、碾压技术要求。试验路工程现场检测表明,各项路用性能指标满足规范要求,施工质量良好,采用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进行沥青路面养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旧料利用、经济环保、工期短等优点,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技术广泛应用于道路维修改造,经济及社会效益显著。本文通过阐述技术原理、施工工序及质量控制,结合G210线镇巴潘家河至渔渡段路面基层实体工程,研究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技术的骨料摊铺、铣刨料拌合、碾压、养生及质量控制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通过现场调查,结合室内沥青混合料试验和结构计算比较,对广东省道清龙线连接线有关路段上采用RCC基层的复合式路面早期车辙现象,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复合式路面的早期车辙现象,是路面结构偏薄、面层沥青混合料设计欠妥和施工压实不足三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实际上,中国缺乏对采用RCC基层的复合式路面的合理设计方法,现行的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无法反映路面实际使用性能,对炎热地区重交通下交叉口车辆频繁停车和起动的影响认识不足。如果不改变以上局面,很难从整体上消除采用碾压水泥混凝土基层的复合式路面早期损坏。  相似文献   

20.
结合武汉市三环线南段改造工程的特点,采用长寿命理念设计CRC+AC复合式路面。该文介绍了CRC+AC复合式路面结构的特点及设计方法,总结了CRC+AC复合式路面施工中相关注意事项,可为CRC+AC复合式路面在旧沥青路面加铺改造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