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用模型试验方法讨论了装有回转导管工作船的操纵性。对装有回转导管及装有舵的船舶进行了比较试验,同时也对三种不同面积的平衡叶及三种尾呆木切割状态进行了模型试验。通过分折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装有回转导管的工作船的回转性能比装有舵时为好,倒航时尤为显著。2.变化装于回转导管后面的平衡叶面积,对船舶回转性能无显著影响。3.在相同舵角下,装有回转导管的船舶在稳定回转时的速降大于装有舵时的速降,但在同一无因次角速度下,两者速降一致。4.呆木割除后,船的相对回转直径显著减小,小舵角时更为明显,但航向稳定性随之变差。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建造的我国首艘海底管道巡检船"海洋石油791"号下水。该船采用DP2动力定位系统及综合导航定位系统,由4台主柴油发电机组向2台推进电动机提供电力,配备了2台全回转舵桨和2台可调桨艏侧推,抗风浪性能良好,能够持久巡线并实现应急响应。船底的中前部设有升降鳍,内装有浅地层剖面仪、多普勒声学海流剖面仪、双频单波束测深仪等大量专业声学测量设备,用于海底管线检测和三维成像系统的数据采集,能及时发现海底管道隐患,还可用于其他科考用途。  相似文献   

3.
渤海环保船主推进系统为每船四台主机双调距桨模式。设三个控制站对推进系统进行控制,在每个控制站均能有效地操纵主推进装置。还设组合操纵系统(Joystick),当采用组合操纵形式时,在驾驶室后台用单手柄对左右主推进装置、艏艉侧推及舵进行联合控制。  相似文献   

4.
徐建豪 《世界海运》2009,32(4):60-61
舵是由桨演变而来的。早期的船是用装在船尾的桨来控制航向的,后来将桨固定在船尾中线处,成为可转动的专用舵,用以改变和保持船舶航向。舵系统主要由舵叶、舵杆、舵机等部分组成,航行时,通过舵机转动舵叶,使水流在舵叶上产生横向作用力,为船舶提供回转力矩,从而使船舶保持航向或回转。  相似文献   

5.
随着航运船舶大型化的发展,大型船舶安全靠离码头需要港作拖轮的协助。港作拖轮本来船型较小就具有操纵性好、机动性强的特点。随着全回转舵桨装置的应用,港作拖轮能够实现原地掉头,十分灵活,能够有效地保障大型船舶安全且快速靠离泊。全回转舵桨装置的安全可靠工作不仅关系到拖轮自身安全,还关系到被协助大型轮船的安全。本文对全回转舵桨装置进行研究分析,以日本NIIGATA(新泻)ZP-31为例,讲述其液压系统工作原理,结合工作实践遇到的故障案例加以分析,谈谈全回转舵桨管理要点,以促进全回转舵桨装置的安全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长江中下游顶推船队采用襟翼舵+导管桨+倒车舵的联合推进-操纵系统,这种特殊的推进-操纵装置在国内研究甚少,国外发表的可供新船队设计应用的资料也很少。 本文根据新设计的由三种推轮和两种驳船组成的七种船队的大量自航模操纵性试验结果,探讨了舵面积、舵型、推轮、编队等因素对船队操纵性的影响,为设计新船队提供了必要的依据。本文还参照Lyster-Knights的双桨船的回转直径估算公式,考虑了推轮的影响,给出了适合于估算同类型推轮船队回转直径的近似公式。  相似文献   

7.
全回转舵桨装置的螺旋桨可360°任意旋转且转动速率相对较快,大大提高船舶的操纵性和机动性,广泛应用于港作拖船。目前,国内港作拖船的舵桨装置主要有日本新潟ZP、日本石川岛DP、德国肖特尔SRP、芬兰Aquamaster US等,这些装置的原理基本相同,仅芬兰Aquamaster US舵桨装置的结构稍有不同。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对全回转桨船操纵性的预报,根据船舶分离型运动模型的建模方法,考虑全回转桨在水平面上周转的灵活性与受力的特殊性,着重分析双桨受力,建立适用于全回转对转桨船模的MMG操纵运动数学模型;模拟船模进行PMM运动,求得水动力导数并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对操纵性常微分方程进行求解;对某工程船在静水中的回转运动和Z形操纵运动进行数值仿真预报,并将预报结果与自航模操纵性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者吻合度较高,验证了针对全回转对转桨船模所建立的船舶运动数学模型的有效性,可为全回转桨船的操纵性预报提供一种较为可靠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1故障现象某海洋石油平台供应船使用双机、双万向轴系舵桨(全回转)推进系统,DP2动力定位设计。主柴油机自由端配备轴带发电机1台和对外消防炮1台,输出端通过滑差离合器齿轮箱连接万向轴驱动全回转舵桨,艏部安装推进器2台,操纵灵活。左主机在轴带发电机供电模式下,1#艏侧推供电正常,当艉轴离合器啮合以后,主配电板1#艏侧推主开关突然跳闸,主机转速突然从750 r/min降低到700 r/min,  相似文献   

10.
小型推力器     
英国某公司设计了一种新颍的可伸缩的小型推力器,由液压驱动,吸收功率达50hp(37.285kW).这些推力器可作为直接收缩的艏艉推力器.当作为应急推进方式时,推力器通过液力旋转90°沿船中心线作用,或采用完全转到指定航向的推力设备.推力器下部收缩进入水箱与船的结构联成一体.收起时,推力器脚下面的轮廓板与水箱底闭合得很光顺,因而阻力最小.该公司可提供各种钢制、铝制和玻璃制的推力器.  相似文献   

11.
一种能在狭窄水域中对船的机动动作进行非常精确控制的新装置已经成功地在一艘内河驳船上进行了试验。这种装置通称韦尔(Weir)水力推力装置,是现已安装在许多现代船舶上的艏部推力器的改进型。和大多数的常规装置不同,它不仅能  相似文献   

12.
苏州船用机械厂是一家有20多年专业制造调距桨、侧向推进器(定距、调距)及全回转舵桨(Z型推进)的专业工厂。在船用特种推进器的设计、制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料。尤其是引进瑞典KMW公司及德国Schottel公司的世界上最先进的制造技术后,产品更臻完美。生产的船用特种推进器分获国际、国内众多船级社认可。产品已大量装船使用。全回转舵桨(Rudder Propeller) 通过舵桨的转舵机构,使螺旋桨能绕其中间垂直立柱在360°范围内任何回转,因此它集推进与操舵功能于一体,既能操纵船舶航向,又能获得该航向上的最大推力。常用作拖船、推船、渡船、驳船、工程船等的主、辅推进和动力定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双桨船内、外两桨负荷变化情况及其对舰船回转性和回转速降计算结果影响的分析,提出了采用等功率法分别计算双桨船内、外两桨的转速、进速系数等,进而确定两桨的推力和转艏力矩,从而进行双桨船回转性和回转时速降预报.以某双桨船为例,分别用等转速法、等推力法和等功率法进行回转轨迹、回转时螺旋桨推力、速降和转艏力矩的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等功率法与采用等转速法所得到的回转轨迹基本相同,较之等推力法所得到的回转直径的计算结果更接近实船实际情况;采用等功率法所得到的速降介于等转速法和等推力法之间,最为接近实船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4.
《船艇》2000,(1)
以生产船用特种推进器为主导产品的苏州船用机械厂,最近通过了中国新时代质量体系认证中心对该厂进行的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 苏州船用机械厂是我国船用特种推进器的定点生产厂家,目前已能够生产船用主推调距桨、侧向推力器、全回转舵桨及其控制设备等船用特种辅机。自该厂1975年成功制造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电动船操纵运动控制问题,研究舵速对电动船Williamson回转性能的影响.通过建立非线性四自由度模型和分析影响电动船回转性能主要参数,建立仿真模型,研究舵速对Williamson回转运动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电动船在进行Williamson回转运动时,随着舵速越快,电动船回转性能越好,纵距和横距越小,回转所需的时间越小.仿真结果对电动船操纵性预报和总体性能设计可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岛螺旋桨有限公司由中岛先生创建于1926年。目前该公司仍生产两种可回转的可调螺距和定距螺旋桨,可调桨的最大直径为7.4米,定距桨为9.4米;还生产许多其它的推进设备,包括推力器和舵。在1972年中岛与英国的斯通(Stone Manganese Marine)公司签订了生产可调螺距螺旋桨的协议。在1975年成立了联合经营的中岛-斯通有限公司,后来在1982年变成中岛-斯通威克斯(Stone Vickers)有限公司。近期的协议是在1978年生产贝克舵(Becker)。  相似文献   

17.
调距桨式的主动舵近年来应用较多,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几种方法,通过调节电机转速,满足螺旋桨的推力变化。同时叙述了这种装置的简要运行过程。  相似文献   

18.
张志国  赵纪奎 《船艇》2001,(6):39-42
一、前言 渤拖一号是辽宁渤海造船厂3000KW港口拖轮,于2000年12月16日交船并投入使用。该船安装的德国SCHOTTEL公司制造的SRP—1212全回转导管舵桨推进装置(SRP装置)是近几年采用的一种新型的船舶推进装置。该装置因无舵亦称艉机型悬挂式螺旋桨,其最  相似文献   

19.
Aquamaster公司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已研制出装有两个对转螺旋桨的全回转推力器装置,最近经过了台架试验,据称性能良好,可以节省燃油消耗10%. 这一装置的关键是下部装两个同轴螺旋桨的水平轴,两个桨分别装在内外轴上,两根轴  相似文献   

20.
以多用途拖轮船为对象,针对舵桨组合模型在动力定位推力分配中的影响,研究一种舵桨组合推力可行域的凸化处理方法,将舵桨组合等效为在相同位置上两个互相独立且可行域为凸集的推进装置,从而实现其非凸推力可行域的凸化处理;并根据舵桨组合装置的特征,结合增广拉格朗日算法建立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实现动力定位推力分配优化.对不操舵和操舵两种情况下的推力分配优化进行了实例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舵桨组合推力可行域的凸化处理是可行的,而且能有效地节约能耗,提高多用途拖轮船的机动性和动力定位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