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80年代后期,一种由高速双体船和小水线面船概念复合的新型高性能船舶——高速穿浪船得到非常迅速的发展。高速穿浪船由浮体、支柱及中央艇体三部分组成。静水和小风浪中,中央艇体离水,依靠两个浮体掠水滑行;大风浪中细长浮体穿浪,支柱割划波浪航行,酷似小水线面船波中航行,适航性能显著改善。它保留了高速双体船高速、低耗、甲板面积宽敞之优点,融合了小水线面船高耐波能力之优点,去除了小水线面船复杂的操纵控制系统及动力传递要求,使技术结构相对较为简单,建造使用成本随之下降。高速穿浪船出现后短短几年内获得迅速发展,产品已进入欧亚二洲,跻身于现代高性能船行列中成为重要成员之一。由单一的快速载客渡船发展至适用于近海的千吨级大型车客渡船,并正向横跨大洋冲击,具有不可低估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
《江南集团技术》2003,(6):59-59
旅客和车辆高速运输的快速渡船的现有发展水平给出了几个船舶的概念与设计,例如有圆形船体剖面的单体船,有深V型船体剖面的单体船、双体船、穿浪船、表面效应船、气垫船以及小水线面双体船,在这些船型中,  相似文献   

3.
顾雄  朱锦章 《船舶》1997,(5):10-15,62
我国高性能船的研制已有30多年的历史,30多年来,我国相继开发了水冀艇、全垫升气垫船、侧壁式气垫船、高速双体船、穿浪双体船、小水线面船、地效冀船和高速单体船等。文章着重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院几型全垫升气垫船、双体气垫船、地效冀船和气垫平台的研究及船型开发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穿浪船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红宇 《船艇》2004,(2):6-9
穿浪船是澳大利亚国际双体船公司(英凯特)在1983年开发的一种综合了高速双体船与小水线面双体船的混合船型,是高速双体船的一个重要发展分支。在快速性、耐波性、舒适性等方面均十分出色,而在造价、能耗方面又相对较低。在较大风浪下,穿浪船的旅客晕船人数仅为常规高速双体船的十分之一,且在恶劣海况下的在航率大大提高。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说是一种十分成功的船型。制造穿浪船的澳大利亚英凯特公司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公司,发展成为高速船市场的龙头老大。其产品享誉世界,并为澳大利亚创造了数千个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5.
高性能船舶的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恽良 《船舶》1995,(1):14-29
本文根据国内外已发表的资料对各种高性能船舶和全垫气体船、侧壁气垫船、高速双体船,水翼艇,小水线面双体船,穿浪艇等船型,在静水快速性,甲板面积和舱容,造价,耐波性(包括波浪中失速,垂体加速速度等),大型化发展等方面作了简要的比较,从而简略地说明各种高性能船舶的使用特点。  相似文献   

6.
高性能船的发展与前景之管见(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值学 《中国造船》2004,45(1):96-102
对滑行艇、水翼艇、气垫船、地效翼船和小水线面船等高性能船在我国的发展作了简要介绍,就各类高性能船的一些特殊技术问题作了深入讨论,并展望了其前景.第(三)部分专述小水线面双体船.  相似文献   

7.
马维良  黄一民  洪超 《船舶工程》2012,(Z2):267-270,290
小水线面双体船(SWATH)是一种新型高性能船舶,文章对小水线面双体船的运动方程进行简单分析,对SWATH船稳定鳍装置进行实船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稳定鳍装置调整船舶纵倾的能力满足设计要求,能够有效改善SWATH船纵向运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小水线面双体船因其优异的耐波性能而成为当前重要的高性能船型之一。本文概述了小水线面双体船的发展进程和国内外的研究状况,重点分析了小水线面双体船在快速性、耐波性等水动力性能和结构设计上的特点,以期能给我国高性能船型尤其是小水线面双体船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小水线面双体船又称半潜式双体船,是一种特殊的高速船型。本文以某测量船为例,阐述了小水线面测量船的总体性能特点及其优势。由于该型船的潜体与传统的小水线面船还存在一定的区别,在耐波性、底舱设备布置上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0.
小水线面双体(SWATH)特殊用途船的结构形式和作业功能与常规单体船有很大区别,有必要探究适用于常规单体船的设计和建造标准是否也适用于小水线面双体船,并分专业模块厘清小水线面双体船所遵循的设计建造标准和存在的典型设计问题。针对小水线面双体船为满足公约关于常规船的要求而在设计上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逐项找寻解决方案。通过目标船的设计,总结相关设计经验,可为同类型船舶的设计、建造或改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研究发现:小水线面双体特殊用途船的设计建造标准分专业模块、按船上所载总人数指向公约货船或客船要求;总体上适用于单体船的要求也适用于小水线面双体船,但在个别要求的合规性上需对小水线面双体船采取替代或等效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1.
小水线面双体船船体总振动固有频率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强  王慧彩  王显正  刘见华 《船舶》2009,20(4):20-24
小水线面双体船是近代发展的一种新船型,不同于常规船型的单体船,其总振动模态计算非常特殊。应用有限元法进行小水线面双体船船体总振动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船总振动特性满足船体振动储备要求,可以认为该船的振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2.
吴有生  倪其军  葛纬桢 《船舶力学》2008,12(6):1014-1031
数十年来,我国在高性能船研发与应用领域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主要包括地效翼船、水翼船、小水线面双体船、穿浪双体船、水翼复合船,全垫升气垫船、侧壁式气垫船、高速多体船等等,文章对这方面的工作与技术进展情况进行了概要论述.然而,受到这一技术领域的广泛性以及篇幅的限制,文中侧重于我国在高性能船方面取得的主要技术成果的回顾与主要产品的简要介绍,而对其中大量的具体技术细节不能一一提及,更无法详细展开进行深入论述.  相似文献   

13.
葛纬桢  钱家玉 《船艇》1999,(10):38-42
1、船型特点与发展概述1.1 SWATH船型特点 小水线面双体船(以下简写成SWATH)是近年开发的一种高性能船舶。这种船型兼容了潜艇、水翼艇和双体船的许多优点又克服了这些船相应的缺陷,成为综合性能比较优秀的新船型。SWATH船型的大部分排水体积潜入水下,大部分有效容积升离水  相似文献   

14.
张鑫  郑明 《船艇》1999,(10):33-37
1、勇于创新,领先建造实用船 小水线面双体船的概念是从美国产生的。早在1905年美国的Nelson提出用两个下体构成小水线面双体船的原始概念。1932年Faust提出小水线面双体船的初步设想。1946年加拿大的Creed、1967年美国的Leopold进一步予以  相似文献   

15.
《船舶工程》2012,(Z2):303
记者从中船重工704研究所获悉,由该所研制的小水线面双体船(SWATH船)稳定鳍设备已获实船使用成功,今天正式向国内外市场发布,这位减摇鳍家族的新成员的诞生,又填补了国内技术的一项空白,为小水线面双体船提供了安全的保障。小水线面双体船航行时,双体船底伸入水下,船体  相似文献   

16.
采用Choung M.Lee改进的切片理论及其公式,编制小水线面双体船耐波性预报软件。该软件可用于在各种波向角时,对不同航速小水线面双体船匀速航行中的运动响应进行预报,包括在规则波或不规则波中的垂荡、纵摇、横荡、横摇、首摇幅值预报,以及其它耐波性统计特性预报。利用本预报软件对某型试验船的耐波性能进行了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计算结果符合小水线面双体船的耐波性规律。本预报方法可为小水线面双体船的船型设计和稳定鳍选择提供耐波性方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徐菊英 《船舶》1994,(6):26-40
当前国际高速双体船技术发展迅猛,本文着重就国外小水线面双体船、超细长型高速双体船、实浪型高速双体船和高速双体全浸水翼船的技术发展现状作了较全面和系统的介绍,对国内情况也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小水线面双体船的发展及在海军舰船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小水线面双体船的发展现状和动向,以及小水线面船的技术特点,结合其特点和国内外应用情况,提出了在海军舰船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摘要:针对某大型小水线面双体船,进行波浪载荷直接计算。根据规则波中波浪载荷RAO特性和其波浪载荷的长期预报结果,确定该船的设计载荷。并将该设计载荷与CCS《小水线面双体船指南》中设计载荷进行对比和分析,指出规范对于大尺度大排水量小水线面双体船波浪载荷计算的局限性。同时,由该船波浪载荷长期值沿船长和船宽的分布,分析其波浪载荷的分布规律,为工程中大排水量小水线面双体船的结构设计和加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大型小水线面双体船,进行波浪载荷直接计算。根据规则波中波浪载荷RAO特性和其波浪载荷的长期预报结果,确定该船的设计载荷。并将该设计载荷与CCS《小水线面双体船指南》(2005)中设计载荷进行对比和分析,指出规范对于大尺度大排水量小水线面双体船波浪载荷计算的局限性。同时,由该船波浪载荷长期值沿船长和船宽的分布,分析其波浪载荷的分布规律,为工程中大排水量小水线面双体船的结构设计和加载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