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49篇
综合类   26篇
水路运输   76篇
铁路运输   69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7 毫秒
71.
1 前言 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已被称为列车的"黑匣子",不仅监视控制着列车的安全运行,同时也成了获取机车乘务员信息的数据源.从列车运行监控装置中提取有用的记录,不仅能体现公正客观,而且能促成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譬如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真实记录了机车乘务员的一举一动,通过软件与机车乘务员一次出乘作业标准逐一进行比较,得出一个量化的结论,从而反映出机车乘务员的工作质量;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真实记录了机车乘务员乘务区段、乘务时间、乘务强度、乘务水平,通过软件将这些机车乘务员的劳动,转化成机车乘务员的工作成绩;利用已有的网络,建立规范的机车乘务员技能等级、人劳档案等数据库,通过软件将这些信息转化成机车乘务员的工作素质.综合机车乘务员的工作质量、工作成绩和工作素质3个方面信息,实现对乘务员科学、规范的管理,并逐步实现机车乘务员管理由人为控制到微机控制,达到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72.
当前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对机车质量提出非常高的要求,“长交路,大轮乘,单操或双司机值乘”顺利实行,必须要有质量过硬的机车作保证。内燃机车“机破”是各机务段最头疼的事之一,它直接干扰机车运输组织,影响行车安全。因此,控制机车“机破”,确保行车畅通有序,意义重大。在众多  相似文献   
73.
通过对合肥-徐州高速公路淮南连接线上窑河特大桥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基静载荷试验,对桩基的承载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其成果对钻孔灌注桩的优化设计和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4.
以上海期货交易所天然橡胶7月合约的每日收盘价为研究对象,采用的方法是单位根检验和方差比检验相结合,通过检验期货价格序列是否服从随机步游过程,来判断市场是否具有弱式有效性。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第一、第二、第四和第五阶段,市场是弱式有效的,但在第三阶段市场并不具有弱式有效性,检验结果与近年来我国天然胶期货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75.
黄塔(桃)高速公路三车道隧道跨度大,安全质量和环保要求高,技术复杂。通过灵活应用双侧壁导坑法、中壁法、环形留核心土开挖法等不同的开挖方法及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监控量测新技术,达到了安全和环保要求,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6.
对提速客车209HS型转向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下旁承蠕变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选用改性聚酰胺材料作为下旁承磨耗板材料的方案,并对下旁承结构进行了调整,经装车试用,磨耗板状态良好,解决了209HS型转向架原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下旁承蠕变问题。  相似文献   
77.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运事业也经历了黄金十年。沿海、内河新建了一批规模大、质量高水运工程。在这些工程中,出现许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如激光熔敷技术、施必牢和特润氟技术、闸门防撞柔性护舷技术、在线颗粒检测仪和水分检测仪技术、液压缸专业修复技术等新技术新工艺运用到闸阀门、启闭机的设计和后期维护中,港口规模预测方法,技术标准化与现代综合交通虚拟仿真成果应用等。  相似文献   
78.
葛德杰 《水运工程》2014,(10):76-80
电厂排水口占用了很多优质岸线,研究共用此类岸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排水口对码头的影响范围,确定安庆电厂码头共用排水口岸线的选址方案。与其他方案比较,该方案具有节能环保集约化使用岸线的优势。  相似文献   
79.
文中在分析兆西河航运需求的基础上,论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提出整治标准和建设方案,为合肥市开通第二入江通道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0.
针对巢湖航道口门拦门沙问题,根据口门现场工程建设条件,采用现场试验、计算验算及效益分析方法,对疏浚淤泥充填管袋筑堤设计方案进行研究。现场充填试验结果表明2.8 m×1.6 m×0.6 m扁平管袋方案在脱水效率和堆叠稳定性方面较优;计算结果表明导堤设计方案的整体稳定性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最大沉降发生在堤心处,沉降量约为88 mm,堤心与堤脚沉降差约为15 mm,且设计波浪荷载下设计方案满足袋间抗滑稳定要求;效益分析表明淤泥土工管袋脱水筑堤方案可节约成本20%以上,且具有较大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