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6篇
  免费   201篇
公路运输   1313篇
综合类   981篇
水路运输   1258篇
铁路运输   773篇
综合运输   152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270篇
  2010年   266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64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单向纵坡的斜拉桥对设计施工和稳定有较大影响,而对称双向纵坡与单向纵坡又有不同,针对彭溪河特大单向纵坡斜拉桥和相同跨度的对称双向纵坡斜拉桥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92.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软基技术 ,是从真空、堆载预压方法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软基处理技术 .笔者在对以往计算方法和几条高速公路真空预压软基处理试验工程总结的基础上 ,提出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软基的实用设计方法 ,对高速公路的软基处理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93.
为研究立交桥区多级预告标志现状设置效用,以立交桥匝道类型、三级预告标志设置情况为控制因素,开展驾驶模拟实验获得车辆行驶状态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LSD两两对比分析方法分析7种指标。结果表明:7种指标中仅换车道次数呈显著性差异。深入分析换车道行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预告标志对换车道行为的影响与立交桥型指路标志是否设置无关;定向、半定向、环形匝道条件下,设置预告标志将增加作用范围内换车道次数,且关键增加区域位于第三级预告标志前100 m至后方300 m范围内;设置预告标志将提高第2、3次换车道人员比例,分别提高14.61%、2.37%,有效改善驾驶员换车道行为。  相似文献   
994.
根据车流在不同城市道路单元上的不同运行状态,将路段进一步划分为交叉口影响区和基本路段.提出以相邻交叉口信号相位差循环周期内的周期平均最大排队长度为依据来划分,并建立了相应的排队模型、讨论了相邻交叉口信号相位差循环特性以及交叉口影响区的确定方法,给出了算例分析。其研究思路和结论可服务于路网容量研究和通行能力研究。  相似文献   
995.
在高地震烈度区的桥梁结构,设计时地震力起绝对控制作用,此时如果采取结构本身的"硬抗"不仅增加设计负担,并且大量浪费原材料,同时增加了经济负担。一般情况下,可采取"延性设计"和"减隔震设计"来达到减震耗能的目的。该文针对某8度区桥梁,采用国内外较常用的整体型减隔震装置——铅芯橡胶支座对其进行减隔震设计,计算结果表明铅芯橡胶支座既能延长结构的周期,又能耗散地震能量,具有良好的减隔震效果,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减隔震装置。  相似文献   
996.
(一)交通标志设置原则和现状我国目前采用的交通标志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常用的主标志有警告、禁令、指示和指路标志;辅助标志附设于主标志之下,起辅助说明作用,使用频率不高。高速公路上标志的设置主要有指示和指路标志,在立交区和服务区入口前居多。交通标志设置的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997.
山区公路的路侧事故率较高,这与山区公路中缺乏防护设施的保护有关。为改善山区公路安全性能,降低车辆冲出路外的路侧事故,对公路路侧安全性设计原则进行研究,从而提高路侧安全设计水平。针对山区公路特有的特点,提出在山区公路中应加强路侧护栏的设置,路侧护栏作为公路上基本的交通安全设施,能减轻事故的严重度。  相似文献   
998.
普晓刚  王能  彭伟 《水运工程》2018,(1):147-151
五强溪枢纽船闸下游引航道口门区碍航问题一直是制约沅水高等级航道畅通的瓶颈。采用定床水流物理模型试验手段,分析河段现状通航水流条件及碍航特性。在桩基透空式隔流堤改善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口门区通航条件的桩基导流屏方案,即通过阻挡和疏导水流相结合的方式来削弱口门区的斜向水流。方案实施前后试验成果对比表明,桩基导流屏对改善口门区斜流碍航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9.
文中研究受采空沉陷区地表移动影响下埋地管道的变形特征,建立煤矿区采动沉陷油气管道的有限元仿真计算模型,对管线方向与工作面推进方向不同夹角开采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了管道的力学行为及变形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夹角为90°工况下管道受地下煤层开采的影响最小,为采空区管道的设计、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余凯  马骏  王志鹏 《水运工程》2020,(11):122-126
针对赣江井冈山航电枢纽下游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横流强劲、回流范围广等问题,进行枢纽下游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及优化研究。通过建立水工整体定床模型,对隔流墙布置形式进行优化,提出缩短隔流墙并增设透水段、同时透水段向河心侧外挑的优化方案较好地解决了口门区横向流速、回流较大等问题,下游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通航水流条件得到显著改善,经船模试验验证能够满足船舶安全通航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