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4篇
综合类   16篇
铁路运输   10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铁路客运站布局方案比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铁路客运站总体布局中布局方案的比选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存在着人为决策的主客性和随意性。因此.有必要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从客运站布局的协调性、需求性、经济性和环境影响性出发,按照多目标决策的步骤.基于方案优选过程中的定性、定量10项指标,构建多层次比选模型,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定量指标的计算方法及定性指标的量化转换准则予以确定,且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有机地实现模型的综合求解与方案比选。  相似文献   
22.
为实现险性驾驶行为状态的有效辨识,提出了一套驾驶行为险态辨识方法.以单位时间误操作率为依据,采用自底向上的分段算法实现了行为险态分级,采用因子方差分析,选取听觉感知、动视野、动视力、色觉、暗适应、注意力、判断能力、反应时这8项因子构成驾驶行为状态因子集,构建驾驶行为险态辨识特征向量,然后再对行为状态指标数据予以预先分级的前提下,采用单因子分析法对试验数据予以分析.并设计出BP神经网络行为险态辨识模型,最后进行了实例分析与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反应时、注意力、判断能力3项指标在各分级间差异显著,故可作为驾驶行为险态辨识主因子,行为状态错判误差率为2.5%.  相似文献   
23.
数字化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数字化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体系按逻辑模式分为行车安全决策模块、行车安全管理模块及行车安全监测模块。行车安全决策模块包括行车安全信息系统、行车安全分析系统及安全决策支持专家系统。行车安全管理模块,从横向上划分为运管部分、机务部分、工务部分、电务部分和车辆部分;从纵向上分为站段、路局、铁道部。行车安全信息监测控制模块分为数据采集单元、数据接收单元、数据处理/输出单元。行车安全保障体系采集的信息包括:运输设备信息、行车调度管理信息、工作人员安全信息、铁路沿线环境安全信息。信息处理包括:数据采集层、初级处理层、隐患分析层、决策支持层、全局分析层。结合现行铁路管理体制,构建基于站段、路局、铁道部的三级救援保障运作模式体系。  相似文献   
24.
点-域匹配的公交主干线网规划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线网规划精度与效率,构建了基于点-域匹配的线网规划方法,从区位与客流匹配角度出发,确定了线路合理搜索范围的边界域方程及公交线路优化模型,并采用从左算法实现了合理搜索域内有效线路的穷举,通过多目标决策实现了优化模型的求解。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线网规划方法所得线网与实际规划结果基本一致,此外,由于设定了线路的关键性控制点及有效走行域,简化了线路搜索过程,提升了模型运算效率与精度,方法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25.
为准确识别驾驶人对潜在危险事件的心理预期,提出一种通过脑电信号对驾驶人心理预期进行识别的方法。参照心理学预期行为研究常用的标准S1-S2范式,改进设计了路侧停靠公交车造成视觉遮挡的人车碰撞事故模拟驾驶试验。模拟任务中以路侧停靠的公交车为线索刺激,公交车头的行人为目标刺激,诱发驾驶人的心理预期。为有效识别驾驶人心理预期,首先采用释放油门的避险行为对每个试次标定是否产生心理预期,然后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提取相关的脑电特征数据,并通过差异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算法对脑电特征指标进行筛选和压缩,最后基于支持向量机建立驾驶人心理预期识别模型。研究获取36名驾驶人数据,共计1 440个样本。结果表明:当驾驶人产生心理预期活动时,枕区和额区的α波能量值显著降低,而β波能量值则显著增加;差异性分析显示共有31项脑电指标对驾驶人心理预期敏感,所有脑电特征指标通过PCA算法进行降维,抽取出5个主成分作为识别模型输入;选择径向基核函数构建SVM识别模型,通过粒子群寻优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模型对驾驶人心理预期水平的平均识别正确率为82.02%,平均AUC面积为0.82,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和稳定性,可为驾驶辅助系统的研发提供技术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6.
基于向量范数的公交场站布局方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公交场站布局规划方案评价多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所缺乏客观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希尔伯特空间向量范数的公交场站布局方案评价模型。首先构建公交场站布局方案评价指标体系,而后对定量、定性指标进行量化处理,最后运用空间向量泛数对评价值予以分析计算,并通过偏导计算求得各指标的弹性因子,用以反映各指标对总体方案的影响度。运用该评价模型对成都市公交场站布局规划实例进行试算,结果一致,证明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27.
从动车组的列车运行监控及记录装置(LKJ)和列车超速防护系统(ATP)显控界面上,选取分布频率最高的6,9,12和15画且左右结构的4组常见汉字,以正确的反应时间为识别效率指标,测试这4组汉字的结构复杂度和字体面积对动车组司机识别效率的影响.首先采用因子方差分析法分析司机在识别这4组不同结构复杂度常见汉字时反应时间的差异;然后采用对数函数对测试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字体面积与识别效率间的定量关系式;最后以满足正常识读速度和反应操作耗时为限制条件得到对应这4组常见汉字字体面积的最小阈值分别为26,28,22和20mm2.  相似文献   
28.
针对动车组控制界面设计中,不同前景-背景色匹配对动车组司机视觉识别效率影响性问题进行实验研究。以动车组司机简单反应时间为识别效率指标,在红、橙、黄、绿、青、蓝、紫、灰、白、黑10种基本色的90种色彩组合下,分别进行识别效率实验研究。根据测试数据,结合参数统计方法,给出90种色彩匹配下的反应时间分布函数,通过单因子方差分析对90种色彩组合按识别效率差异性予以分组,并按识别效率对分组予以优劣性排序。研究表明:控制界面中不同色彩组合对识别效率具有影响性。研究结果可为动车组控制界面的前景-背景色选配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9.
针对动车组显控界面设计中,字符行距对动车司机视觉识别效率影响性问题进行实验研究。以动车显控界面中普遍采用的2号宋体字为研究对象,以简单反应时为识别效率指标,在5种列距情况下,进行字符行距对识别效率的影响性实验研究。对于实验数据,采用方差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性分析,应用回归分析研究字符行距与识别效率间的相关关系,并以正常识读速度为临界值,对显控界面字符行距最小阈值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字符行距对识别效率影响性显著,识别效率与字符行距呈非线性正相关关系,显控界面字符行距最小设置阈值为2mm。  相似文献   
30.
交通事故多层递阶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普遍采用的交通事故预测方法存在预测结果误差较大的现象.有必要将多层递阶预测方法应用到交通事故预测中,建立起交通事故多层递阶预测模型,以减小事故预测的误差,提高交通事故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