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5篇
铁路运输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计算流体力学(CFD)在汽车空气动力学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传统的CFD方法只能在产品的CAD几何数模设计完成之后进行分析,CFD分析工程师所提出的优化方案无法得到立即验证,设计周期增长,成本高。文章基于某车的CFD网格模型,针对汽车前部相关设计变量,利用优化软件HyperStudy与网格变形软件HyperMorph、商用流体分析软件STAR-CCM+耦合,实现了汽车气动外形减阻的自动优化流程。  相似文献   
2.
转向自动回正效应较差长期以来是汽车厂家的扰心整改项目,转向回正性能不好,不但使驾驶员操纵容易疲劳,而且还影响行车安全,文章对商用车转向回正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减小回正阻力及增大回正力矩等方式浅析如何提升商用车转向回正能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铁路运输企业资金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加强企业资金管理的途径,就加强资金管理、实现扭亏增 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介绍AFS系统的产生背景、作用、国内外发展概况及趋势。根据车辆的速度、转向盘转角、车辆的前后倾角的关系,提出该系统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基于该数学模型的控制方法以及对于失效情况的处理方式。最后建立可行的AFS硬件系统,并进行实验室验证。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矿用自卸车平衡轴螺栓早期失效问题,以该型自卸车车架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平衡轴连接螺栓。以Hyperworks平台建立有限元模型,对车架进行基于功率谱密度的随机振动疲劳分析。结果表明:螺栓在垂向激励载荷作用下受到的等效应力最大1σ值为698 MPa,位于内侧螺栓处,换算为3σ应力值为2094 MPa,远不满足材料40Cr强度要求,即造成螺栓早期失效的原因是随机振动激励下,螺栓强度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加强平衡轴螺栓的连接强度。经过市场验证,改进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某工程项目上、下层共线设计的超宽整幅式中央双柱墩大悬臂下部结构为例,如何保证盖梁施工阶段应力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全预应力设计、活载按单幅桥满载且最外车道超载最不利布置、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安全问题,则成为需重点研究的内容,因此有必要对本项目推荐的下部结构进行静、动力分析,以保证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汽车结构振动噪声的大小及舒适性已成为评价动力机械产品的重要指标,变速器是实现汽车低噪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总结和阐述了变速器噪声的发生机理,结合相关试验数据分析影响变速器噪声的主要因素,包括变速器的负载和速度、重合度及压力角等8个方面.对如何进行变速器的降噪设计进行了分析,主要应按照增大齿轮副重合度及按噪声指标要求分配变位系数等原则设计.为国内汽车工程领域提高变速器的NVH性能提供了必要信息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某轻型汽车变速器在试验时轴承发生严重损坏,轴承保持架碎裂,内滚道出现间隔均匀的滚珠压痕,滚子严重点蚀。本文以该变速器一轴用轴承为研究对象,利用振动监测技术对该轴承损坏的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准确诊断出故障变速器轴承损坏的机理并提出应对措施,措施实施后变速器轴承运行良好。本文对变速器用轴承选型以及轴承故障诊断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9.
动力传动系统扭转共振会造成传动系剧烈振动,引起的动态应力往往要超出正常工作应力许多,从而大幅降低相关零件的疲劳寿命,造成变速器啮合异响,严重影响到整车的行驶舒适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某车型动力传动系统发生变速器异响,为了查找异响原因,文章建立了该车型行驶状态扭转振动分析模型,通过分析表明由于该车动力传动系统存在扭转共振导致变速器异响,最终提出优化传动系参数等措施,彻底解决了该异响,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汽车NVH振动与噪声指标是评价汽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它直接影响着乘客的乘座舒适性和行驶的安全性.为了确保生产的产品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占据优势,各厂商都对整车的NVH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动力传动系是整车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变速器作为动力传动系中主要传动部件之一,对传动系的振动和噪声性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现场试验对某型变速器在整车上的异响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措施,最终消除了异响,为开展变速器的减振降噪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