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利用Pro/Mechanic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船体工装设备柔性胎架进行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设计中采用完全的虚拟优化设计,直接建模与分析,使设计和分析能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智能设计.详细介绍了船体质量估算方法,根据胎架框架与丝杠复杂程度的不同,用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分别对其进行了分析优化,最终得出了合理的柔性胎架.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沿海城市和风景区海面的漂浮垃圾日益增多,各国政府对海漂垃圾的回收都逐步重视,在极力控制排放的同时如何采用合适的方法回收海洋漂浮垃圾已成为保护海洋环境的重大课题。目前,人工小船清理是采用最为广泛的方式,这种方式主要用来清理海漂垃圾相对集中的近海或内河,消耗能量较多,对于零散分布的海漂垃圾清理成本太高。本团队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海漂垃圾智能化回收系统,包括船体、回收装置、垃圾拦截装置等,不仅用来处理近海垃圾,更适用于远海自动回收海漂垃圾,对海洋环境保护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仿真系统中基于AutoCAD的船体三维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中小型船厂和小的船舶设计所的工作效率,本文较详细地综述了在没有专用的船舶建造软件的情况下,如何利用AutoCAD对主船体进行精确三维建模的过程,并结合仿真系统自身特点,将船体作为实例总结出了虚拟仿真系统中复杂三维体的合理的表达方法.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三维主船体的精确建模以及仿真系统中复杂船体的表达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其中,软件之间的转换路径为广大软件工作者提供一个高效率平台.  相似文献   
4.
如何减小波浪对舰船工作所造成的影响已经成为舰船发展中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本文以荷兰某公司设计的三自由度波浪补偿控制平台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该结构补偿装置平台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姿态的位置解算的基础上,运用ADAMS软件完成该平台在横摇、纵摇及横荡三种运动复合运动下的运动学正、逆解仿真与分析和动力学仿真与分析,为波浪补偿装置平台的设计提供可靠的的理论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缩短波浪补偿装置平台的研发周期,以某型号风电安装船为研究对象,根据我国海洋部门提出的东海区域谱密度公式,运用Matlab软件分别模拟出6级海况下的波普密度曲线、波倾角变化曲线、该型号风力发电船的横摇、纵摇和升沉运动曲线.具体以风力发电船在6级海况下的横摇、纵摇和升沉运动范围约束平台机构的运动范围,采用遗传算法对平台机构进行优化,分别设定不同机构参数为目标函数进行局部优化,最终为平台结构的合理化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随着CAD/CAM技术在船舶工业的广泛应用.船舶数字化在飞速发展.沪东中华造船集团自主研发的HD-SHM软件系统已被许多大中型造船厂和船舶设计所广为运用.本文以某船体分段为例.详细描述了利用HD-SHM的子系统EFSHD对其进行三维设计的过程,包括外板,甲板板及其内部骨架的三维设计.本文的研究结果对船体三维结构设计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船体的三维设计过程也为广大软件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船舶分段建造效率,提出了适合于大中型造船厂的柔性胎架设计方法.较详细地介绍了柔性胎架的设计方案,分析了相对于传统模板胎架和管式活动胎架的优越性,阐述了生成柔性胎架的关键技术,即从船体型值信息到柔性胎架坐标信息的转换过程.研究成果对提高船舶建造速度及精度,降低成本,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8.
仿真系统中基于成组技术的柔性胎架三维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成组技术进行延伸,从改善造船工装设备出发,设计出适用于曲面分段的柔性胎架,并对柔性胎架进行仿真建模。文中描述了成组技术背景下柔性胎架创新的设计思想,基于安全考虑,还对丝杠、框架结构、滚轮等主要受力点进行强度分析,在优化得到合理的柔性胎架基础上,对其仿真建模。本文研究将对贯彻和实施技术设计的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有较深刻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示范性建设期间高职院校取得了跨越式成绩,然而,当前高职教育还普遍存在着众多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通过对江苏省15所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深入调研分析得知,当前优质校内涵建设存在着六个方面的棘手问题,其中,如何促进学生更健康的全面发展最为突出。本文从分层教育模式改革、学生管理模式改革两方面进行了以生为本的内涵实践性探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