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宫福忠  孙力 《中国水运》2007,5(9):25-26
分道通航制的建立为航行在环境复杂水域的船舶提供了安全的保障,各类船舶事故因此而大幅度减少,但由于种种原因,分道通航制水域的船舶事故尤其是碰撞事故仍时有发生。本文从船舶、船员、船公司和安全主管机关四个方面出发,综合分析船舶在分道通航制水域的事故原因,并相应的提出分道通航制水域船舶安全与管理的对策,以求船舶在分道通航制水域航行更安全,水域更清洁。  相似文献   

2.
吴桐林 《中国水运》2009,(11):56-56
船舶定线制作为先进海事管理模式引入长江水域是对长江船舶航行习惯及其规律的历史性变革,也是一种管理理念的创新,改变了通航环境,规范了船舶操纵行为,提高了航道的通航能力。由于长江干线港口呈点线布局,且线长、点多,港口水域与通航水域相互覆盖,长江水道仍处于自然状态,无法满足定线制中对分道通航制中长度短、交叉、连接水域应设置圆形避航区和通航分道没符合标准宽度等的要求。这就需要海事交管部门的组织者和船舶驾引人员根据现有条件,充分利用定线制提供的空间,发挥定线制效能,提高组织、管理能力和船舶操纵技能、科学管理、遵守规章、  相似文献   

3.
国际海事组织(IMO)航行安全分委会第57次会议(NAV57)日前在伦敦IMO总部召开。一、审议并通过的船舶定线制、报告制(一)会议审议并批准的分道通航制和定线措施:1.芬兰和瑞典水域在Norra Kvarken设立新的分道通航制;2.英国修  相似文献   

4.
我国沿海船舶活动频繁且通航密度大、航线设计交汇叠加、会遇局面频繁发生、船舶交通事故及险情多发,在这样的航路上,规划和设立分道是目前最有效的方式。文中就沿海关键水域设定分道通航进行了探讨,以期优化我国沿岸航行船舶航路,努力减少我国沿海的航行风险。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罗源湾口外水域的船舶通航安全、水域利用率问题,对罗源湾口外水域2017年第二季度进出港的船舶交通量、船舶种类分布以及船舶长度分布等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参考IMO《船舶定线制的一般规定》和罗源湾口外水域实际情况,找出罗源湾口外水域船舶定线制应考虑的因素、罗源湾口外水域习惯航线存在的不足之处,为该水域制定出船舶定线制总体规划方案设计出船舶定线制的8个通航分道和3个警戒区。该方案可为有关海事部门缓解罗源湾口外水域通航压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成山角水域大型船舶及高风险船舶发生碰撞事故所处水域的通航现状进行了分析。采用设立门线的方法,研究了航行在该水域大型船舶和高风险船舶的流量特点;提出了设置新的航路定线制的规划思路和一种新的分道通航制的设计方案。同时,对成山角水域的报告制提出了修改建议,以期达到大型船舶,尤其是大型油轮在该水域安全航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曹阳 《航海技术》2001,(5):21-21
众所周知,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马六甲和新加坡海峡、西班牙和葡萄牙海岸、苏伊士运河南端以及中国的老铁山水道、成山头水域等等,都是航行的复杂航段。上述区域具有船舶密度大、交通情况复杂、航道和自然环境不尽人意、回旋余地小的特点。为此,IMO采纳分道通航制,旨在隔开相反的通航船舶流向以避免发生对遇,从而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然而,船长和驾驶员切不可因为实行了分道通行制而放松应有的戒备。我们经常会遇到诸如客轮高速穿越分道,捕鱼船在分道内捕鱼;船舶在分道内滞航等待引航或者上物料;高速船从后面赶上贴近被追越船追越;船舶任意穿越分道进入沿岸锚地;或者船速相差无几的二条或三条船占据整个分道齐头并进。凡此种种都给在分道内按船舶总流向行驶的船舶带来麻烦,有时甚至险象环生。因此,在分道通航制区域内航行,仍应引起船长和驾驶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分道通航制内的"警戒区"往往设立在通航密度大、船舶流向交叉复杂,为航行安全管理而制定的规则又不能完全适用的那些区域或各交通流向交叉的区域。长江上海段的宝山警戒区就是这样的水域,对宝山警戒区进行引航风险分析,将有利于提出相应的对策,有助于宝山警戒区内和周围船舶的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9.
以拟建湖北荆州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二期工程为例,针对实行“各自靠左”分道航行规则、码头布置在桥梁上游左岸侧最不利情况下,进行了码头船舶靠离泊水域研究。结合船舶靠离泊航路设置及船舶操纵模拟试验相关成果分析得出,码头与桥梁的间距除不得小于码头设计船型长度的4倍外,码头最下端与桥区水域最小距离应不小于1倍代表船型长度,拟建工程船舶上行靠泊作业才能满足在桥区水域外横驶过江靠泊的要求。船舶离泊下行需进行两次横驶掉头才能满足规范要求,但从通航安全而言,原地掉头下行对船舶通航安全风险更小,建议《内河通航标准》下一步修订时对桥区河段进行修改,与桥区水域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0.
从2008年12月25日起,长江三峡大坝至葛洲坝间水域实施船舶分道试运行,船舶有序通过三峡第一弯——石牌水域,上下行船各自靠右行,减少了船舶航路交叉、会遇频繁的状况,有利两坝间水上交通安全,提高枢纽通航和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1.
正"‘海巡06306’轮,施工船舶即将驶离,请注意维持施工水域通航安全……"6月24日1135时,随着最后一根过江电缆顺利落下,镇江220千伏五峰山过江电缆旧线拆除施工期间水上交通管制工作圆满结束。此次管制工作对长江镇江段实施的6次全线封航,前后历时11天,是镇江海事局自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全线封航,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  相似文献   

12.
正0引言2017年7月9日0635时,天津航标处值班室接报,京唐港曹妃甸港区通航分道入口附近水域处发现1座漂移的绿色灯浮,影响船舶进出港和航行安全,须尽快恢复。值班员接报后,通过问询属地海事部门核实漂移灯浮的相关信息、查看该处航标遥测遥控系统,确认漂移灯浮并非天津航标处自管或代管航标。虽然漂移灯浮上未喷涂业主单位的相关信息,但该灯浮正位于通航分道入口处附近,对船舶进  相似文献   

13.
渤海水域是全球海上交通最为繁忙的水域之一。随着该水域船舶交通量的快速增加,发生海上交通事故和污染的风险也大为增加,迫切需要制订渤海水域船舶定线制总体规划并尽早在该水域实施船舶定线制。阐述在渤海水域实施船舶定线制的必要性,对渤海水域的交通流模式和海上交通事故进行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渤海水域船舶定线制总体规划。主要定线措施包括分道通航制、双向航路、推荐航路(线)和深水航路。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曹妃甸分道通航制水域发生的商渔船碰撞事故进行统计和分析,指出了事故发生原因,论述了事故责任认定的理解。为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船舶和船员、渔民生命财产安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邓武安 《中国水运》2009,(10):34-35
长江镇江段通航环境十分复杂,给海轮横越通航分道安全靠上码头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为了降低海轮就近过江横越通航分道靠泊所带来的安全风险,我们应该多方面来改善和提高长江镇江段的通航环境质量,从而有效规避海轮就近横越靠泊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倪宝龙  唐浩天 《航海》2024,(1):64-66
黄浦江核心段水域客运繁忙,通航环境错综复杂。自“护航长江口”行动深入开展以来,该水域通航形势发生较大变化,黄浦海事局聚焦风险,在充分利用有限通航资源前提下,持续优化通航环境。通过科学分析规律把握工作方向,聚焦通航要素筑牢安全保障,织牢服务保障软实力“安全网”,打好海事服务管理“组合拳”,黄浦海事局不断探索提升海事服务和管理水平,为航经黄浦江核心段水域的船舶安全航行提供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7.
邓玉明 《中国水运》2009,(12):56-56
定线制的历史沿革现代航海定线制(ship'sRouting)即分道通航制始于1956年,其倡导者是西班牙海军少将Garcia·Frias,他在1956年提出在船舶交通繁忙的直布罗陀海峡及其附近建立由单向通航分道和分隔带组成的现代通航分隔制。在多佛尔海峡1967年6月1日正式完成第一个现代的分道通航制,并以航行通告方式通知船舶公司在海图上标明。  相似文献   

18.
福北水道自2010年8月1日实施分道通航制以来,发生过十多起搁浅险情与事故。为改善通航条件,此文从船舶领域和通航条件角度,对福北水道实施分道通航制、双向航路制、单向通航制等措施进行可行性论证;提出了改进与完善现行通航条件的比选方案,供航海人员和主管部门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以下简称《规则》1989年修正案对“分道通航制条款”的修改决定,就如何使用沿岸通航带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就新条款提出笔者的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20.
鸭绿江断桥和中朝友谊桥桥区水域船舶通航参数随航道和水位变化而变化,通过对“两桥”通航净空高度、船舶水面以上建筑物最大高度等数据进行复核,计算出满足桥梁安全通过的理论最大设计船型。研究形成的“两桥”水域通航安全管理指导意见,严格控制了超过限值的船舶航行,可为海事执法人员提供现场监管技术支撑,保障桥区水域通航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