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信息     
《中国海事》2007,(3):73-75
公约与法规无害拆船公约有望2008年出台国际海事组织近日在中国珠海透露,由该组织起草的《安全与环境无害化拆船国际公约(草案)》,有望在2008年正式出台,届时国际拆船安全和环保管理将更加规范。《公约(草案)》涉及到船舶设计、建造、营运以及拆解的全过程,对船上有害物质的处理、船舶拆解设备的要求、船舶拆解过程的控制、拆解工人的安全与培训以及应急反应措施等方面都有详细规定。  相似文献   

2.
《中国海事》2008,(11):75-75
MEPC58次会议逐条审议了拆船公约草案,并最终通过了新的公约文本草案。该文本将散发给各成员国审议,以期在2009年5月11日~15日于香港召开的外交大会上得以通过。新公约在不影响船舶安全营运和效率的前提下对船舶设计、建造、营运和拆解前的准备都作出了规定,以达到拆解作业和拆船设施的安全和环保要求,建立适当的包括发证和报告要求在内的强制性拆船机制。  相似文献   

3.
《水上消防》2009,(3):42-42
IMO计划于5月11日-15日在香港召开外交大会上,请各成员国审议拆船公约草案,以期通过新的拆船公约。拆船公约草案由IMO制定,在制定过程中与国际劳工组织(ILO)和巴塞尔公约秘书处开展了密切的合作。新公约旨在解决一切与船舶拆解有关的事宜,包括:出售以拆解的船舶包含潜在的造成环境污染的物质,如:石棉,重金属,碳氢化合物,消耗臭氧层物质等。为达到拆解作业和拆船设施的安全和环保要求。新公约在不影响船舶安全营运和效率的前提下,对船舶设计、建造、营运和拆解前的准备都作出了规定,建立适当的包括发证和报告要求在内的强制性拆船机制。  相似文献   

4.
针对"海昌天津"号拆解项目,按照《2009香港公约》要求列出船舶有害材料清单;考虑拆解过程中稳性变化对剩余船体的影响制定拆解原则和安全拆解顺序,达到了环境污染小,码头拆解不倾覆、不折断,剩余船体顺利进坞拆解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中国船检》2008,(3):81-81
1月21~25日.国际海事组织(IMO)在法国召开第三次拆船会间工作组会议,进一步完善了《拆船公约》条款.并完成了提交给国际海事组织MEPC57届会议的报告。专家提醒,《拆船公约》不仅涉及对船舶拆解过程的管理.还对船舶建造和营运作了相应规定。公约生效后将给造船、航运和拆船业带来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海事》2014,(1):60-60
《欧盟拆船条例》生效 12月30日,《欧盟船舶拆解条例》生效,其意味着在欧盟成员国登记的船舶只能在欧盟认可的拆船厂进行拆解。欧盟对认可的拆船厂将实施许可证及定期检查制度。《欧盟船舶拆解条例》允许悬挂欧盟成员国国旗的船舶在欧盟区域外被拆解,但选择的拆解地点需要满足条例要求。条例引入了2009年《香港公约》的相关内容,这可能加快《香港公约》的生效进程。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船级社(CCS)日前发布《内河船舶有害物质控制指南》,对内河船舶在设计、建造、营运过程中禁止和限制使用的有害物质作出规定,鼓励在船舶建造和运营期间尽可能使用危害程度低或无害的物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据介绍,《指南》的内容主要参考了《2009年香港国际安全与环境无害化拆船公约》以及国际海事  相似文献   

8.
《水上消防》2007,(2):44-44
由国际海事组织(IMO)主办、中国海事局承办的国际海事组织地区拆船研讨会于2007年2月5日在珠海召开,来自英国、法国、德国、挪威、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土耳其、中国等12个国家的代表共40人参加。会议旨在综合国际海事组织、国际劳工组织、巴赛尔公约秘书处等国际组织所制定的规范拆船业发展的条款基础上,讨论修改国际海事组织起草的《安全与环境无害化拆船国际公约(草案)》。据悉,该公约(草案)》经广泛讨论修改后.有望在2008年至2009年间正式出台。据了解,《安全与环境无害化拆船国际公约(草案)》内容广泛而细致,涉及到船舶的设计、建造、营运以及拆解的全过程。届时,国际上将更加规范拆船安全和环保的管理,禁止某些有害材料在船上安装和使用,增加船方在拆船作业安全与环境保护方面应承担的责任,明确拆船厂的设计、建造与营运标准.强化船旗国主管机关对船舶及拆船国主管机关对拆船厂的监管要求等.这将对缔约国的船运业、拆船业和修造船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一直位居世界年拆船量前三名。目前全国30余家拆船厂高度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及长江三角洲一带.拆解能力占全国的90%。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公告,宣布国际海事组织(IMO)《在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附则Ⅵ"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规则"中纳入船舶能效新规则的修正案》等7个公约(规则)修正案将于2013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IMO提请船东、船舶营运人、船厂、船舶设计方、船用柴油机和设备制造厂等要对船  相似文献   

10.
绿色船舶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发展和环保的新世纪,本文围绕绿色船舶的新理念,分别对船舶的绿色设计、绿色建造、绿色营运等船舶全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进行了详细探讨,简介了当今绿色船舶技术的发展,对船舶设计、建造与营运有指导意义。文中并以范例的形式简介了绿色游船技术的应用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际社会对拆船所引发的环境、安全、健康和福利等问题的日益关注,为减少由拆船引起的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风险并同时确保达到报废年限的船舶顺利退出航运市场,目前,《安全与环境无害化拆船国际公约》草案已进入第三版的通讯工作组讨论阶段,并计划于2008~2009两年间召开外交大会通过。公约不仅涉及到对船舶拆解过程的管理,还对船舶建造和营运做了相应的约束,该公约生效后将对造船、航运和拆船业带来一定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连船舶集团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拆船项目,以《欧盟法规》为准则,提出新型的绿色拆船技术方案。按照国际拆船公约要求提供船舶有害材料(IHM)清单,考虑拆解过程中对干船坞的利用效率,用PATRAN软件对拆解剩余船体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制定安全拆解顺序。实践证明,该方案环境污染小、坞内拆解剩余船体顺利漂浮、码头拆解不倾覆,不折断且干船坞坞期短。  相似文献   

13.
张向辉编译 《中国船检》2010,(11):I0012-I0012
为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拆船公约的规定.英国劳氏船级社(LR)已经批准了首个有害材料清单。劳氏船级社拆船专家Robin Townsend 10月20日在ACI拆船峰会上称400艘营运船舶和400艘.新造船的船东已要求LR为他们船上所有的有毒物质和材料起草详细文件。随着大多数国家签署了IMO《2009年香港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越来越多的船东希望确保他们的船队拥有有害材料清单。这个有害材料清单是自愿性质的.清单要想生效成为强制法令.可能至少还需要5年时间。  相似文献   

14.
吕安勤  徐玲玲 《世界海运》2009,32(11):60-61,65
一、引言 船舶拆解是船舶回收利用的有效方式,《2009年香港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以下简称《拆船公约》)的通过将为拆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立足我国实际,提出履约对策,对促进我国拆船业的安全、环保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际海事组织的信息,法国成为继刚果、挪威之后成为第3个签署《2009年香港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以下简称《拆船公约》)的国家。《拆船公约》旨在确保船舶在服役结束后,进行拆解时能够避免对拆船工人健康和环境安全构成不必要的威胁;旨在解决所有与船舶拆解相关的问题,包括船公司在向拆船厂出售拟拆解的船舶时应该彻底清除船上的所有有害物质,包括石棉、重金属、碳氢化合物、臭氧消耗物质以及其它物质,并解决全球拆船厂存在的与工作和环境条件有关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6.
彭传圣 《水运管理》2012,34(11):9-12
为建立以节能减排为条件的我国内河和沿海营运船舶市场准入机制,提高营运船舶整体能效水平,为水运持续取得节能减排成效创造条件,分析《营运船舶燃料消耗限值及验证方法》《营运船舶CO2排放限值及验证方法》标准制定背景、限值标准的限值要求、限值标准与IMO的EEDI的关系、限值标准与内河标准船型技术条件及营运车辆燃料消耗的限值标准,认为尽快强制实施两个标准,将有利于提升新投入营运市场船舶能效水平,促进营运船舶设计建造水平的提高,促进水运市场不断取得节能减排成效。  相似文献   

17.
从船舶设计软件、船舶工程材料及建造的核心技术和高新技术3个方面回顾了我国船舶设计建造技术发展现状,结合当前计算机技术向造船行业的渗透带来的影响和我国当前船舶设计建造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展望了船舶设计建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从船舶设计软件、船舶工程材料及建造的核心技术和高新技术三个方面阐述了我国船舶设计建造技术近况和发展历程,结合当前计算机技术向造船行业的渗透带来的影响和我国当前船舶设计建造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展望了船舶设计建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照IMO组织的《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淀物控制与管理公约》,通过对当前船舶压载水处理技术进行分析,找出船厂及营运船公司近期及远期适应压载水公约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法国批准拆船公约 据悉,法国成为继刚果,挪威之后第3个签署《2009年香港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的国家。一旦公约生效,将被拆解的船舶需出示相关证据证明船上的有害物质已被完全清除。同时,公约附则中还提供了拆船厂、船舶维修厂以及缔约国所属船舶中禁止或限制的有害物质清单,以确保船舶在服役结束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