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研究了脉冲频率、硫酸钴浓度对高频脉冲电镀Ni—Co复合镀层微观形貌与内应力的影响.高频脉冲电镀获得的沉积层表面比直流电镀致密、均匀、孔隙率低、内应力低.随脉冲频率的升高,Ni—Co镀层的内应力先减小后增加,并在80kHz取得最小值.随硫酸钴浓度的增加,镀层的内应力先增大后减小,在30g/L取得最大值.  相似文献   

2.
同相供电技术能有效解决牵引供电系统普遍存在的过分相问题和电能质量问题. 为了保障同相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作为系统的核心设备,同相供电装置的可靠性优化研究至关重要. 针对同相供电装置特殊的变流器拓扑结构,建立可靠性评估模型,分析了牵引负荷特性及主要电气参数对装置可靠性的影响机理;建立以功率模块失效率最低为目标的变频控制优化模型,采用遗传-粒子群混合算法,得到了最优变频控制策略. 研究表明:改变不同负荷区段内变流器的开关频率,可以有效降低功率元件失效率. 最后以山西中南部铁路应用的工程样机为例,基于实测数据和对比分析,表明在变频控制策略下,装置寿命可增加20.90%,可靠度增长率最大可达到54.17%,证明了变频控制策略可以有效提高装置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9%Ni钢大型球奥氏体不锈钢焊缝因晶粒粗大,难于用一般的超声方法进行了检测。本文对奥氏体不锈钢焊缝检测用窄脉冲纵波斜探头、对比试块,探头K(探头折射角的正切)值以及探伤灵敏度等进行了研究,制定出了9%Ni钢大型球罐焊缝的超声波探伤规则,并在现场探伤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双向变流装置可以有效抑制牵引变电所直流侧网压的波动,减小跨区间传输的电流,限制钢轨电位.鉴于电双向变流装置与整流机组的协同控制策略会对城轨牵引供电系统潮流产生直接影响,提出双向变流装置与24脉波整流机组协同供电的方案,分析该方案下牵引变电所的综合输出外特性;建立计及换流装置精确有功损耗的牵引变电所供电计算模型,并提出考虑滞环比较的多状态切换控制策略,实现含双向变流装置的城轨牵引供电系统协同供电潮流计算;通过与Simulink仿真结果对比,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及准确性.以某地铁工程为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协同供电方案下,牵引网网压上升,全线上、下行钢轨电位最大值分别降低12.6%~15.6%、14.7%~17.5%,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损耗、系统综合成本最多可分别降低9.7%、1.17%;随着双向变流装置整流启动电压增大,部分牵引变电所的整流/逆变功率增大,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损耗先升高后降低,但钢轨电位变化不大.在实际工程中,双向变流装置的逆变启动电压一定时,适当提高其整流启动电压可以获得更佳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介绍沥青的加热及脱水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阐明了该装置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电气化铁路同相储能供电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进一步优化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经济节能运行,提出了一种电气化铁路同相储能技术研究方案. 该方案基于运行图和历史数据,以负荷削峰为控制目标,实时控制储能装置充放电,治理以负序为主的电能质量问题;同时,降低系统对设备容量要求,节省运行费用,并能有效利用列车再生制动能量. 以京沪高铁实测数据分析了同相储能供电系统解决负序的有效性,并以飞轮作为储能装置进行了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最后分析了同相储能供电系统的经济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同相储能供电技术可取消50%电分相环节,治理负序的效果由储能装置功率决定,当储能装置功率为牵引负荷功率95%概率大值的10%时,可降低负序限值10%.   相似文献   

7.
多相发电机整流供电系统短路限流装置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需要大功率高品质直流电源的场所,通常采用多相同步发电机整流系统供电.但是,该类系统直流侧发生短路时,将产生巨大短路冲击电流,而现有的断路器已无法满足其分断和系统保护的要求.为此,提出了供电区域问设置固态限流装置的限流方案.分析了12相发电机整流系统的直流侧突然短路时的初始电流特性,得到了描述12相发电机整流系统短路初瞬的简化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12相整流发电机电源参数对固态限流装置承受的最大电压和最大电流的影响关系,为限流装置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简化模型和所推导结论的正确性,并表明该限流器设计合理,限流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斩波式可控增益放大器原理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斩波式放大器的原理,并在时域及频域进行了理论分析,其结果表明,该放大器能实现对信号幅度的连续调节,在50HZ正弦波高频调逆变电源上应用取得了非常好的稳压效果。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研发的全天候太阳能供电光控无线同步闪烁诱导标志。诱导标志由引入超级电容的吸能储能装置、电池充放电管理、无线同步闪烁控制、依据环境亮度自动开关控制、亮度控制等装置和LED灯板组成。诱导标志完全由光伏供电,免铺设供电和控制线缆,克服了阴雨天光伏能量摄入不足的缺陷,有效提升诱导标志主动发光的警示功能。诱导标志已安装现场,运行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小波域中值滤波的去噪方法,在去除高斯白噪声的同时能有效地去除脉冲噪声.此方法是在小波域内对高频子带进行中值滤波,然后选择相应的门限进行降噪处理.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不仅能滤除图像中的脉冲噪声和高斯噪声,而且能较好的保留图像的边缘细节,其滤波效果优于小波软阀值去噪.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小波域中值滤波的去噪方法,在去除高斯白噪声的同时能有效地去除脉冲噪声.此方法是在小波域内对高频子带进行中值滤波,然后选择相应的门限进行降噪处理.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不仅能滤除图像中的脉冲噪声和高斯噪声,而且能较好的保留图像的边缘细节,其滤波效果优于小波软阀值去噪.  相似文献   

12.
高液土及膨胀土填筑路基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高液限土及弱膨胀性高液限土的工程特性,高液限土吸水性强,失水后干燥松散;弱膨胀性高液限土吸水膨胀,失水干裂。在用于公路工程建设中在防水、防湿、防风化的基本处治原则下,采用了上下封、包边、排水的处理方案,用于路基填筑,避开雨季作业,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计划,工序紧密衔接,连续施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根据107国道湘潭两处工号砼路面工程的要求,针对使用粗骨料为卵石的砼,以抗折强度为指标,经过正交设计,优选出适用于该路面的砼配合比,并采用了砼中掺加减水剂及真空脱水成型工艺进行施工,取得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自动控制系统实验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述了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实验装置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该装置广泛使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元件,具有设计合理、技术先进和用途广泛等特点,并取得了十分满意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高含水率淤泥因孔隙小、渗透性差等导致脱水困难的问题,并为絮凝剂在高含水率淤泥脱水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通过单元抽滤试验,根据淤泥的比阻(specific resistance to filtration,SRF)、抽滤时间(time to filtration,TTF)、泥饼含水率(ω)、絮凝剂成本,通过模糊评价法确定适合淤泥脱水的絮凝剂种类,研究絮凝泥浆脱水效果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淤泥脱水的最佳絮凝剂为PAC(聚合氯化铝),相比未掺加絮凝剂的淤泥,掺加PAC后淤泥的最终排水量增加了75%,淤泥的泥浆平均比阻降低了72.9%,淤泥的泥饼含水率由75.7%降至52.9%,可见PAC具有显著的絮凝脱水效果。  相似文献   

16.
开发了一种利用生理体液的植入式生物燃料电池(BFC)原型装置.通过模拟人体生理环境,进行了植入式生物燃料电池的体外试验.讨论了葡萄糖反应液的浓度、温度和pH值对生物燃料电池输出电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葡萄糖反应液浓度的降低,生物燃料电池的输出电流相应减少,持续供电时间缩短;随着反应液pH值的降低,生物燃料电池的输出电流增大;升高反应液温度会使生物燃料电池的输出电流产生振荡.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高频交流脉冲密度驱动系统并阐述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理论分析表明系统具有能量密度高、体积小和效率高的特点,系统的仿真研究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主要论述了一种气体放电等离子体窄脉冲电源装置的构成及工作性能;尤其对自行研制的核心部件八电极旋转火花隙开关(RSGS)的大小,尺寸结构进行了说明.分析了电源主电路工作原理,对电路的动态工作进行数学建模和解析求解,为电源设计和元件参数选取提供了依据.通过此套电源所产生出的高压脉冲波形,具有上升沿小于100BS,脉宽不大于1μs,脉冲频率可调,脉冲功率大等特点.通过实验表明,该电源应用于产生等离子体进行废水净化等领域,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介绍我们研制的国内首台脉冲电视成像无损伤探伤装置及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检测方法,利用该装置,对不同材料的试件进行了探伤研究,给出了探伤结果。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市域铁路牵引电缆贯通供电方案,该方案全线贯通式供电,设置一主一备两个主变电所,在主变电所内设置同相供电装置. 对贯通式供电时双边供电、单边供电下供电臂距离的设置进行了建模求解,模型以电压损失作为约束条件,通过逐渐增加列车数量的方式,求得供电臂所能承担最大列车数量,进一步得到供电臂距离的可行值,为牵引变压器位置的设置提供参考和校验. 采用基于线路的牵引供电系统建模,将牵引供电系统分为电缆层和牵引层,提出适用于牵引电缆贯通供电的分层交互迭代潮流算法. 该算法在层内进行潮流求解,同时层之间进行变量取值修正,以实现交互迭代,能够达到矩阵降阶、提高计算效率的目的. 在本文案例分析中,相较于传统供电方案,牵引电缆贯通供电方案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率提升至99.15%,每年通过再生制动能量利用可以节省的电费为2 955万元,一次性投资可以节省大约13 672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