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能见度条件下高速公路应急指挥系统的建立及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我国南方地区特殊气候条件的分析与研究,结合在大雾、暴雨、冰雪等恶劣天气条件下低能见度对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影响,介绍高速公路低能见度监测设备的工作原理、布设及数据采集,并阐述高速公路监控系统在低能见度天气条件下其预警、应急指挥、预案发布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及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利用高速公路现有的视频监控系统提供的视频图像,提出了一种可以快速进行高速公路能见度检测的算法。该算法基于大气光传播模型,首先采用均值漂移准确分割出天空区域,在此区域内用局部熵估计出大气光强度值。再运用暗原色先验得到图像的初始透射率,并采用双边滤波进行了优化。最后根据CIE的能见度公式求取能见度值。试验结果证明:该算法的能见度检测值与采用散射仪检测的结果非常接近,同时具有环境适应性强且速度快的优点,能满足高速公路能见度预警的智能系统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元因素的高速公路可变限速值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高速公路限速的影响因素,总结了国内外高速公路限速值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多元因素的高速公路可变限速值计算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交通量、道路线形、能见度,路面摩擦系数等因素,克服了静态限速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能见度下降对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和驾驶员生理心理产生不利影响,并影响行车安全.通过建立气象能见度与驾驶员可视距离的关系模型,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人员在雨雾等较恶劣天气条件下能够根据能见度仪采集到的大气能见度数据做出高速公路管理决策.  相似文献   

5.
《公路》2017,(4)
利用高速公路视频路况监测系统,建立高原、山区、平原和沿海四种地形环境的研究实验平台。通过样本资料与能见度之间的对比思路,以数学形态学为理论基础,建立高速公路能见度动态监测图像信息系统。基于摄像法测量能见度基本公式的理论,建立优化能见度动态计算模型,高速公路可视距离图像数据库,200m可视距离观测目标体系,研究可视距离检测算法流程。  相似文献   

6.
收集了重庆某高速公路2008年的能见度速度和对应的交通流参数(速度、占有率、交通流量),对低能见度下的运行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回归分析建立气象能见度与驾驶员视距关系模型,最后得到低能见度下限速模型。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浓雾监测预警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浓雾对高速公路运营的影响,通过建设高速公路环境气象监测站以获取与浓雾发生密切相关的气象要素和能见度实测值,并结合高速公路沿线历史浓雾个例研究形成浓雾的环流形势特征和局地监测站气象要素演变与能见度值变化规律和特征,由此建成了高速公路浓雾监测预警系统。系统通过多种通讯传输和显示手段,将自动监测站的实况和预报中心制作的浓雾预警、预报结论传送至公路运营指挥中心,供采取决策措施时应用。该系统目前已由无锡段扩展到常州至苏州段,在试验应用期,沪宁高速公路在试验路段未发生因浓雾而造成的重大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8.
雾天不同能见度下高速公路安全车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考虑低能见度及路面附着系数减小的情况,研究了高速公路雾天的安全车速.根据跟车状态下停车过程及标志视认相关方法,分别进行了基于停车视距模型的安全车速计算(包括AASHTO停车视距模型和NCHRP停车视距模型)及基于交通标志视认距离的安全车速计算;并以湖北省黄黄(黄石-黄梅)高速公路为例,综合三种模型条件下的安全车速,最终得出雾天不同能见度下的交通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针对能见度低环境下驾驶不安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车道线检测获取道路能见度方法。首先在原始图像底部区域利用hough变换进行直线拟合获得车道线,然后利用区域生长法获得雾天道路与天空的分界线,通过坐标转换获得车道线的消失点以及道路与天空分界线在实际车道中的位置,最后结合能见度模型,实时进行能见度值的计算。使用该方法进行能见度值的获取可以作为低能见度预警系统的基础和前提,该方法对于智能辅助驾驶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公路风吹雪病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正荣  杜滨 《公路》2012,(8):247-249
风吹雪致使公路严重积雪,能见度降低,造成交通中断、车辆被埋及人员伤亡等。结合克拉玛依至塔城高速公路的勘察设计,阐述了风吹雪地区高速公路设计原则及风吹雪病害的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行车,驾乘人员应系好安全带,最高车速低于70公里/小时的机动车,不得进入高速公路。最高车速不得超过高速公路的限速标准:小型载客汽车为120公里/小时,其他机动车不得超过100公里/小时.正常情况下,最低车速不得低于60公里/小时。能见度低时20-40公里/小时。  相似文献   

12.
针对雾天环境下高速公路能见度下降导致交通安全和效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套雾天环境下高速公路的可变限速(VSL)控制方法,包括系统布置、工作流程和可变限速控制策略等,可以根据检测到的实时道路能见度和交通流数据,考虑最大安全车速、交通流运行状态和驾驶员遵从度等因素的条件下,综合确定目标路段的限速值.利用G4高速公路实测数据,在Vissim软件中进行了2组对比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无可变限速控制相比,实施可变限速控制的1组,最低车速在平流雾(团雾)环境下提高了27.24%(28.54%),同一控制周期下相邻路段的最大车速差减少了26.42%(41.91%).提出的可变限速控制方法在雾天环境下能更有效地保障高速公路行车的安全和效率.   相似文献   

13.
低能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车辆行驶安全,本文主要阐述了一种低能见度下车辆雾灯自动开启的装置及方法,该研究的推广可以减少低能见度下公路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14.
团雾具有突发性强、能见度的变化呈现跳跃式、多发生在日出后、影响范围不确定等特征,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影响极大,往往造成连环追尾事故.团雾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路面附着系数和能见度的降低,间接影响主要体现为行驶速度的改变.路面附着系数的降低会导致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侧滑或甩尾现象,继而增大了驾驶员的心理压力,促使其降低车速;能见度的降低,阻碍了驾驶员及时获取有效的路况信息,无法准确地调整驾驶行为,也会增加驾驶员的驾驶负荷,导致车速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雾”是道路交通的大敌,对行车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被人们称之为高速公路行车的“无情杀手”。雾使能见度降低、驾驶员视距变短,妨碍驾驶员视觉,浓雾还易使驾驶员产生错觉,所以雾天在高速公路上行车非常危险。高速公路上雾天连续追尾撞车是世界性的难题。在高速公路上,由于交通流量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团雾对高速公路交通运输造成的危害,保障团雾天气下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性和通畅性,通过总结团雾的特征与发生规律,团雾天气下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的特点,分析团雾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团雾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主要在于降低能见度、削弱路面附着系数和增加驾驶人身心负担三个方面。针对雾气的消光性原理,提出高速公路团雾实时检测与预警系统。从模块的构建到设计原理的阐述,以及系统实施方式都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实用型和经济性,该系统的应用将能大大降低团雾对交通的危害,提高公路运行的科学管理水平和公路的运营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超大断面高速公路隧道的火灾排烟及疏散救援难题,以深圳机荷高速双层盾构隧道为依托,采用FDS数值模拟方法对隧道标准断面和分叉断面处火灾排烟特性、温度场和能见度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确定火灾工况下各个位置能见度和温度随时间的变化以及烟气扩散情况,建议隧道内应控制纵向风速不小于3 m/s;结合高速公路隧道火灾的起因和特点,开展高速公路隧道火灾事故应急救援综合研究,运用仿真模拟法对多组楼梯参数取值情况下共计6种疏散工况进行计算,确定横通道间距为250 m、楼梯间距为80 m时,可满足人员安全疏散要求;最后,提出超大断面双层高速公路隧道火灾应急救援体系,并针对机荷高速双层盾构隧道给出救援疏散路线以及各位置发生火灾时的排烟疏散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为探寻雾天不同能见度水平对高速公路驾驶员换道行为特性的影响,利用高仿真驾驶模拟实验平台构建不同能见度条件下的高速公路雾天环境,并开展驾驶模拟实验,采集了驾驶员在正常天气以及大雾、浓雾天气下自由换道过程中的行为特征,采用Friedman检验对换道持续时间、换道速度的平均值和标准差、换道时跟车距离4个指标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正常天气下的换道持续时间小于雾天环境(正常天气左换道时间平均为5.96 s,大雾环境下为6.02 s,浓雾环境下为6.31 s)且存在显著性差异(sig.=0.00);正常天气下的换道平均速度与跟车距离大于雾天环境(正常天气下左换道平均速度为104.24 km/h,大雾环境下为94.67 km/h,浓雾环境下为85.95 km/h;正常天气下左换道跟车距离平均为109.58 m,大雾环境下为77.54 m,浓雾环境下为74.63 m).结果表明,随着能见度水平的降低,驾驶员在高速公路执行换道过程时持续时间延长、速度降低,同时跟车距离缩小.雾天不同能见度水平对高速公路驾驶员换道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针对内河航道多发雾情降低航道能见度,影响航运安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分析的能见度评估算法。分别利用Retinex滤波、AC1C2颜色空间转换和图像分割技术,提取航道图像中反映能见度条件的图像特征,建立特征学习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评估算法的准确性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20.
团雾作为雾天的一种,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有一定的影响,实地调研发现,中国国内多条高速公路经常性地出现团雾。通过对近年高速公路发生的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因团雾引发的事故不断增加,且事故严重程度高,造成伤亡人数多。为了降低团雾对高速公路安全造成的影响,提高高速公路团雾区的交通安全水平,分别考虑能见度、路面摩阻力、动视力以及路段交通量等因素,提出了高速公路团雾区的限速方案,为高速公路团雾区安全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