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促进交通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助力绿色低碳交通高质量发展,本文开展了城市公共客运交通CO2排放及大气环境影响中长期预测的实证研究。针对全国范围公共客运交通不同运输方式CO2排放及环境影响的中长期预测方法不清和数据积累不全的问题,构建公共客运交通CO2排放微观测算模型;综合考虑旅客周转量中长期增长趋势与交通运输行为微观特征,提出基于动态线性增长模型的公共客运交通CO2排放中长期预测方法;构建基于线性气候响应的大气环境模型交通CO2排放环境影响预测模型,实现宏观层面全国客运交通CO2排放大气环境影响的中长期预测。选取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中的城市轨道交通、传统/新能源巡游出租车、传统/新能源公共汽电车,以及城际长途客运交通中的铁路和民航等几种主要公共客运交通运输方式,对本文所提方法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未来10年我国公共客运交通CO2排放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民航CO2排放的体量最大,其排放占比将达到71.72%;公共客运交通...  相似文献   

2.
通过改进Kaya公式,基于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提出城市客运交通CO_2排放计算模型建立了CO_2排放量预测模型;通过分析上海市目前实施的低碳交通措施,在合理假设的基础上,设计了上海市4种不同低碳发展模式,并通过预测模型和计算模型分别算出2020年上海市城市客运交通CO_2排放量。基于对各个场景减排效果的对比分析,发现所设场景均无法达到政府的预期减排目标,政府应在现有措施的基础上,深化减排措施及途径。  相似文献   

3.
城市客运交通结构调查与研究是合理规划交通出行方式、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和制定交通政策的重要环节。首先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出行调查,通过数据处理与分析得出西安市出行方式结构比例,与2000年居民出行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交通结构比例的变化和影响变化的因素。根据客运交通结构的实际,结合西安的城市建设、交通现状及道路条件,提出以TOD模式为主导,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积极发展自行车交通的建议,合理分布客运交通结构。尤其是通过设立公共自行车以及自行车与公共交通设施的衔接,充分发挥自行车交通的功能,带动整个城市交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客运交通结构现状不够合理之处,指出公共交通系统的不足。通过研究国内外城市交通发展模式,对我国城市未来客运交通发展趋势作出了预测,认为在私人小汽车发展的浪潮前,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其他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客运交通系统,给小汽车以适度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常州市"限摩"政策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林  陈学武 《城市交通》2005,3(3):36-40
根据常州市“限摩”背景情况和常州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提出合理的摩托车交通方式转移结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两种摩托车交通方式转移结构下的交通增量对道路交通量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摩托车交通转移量占有道路面积的情况。针对常州市当前交通状况,提出了应对措施和建议,指出应该限制摩托车在城市客运交通中的发展,以公交优先政策作为“限摩”政策实施的有力保障,实现城市客运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加快推进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通过借鉴国内外交通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研究和应用 经验,分析了国内外城市客运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主要建立方法以及各方法的适用条件和主要特 征。结合我国城市客运发展的现状和基础,提出了适于我国国情的城市客运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建 立方法,分析了可能的数据来源和排放因子选取,按照全国和各地区(东部、中部和西部以及各 省、自治区、直辖市) 分布,以2010 年为切入点,广泛收集了相关数据,首次研究提出了全国城 市客运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系统分析和总结了排放清单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规律,为交通行业 和地区开展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等研究和管理工作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7.
城市客运交通体系是影响城市交通运输效率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我国大城市正处于客运交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探讨客运交通体系合理的发展方向变得尤为紧迫。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各交通方式出行效率差异性基础上,立足于城市客运系统的基本功能,建立了城市地面上客运交通结构线性规划模型。模型以各种交通方式时空消耗最小化为目标,考虑了城市道路系统要求、出行者要求、城市客运系统要求和交通方式发展规模4个方面约束,最后比较了本文模型与其他文献模型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从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角度,提出通过构建运输分工合理的综合运输通道来降低运输能耗成本,通过建设"零换乘"的综合交通客运枢纽来减少道路私家车的数量,建立"无缝化"的综合交通货运枢纽以减少重复作业,通过优化城市对内、对外交通的衔接提高机动车的出行效率,使"低碳"发展理念在目前的交通规划设计中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10.
交通是碳排放增长的主要来源。为探索广州市交通领域的达峰路径,通过自下而上的清单核算方法,按照GPC标准核算出广州市交通领域碳排放清单。惯性情景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交通碳排放不但不会达峰,还将进一步提高;根据广州市近期城市交通重要实施方案的定量评估设定干预情景,其减碳效果比惯性情景减少892万t。最后,提出广州市"十三五"期间应在三个方面实施低碳交通发展策略:聚焦城市客运方式转移,关注货运组织优化,推进国家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1.
首先给出运输通道的概念,阐述我国现有的旅客出行方式。从我国现有的这些交通方式入手,探讨影响旅客出行方式选择的因素,即影响人们选择出行方式的因素可分为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宏观因素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交通政策等,决定着出行方式的总结构;微观因素如出行目的和出行时间,则决定交通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徐建刚 《城市交通》2010,8(6):54-60
引导市民出行方式转变和交通管理创新是解决城市交通和碳减排两大难题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南京的无车校园、上海的自行车道网络系统和重庆的公共大电梯三个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了三种不同公共空间环境中,以不同低碳交通创新方式对城市交通出行空间环境进行优化创新设计的模式,介绍了案例背景并分析设计特点和创新价值。最后,进一步挖掘案例创新设计蕴含的价值意义,分析表明:市民出行方式的转变不仅对低碳城市和低碳交通有重要贡献,而且对市民自身素质、公共空间环境品质以及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周涛  程坦 《城市交通》2012,10(6):47-52
为了优化城市交通结构,探索自行车交通在重庆市的发展途径,对重庆市主城区自行车交通系统进行规划。首先,针对主城区的山地城市特征,从城市及交通发展特点出发,研究分析发展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然后,提出"服务特定区域,满足中短距离出行;接驳公共交通,完善出行网络"的功能定位,以及"两个网络"(公共交通接驳网络、局部区域自行车出行网络)"、一个特色"(特色景观自行车线路)的发展模式。最后,提出重庆市主城区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方案并进行实践,为同类山地城市自行车交通系统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过去30年,深圳城市空间逐渐由原特区内的带状组团拓展至现阶段的全境轴带梯度推进,并出现与城市规划期望的多中心组团化相背离的发展趋势。总结深圳市城市空间拓展与交通设施布局互动发展历程中的经验及教训,提出多中心组团化空间结构下的交通组织模式。强调结合城市不同功能中心布局客运枢纽,重点关注全国性、区域性、全市性三个层级的客运枢纽。依托城市"三轴两带"形成骨干交通走廊,为未来空间发展预留弹性空间。基于多中心组团化空间发展愿景以及规划预测出行分析,划分六大交通政策分区,并给出不同分区的居住人口、就业岗位等指标,公共交通发展目标,以及需求管理措施等发展指引。  相似文献   

15.
大城市中商业综合体已经成为商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如何围绕其自身的交通需求构建方便、高效的交通系统是其发展成败的重要因素。首先分析商业综合体以私人小汽车为主和以轨道交通为主的两种典型模式。基于对天津市3个成熟商业综合体进行调查,分析出行高峰时段、车流量与综合体建筑规模的关系、客流来源区域分布、出行结构等特征。针对天津市商业综合体存在的交通问题,提出建筑规模与周边交通条件相适应、与轨道交通车站之间设置便捷通道、发展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出入口数量满足交通需求等交通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提高城市公交服务质量的要求日益增长.本文在阐述公交系统可靠性的定义基础上,建立了公交服务可靠性的评价体系及综合评价公式,确定了评价标准.用层次分析法对公交服务可靠性进行综合评价,对哈尔滨104路公交线路进行实证分析,为提高城市的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改善乘客的出行条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完善专业旅游城市的综合交通规划技术体系,通过总结国外专业旅游城市在综合交通规划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在识别旅游交通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专业旅游城市对交通体系的基本要求。针对专业旅游城市交通规划面临的关键问题和挑战,指出应将旅游交通特征和规律的研究贯穿综合交通规划始终,实现旅游交通与城市居民常规交通高度融合,进而提出综合交通规划技术体系框架。以三亚市为例,重点探讨了专业旅游城市交通设施合理规模的确定,以及交通设施规划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为更好地促进天津市双城空间战略的实现以及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天津市4次居民出行调查,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城市交通在出行强度、出行分布、出行结构方面的交通特征与规律。从用地布局和交通模式两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对策。用地布局方面,提出提升滨海新区核心区城市职能、注重职住平衡、提倡土地混合利用的发展策略;交通模式方面,针对双城间交通、双城对外交通、双城内部交通提出了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9.
突出强调出行本身具有的独立价值及其特性,创建出行剩余理论,以出行剩余价值最大化为准则揭示出行需求主体选择运输服务方式的机理.将出行价值特性总结为认知性、差异性、时效性,并将出行需求基于时效性分为3类,给出相应出行价值函数.将出行代价的特性总结为时效性、差异性、或然性,并建立出行全过程的成本函数.通过联立出行价值与出行成...  相似文献   

20.
“公交都市”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公共交通发展指引了方向并得到广泛认可。然而,对“公交都市”理念的误解和在实际行动中的偏离,使得最初的目标往往难以实现。首先分析公交出行分担率的作用和特征,指出建设“公交都市”不应过分看重公交出行分担率的短期提高,公共交通体系的建设应聚焦便捷和低碳目标。提出优质的公共交通体系应是由功能分层清晰、覆盖各层次服务水平要求的多种公共交通方式组合形成一体化体系。最后,以便捷低碳为纲要,从轨道交通系统、公共汽(电)车系统、辅助公交系统三方面探讨构筑优质公共交通体系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