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萧 《中国船检》2014,(5):70-73
2014年4月16日上午,载有470多名乘客的韩国"岁月"号客轮在全罗南道珍岛郡屏风岛以北20公里沉没。由这起海难所引发的轩然大波,不仅仅停留于300多条生命的消逝与韩国国务总理郑烘原引咎辞职,更深层次的是船长以往形象的崩塌,以及人们对于全球海上客运安全的不信任。两年前,沃那港务局官员格雷格里奥对"歌诗达协和"号船长弗朗西斯科大喊的"你……滚回到船上去!"被意大利人印到了T恤上。面对两年后"岁月"号事故,  相似文献   

2.
桑史良 《航海》2014,(5):3-3
9月9日,在上海市交通委、上海海事局、上海市教育委联合领导下,上海市航海学会承办的2014年上海市水上交通安全知识进校园宣传周活动在北海中学正式启动。本次专题活动结合韩国"岁月"号客滚船沉没等事故开展警示教育,通过趣味性强的教学方式,让广大师生了解水上交通安全常识,掌握事故防范和求生自救的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3.
2014年4月16日,从仁川开往济州岛的“世越”号(SEWOL,前段时间译为“岁月”号)客轮在韩国南部海域沉没,476名乘客中仅有174人获救。韩国检警联合调查本部指出,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负责驾船的航海员朴某(25岁,女)在几乎全速前进的情况下进行急转弯,最终酿成惨剧。韩国《中央月刊》称,盘点韩国历史上发生的有影响的海难事故,无一例外都跟人为失误或操作不当有关,其中发生于1974年2月的韩国海军拖船倾覆事件,造成159名刚入伍的海军新兵葬身海底。该事故同此次“世越”号事故的原因几乎如出一辙,且当时正值军政时期的韩国政府在救援中表现得相当“消极”,迄今仍是人们诟病的谈资。  相似文献   

4.
安全无价     
人们又一次点燃蜡烛,为一群生命的逝去哀悼。这一次,是在韩国。4月16日发生在韩国的“岁月号”客轮沉没事故,是继3月8日马航MH370客机失联之后,发生在亚洲的又一次重大交通事故。客轮所载476名乘客中,有300多人死亡或失踪,其中有250多名高中学生,如此多的遇难人数,如此年轻的生命凋零,令世界震惊,令闻者叹息。  相似文献   

5.
《中国远洋航务》2014,(5):16-17
4月16日发生的韩国“岁月”号沉船事故,至今已有近200人遇难,仍有100多人火踪,失踪人员中包括4名中国籍公民。目前搜救工作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相似文献   

6.
4月16日发生的韩国“岁月号”客滚船惨剧,造成大量的人命和财产损失,尤其是发生海难的客滚船上搭载有京畿道安山市檀园高中的325名学生和14名教师修学旅行,其中约250人确认遇难或下落不明。事故震惊世界并再次鸣响了水上交通安全的警钟,事故中暴露出水上安全教育的缺失理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预防此类事故在我国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张超 《中国海事》2014,(5):18-19
“岁月号”客轮失事后的应急处置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加大了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事故暴露应急处置缺陷“岁月号”在应急处置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船方未能及时有效疏散旅客,引导乘客到露天救生甲板的集合站和登乘甲板,耽搁了乘客逃生的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8.
《中国海事》2014,(5):8-9
2014年4月16日,韩国籍“岁月号”滚装客船在由仁川港驶往济州岛时,在韩国西南部屏风岛附近海域发生浸水事故而下沉。船上载有47从,其中有325名前往济州岛修学旅行的京畿道安山市檀园高中的学生,  相似文献   

9.
IMO第101届法委会会议代表为“岁月号”遇难者默哀 4月28日,在IMO第101届法委会会议开幕式上,全体代表为韩国4月16日失事客船“岁月号”遇难者默哀一分钟。IMO关水康司秘书长在开幕式上说,他希望韩国能够向IMO报告“岁月号”事故调查结果及事故原因,尤其是要告知IMO是否有必要在国际层面上采取行动、进一步完善IMO目前已经确立的安全标准。此外,秘书长还致信韩国大使向遇难者的家人、朋友和同事表示同情,并呼吁IMO成员国防范类似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作为印度政府的航海顾问,MM Saggi船长是一个对日前韩国海事安全法律遵循IMO公约调查海事事故失败表示强烈关注的人。河北精神号于2007年12月被一艘驳船撞沉,从而导致溢油造成韩国海岸线大面积被油污污染,河北精神号的船长和主要官员在韩国被捕。在IMO大会上代表们谴责对河北精神号两位印度官员的非法拘留,并宣称该举措违背了联合国海洋法,要求韩方立即放人。  相似文献   

11.
张淳 《珠江水运》2014,(13):28-31
美杜莎号海难因悬挂于卢浮宫的油画——《美杜莎之筏》而历经二百年仍然警钟长鸣。事故发生于1816年7月,这艘载有400人左右的法国船只前往圣·路易斯港。然而,法国海军部任用了一位根本不懂得航海的人肖马·雷任远洋船美杜莎号的船长,这艘巨型船在驶往非洲途经布朗海峡时触礁沉没,船上有权势的人都乘小船逃命,遗下150多名乘客和船员。他们为生存造了一只木筏漂泊海上,因为饥饿,甚至出现抛弃亲友,吃死者生肉的场景。  相似文献   

12.
申荣 《航海》2014,(3):46-47
海上事故层出不穷,而本文所举例的"DS"轮发生的碰撞事故算不上是很典型的,但它给予航海驾驶人员的教训还是深刻的,虽然航海技术和设备发展至今已今非昔比,但海上碰撞事故发生的频率仍然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13.
罗斌 《航海》2014,(5):37-37
7月21日下午,连云港-仁川航班"紫玉兰"轮驾驶室内,大肚子船长杨震海成了快乐的"孩子王"。这是2014年上海市青少年航海夏令营的一个特写镜头。 7月20-27日,上海市航海学会组织以业界会员子弟为主的90余名营员前往连云港乘坐"紫玉兰"轮赴韩国,观摩中韩港口设施,体验航海生活,考察韩国的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提升青少年朋友的航海和海洋意识。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2月7日,一艘在香港注册的油轮,在韩国忠清南道泰安郡西北海域与一艘韩国驳船相撞,超过1万吨的原油泄入大海。此事故是全球海事界继“威望”号事故之后的最大海上船舶溢油事故。此次事故,再次警示我们,作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海域并不安宁,随时都面临着像韩国这样的威胁。  相似文献   

15.
《世界海运》2016,(1):27-30
近年来,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几起重大客轮事故,如意大利的豪华邮轮"康科迪亚号",韩国的客货轮"岁月号"以及我国的游船"东方之星"沉船事故。每一起事故均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也给遇难者家属带来无尽的悲痛。如何避免客船事故发生已经成为航运业共同的课题。在研究"康科迪亚号"及"岁月号"事故调查报告后,提出"安全的情景意识"这一概念,认为船员掌握保持安全的情景意识的方法,有助于减少事故的发生,保证航运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刘萧 《中国船检》2014,(6):78-80
近期,韩国现代重工承建的一艘VLGC船舶意外起火,造成了外联企业两名员工死亡、两人受伤的惨剧。无独有偶,几乎同时,国内也有一艘在建的VLGC突发火灾。不止这些,统计显示,近年来,船舶在建过程中发生事故数量有上升趋势,惨痛的教训不断警示业界,造船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控制亟待加强。浴火之痛"我们总在说,修造船厂的燃爆事故高发,但不少人认为这是危言耸听。事实胜于雄辩,我们还是先看几起事故吧。"采访伊始,专家就拿起了手中的照片并为记者讲述了几个真实案例。  相似文献   

17.
旭莲 《航海》2014,(3):8-9
韩国"岁月"号海难震惊全球航运界,这起最初看似发生在浅海,具有较高施救成功率的船体倾覆,最后却演变成一场死亡和失踪超过300人的巨大灾难,不仅突破了韩国历史上海上安全事故的纪录,且从事后施救看,遇难者的极低获救率,竟与100多年前的"泰坦尼克"号沉没相差无几。虽然全球船舶设备技术、通讯系统、海上应急救援能力已在过去的100年间获得了巨大进步,但由人为因素导致数百条生命丧失的带血现实,依然在拷问全球航运从业者。  相似文献   

18.
高杰 《中国海事》2006,(4):39-42
一、事故背景近年来,国际上发生了一系列重大海难事故,几乎每一起海难事故都与客滚船有关。让我们回顾一下近年来的重大事故。2006年2月3日,载有1400多名乘客和船员的埃及“萨拉姆98”号客轮在红海沉没后,仅有400多人获救。2005年2月19日,孟加拉国“马哈拉杰号”渡船在从达卡前往东南部城镇坚德布尔的途中遭遇热带风暴沉没,造成至少154人死亡。2003年7月9日和2004年5月23日,孟加拉国的梅克纳河分别发生三次船难共造成约600人遇难。1994年9月28日,芬兰海域“爱沙尼亚号”客轮在前往瑞典斯德哥尔摩的途中沉没,船上852人遇难,这是欧洲在和平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韩国“世越”号客轮沉船事故的调查研究,分析了船舶潜在隐患,推测了事故发生的几种可能原因,总结了事故发生的教训,对公司、船舶提高管理水平,保障人命安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唐黎标 《航海》2003,(3):25-27
1882年,荷兰“司白脱勃”号货轮起航,满载着货物,缓缓驶向苏格兰。该船船长密朗斯比是一位经验丰富、性格刚毅的人,曾在大海上度过了半个世纪的生涯。几十名船员以荷兰人为主,还有一名意大利水手和若干英国血统的职员。当时,航海业是一项充满风险又有着巨额利润的职业,由于科学技术的落后,在航行中出现事故,船破人亡并非罕见。“司白脱勃”号刚启程时,海面上风平浪静,船员们有的坚守岗位,有的则在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