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小城镇交通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小城镇现状布局与交通问题入手,分析了小城镇过境公路穿城布局的成因及正负效应,对小城镇交通问题特征、交通方式特征作出初步研究,并概括了交通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的不断推进建设,我国在智能交通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成效.为更有效地、深入地推进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从发展模式、机构设置、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和标准化建设五个方面对国内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推进机制情况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我国在该方面的经验,可为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提供经验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分析中环以内越江设施的规模、布局以及现状运行着手,采用交通需求管理、交通系统管理两种方法,提出完善越江设施布局、优化接线路网、合理化交通组织,以及科学化交通诱导四项对策与建议来完善越江设施功能.  相似文献   

4.
交通系统布局以空间布局以及内在的空间组织为基础,空间组织思维始终是交通系统规划布局的核心。中国超大城市、特大城市乃至大城市交通系统的建设重点已逐步转移至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然而,在重视轨道交通自身网络化布局、以轨道交通为骨架的交通系统一体化发展的同时,存在着机械式、偏重形态化的轨道交通网络布局思维,忽视、弱化了轨道交通布局对空间组织效能的提升作用。通过揭示现实存在的轨道交通线网与空间组织脱节的问题,基于交通与空间协同,提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应把握的空间组织思维方法及要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群综合交通系统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现代化城市群是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简要介绍了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发展概况及分布,结合当前城市群综合交通系统现状及存在问题,论述了这一系统的层次及特点。从规划原则、技术路线、规划目标与需求预测四个方面提出了城市群综合交通系统规划方法。最后,从战略层面提出了系统的布局规划要求和建设原则。  相似文献   

6.
欧洲智能交通建设情况及启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新佳 《城市交通》2004,2(2):58-62
智能交通在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空气污染以及减少其他机动车负面影响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作者经过对英、德两国智能交通系统应用情况的考察,介绍了智能交通技术在欧洲的应用与发展情况,论述了智能交通系统的组成以及关键要素,提出了建设智能交通的步骤,并分析了欧洲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对我国智能交通建设的启发.  相似文献   

7.
ITS在奥运交通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国外奥运会应用ITS技术的经验和教训.针对在北京奥运交通系统中应用ITS问题,研究了奥运ITS的基础条件和建设机制,相应的确定了总体体系结构以及需要新建的系统,研究了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紧急事件管理和交通诱导等重点领域的ITS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与地方化的发展趋势下。小城镇起到了连接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桥梁作用。我区很多地方都在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困难和问题。从分析小城镇建设的状况、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发展小城镇建设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论文就小城镇建设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加强小城镇建设提出了投资多元化、与乡镇企业发展相结合、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深化户籍和土地制度改革的对策,小城镇的规模和质量将迈向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廊坊公路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和试运行情况的分析,结合信息技术在自然社会科学中的应用、“智能交通系统”框架研究成果及公路管理特点,提出了普通高等级公路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思路,为类似系统开发建设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1.
高德辉 《交通标准化》2013,(24):142-145
根据城镇密集地区人口规模、空间结构、用地布局、交通出行等方面与中心城区有不同的发展特征,从城镇密集地区轨道交通功能层次、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协调、系统选型等四个方面分析城镇密集地区轨道交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大量城市新城的规划缺乏新城与主城协同的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一体化规划,造成众多的不协调问题,如新城与主城间交通走廊拥堵和“鬼城”等。因 此,本文基于新城、主城的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交互关系,提出面向新城规划的城市土地利用- 交通整体规划模型建模方法。通过为主城与新城分别构建相应的宏观经济预测模块、社会经济活动空间分配模块和空间开发模块,客观地模拟主城与新城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相应土地及空间开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需求时变等特征,同时兼顾新城与主城开发过程中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及土地空间制约条件,针对新城与主城两者之间的交互关系(如客货运输)对交通需求进行一体化预测,实现新城与主城、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整体规划与协同。本文以武汉市长江新城为研究案例,基于相关数据构建面向新城和主城的 PECAS(Production-ExchangeConsumption-Allocation-System)土地利用与交通整体规划模型,分析并评价了其2015-2035年的土地利用形态及交通系统的平衡性,评价结果验证了本文建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鉴于小城镇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从规划层面对小城镇公交发展中面临的共性问题进行探讨就显得尤为必要。文章首先对小城镇客运系统的典型特征进行了分析,据此确定了小城镇公交规划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并重点就公交线路、场站、运营管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形成了相应的规划思路。最后,文章还对小城镇公交规划方案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4.
李兵 《交通标准化》2009,(3):244-247
面对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交通理念应运而生。西北地区小城市更适合发展绿色交通。根据小城市的居民出行特征.从用地规划、交通管理、技术等层面提出一些措施建议,可为绿色交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交通的基本概念和目标讲起,纠正了以往对交通与运输、道路与街道在概念上的误解。论述了交通与城镇发展的关系和交通对地价的影响,提出要注重交通网络规划、建设的超前性和引导性。以上海、北京和波哥大市为例,说明了出行距离和出行时耗的特征,包括出行距离和出行量、出行时耗和出行方式的关系研究。最后,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交通方式的转移,其一是公交与非公交方式的转移;其二是居民收入和出行方式的关系;其三是交通工具的发展,总体上从方式转移原理、相关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6.
道路运输的发展离不开土地的支持和保障,土地利用的形态决定了道路运输的分布。道路运输规划过程中越来越重视与土地利用的相互反馈作用,注意协调道路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在分析研究道路运输与土地利用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道路运输中如何实现土地合理利用的建议,可为道路运输与土地利用关系的协调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道路运输的发展离不开土地的保障支持,为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道路运输与土地的支持保障关系出发,通过大量数据、图表说明了道路运输与土地的支持保障关系,最后,阐明道路运输中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8.
A basic framework for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and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of integrated land use/transportation model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t is shown that separate sensitivity analysis procedures for a land use model with exogenous travel costs and a transportation network with elastic demand can be combined to get a sensitivity analysis procedure for the integrated model. Sensitivity-analysis-based techniques can then be used for the optimal design of land use plans and transportation policies so that certain social surplus functions are optimized. The proposed method is illustrated with a residential location model with a congestible transportation network sub-model.  相似文献   

19.
指出传统交通需求预测方法的不足,分析交通与土地利用的本质以及交通需求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土地利用与交通需求生成的相关关系模型,简化传统方法的预测过程,并以浏阳为例,根据土地利用情况直接进行交通需求预测,较好地映了浏阳的交通需求情况,为把土地利用规划和交通规划相结合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关于交通运输与土地利用的综合模型的连续最优化及敏感性分析的基本框架。考虑外生交通费用的土地利用模型的敏感性分析和考虑弹性需求的交通运输网络的敏感性分析过程本是相互独立的,本文将两者结合为一个综合模型的敏感性分析。将这种敏感性分析方法用于土地利用方案设计和交通运输政策制定的最优化,可以使一定的社会剩余函数最大化。最后,本文以一个包含拥挤交通网络子模型的住宅分布模型为例对所提出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