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银燕  赵建平 《船舶工程》1998,(6):31-33,47
建立了柴油机废气涡轮前的燃气能量和燃油消耗率的综合评价函数,采用多目标优化的方法,对PA6-280柴油机的进排气正时进行了优化计算,分析了配气正时的调控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张志兴  刘炽棠 《船舶工程》1993,(1):46-51,11
建立了增压柴油机过程模拟的数学模型,模拟计算了135增压柴油机的工作过程,并通过变量分离,着重分析了进排气正时调控对增压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的影响,最后以燃油经济性为目标函数,对进排气正时进行了优化计算。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柴油机进排气正时优化调控研究的现状,分析研究了各种类型的进排气正时调控系统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较实用的进排气正时优化调控系统方案-单片机电液伺服自适应控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涡轮增压四冲程柴油机工作过程模拟计算的基础上,用优化方法建立最优配气正时的计算模型。并用SUMT外点法结合复合形法对计算模型进行求解。同时,用编制的FORTRAN计算程序在IBM-PC/XT微机上对6180CZL柴油机进行负荷特性和推进特性各工况下的最优配气正时计算,得到该机最优配气正时与负荷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计算正确。实施最优配气正时控制能够提高6180CZL柴油机的营运经济性,为进一步考虑采用V.V.T.提供了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建立的将涡轮增压柴油机改装为水下工况的试验台架,在工作过程模拟,优化计算的基础上,对柴油机参数进行了优化,验证,完成了涡轮增压柴油机的水下工况改装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W?rtsil?RT-flex型柴油机作为目前智能柴油机的主流机型,采用先进的电喷共轨技术,能够非常精确地控制柴油机燃油喷射时间和燃油喷射量,优化燃油燃烧过程,在实船应用中,降低了船舶柴油机的耗油量,提高了燃油经济性,同时也很大程度上控制了船用柴油机的不良排放。而WECS-9520是主机控制系统的核心,掌握出厂试验时WECS-9520控制系统的功能检查,对柴油机产品检验来说非常必要。本文简要介绍W?rtsil?RT-flex智能型柴油机以及WECS-9520相关的  相似文献   

7.
《船舶工程》2017,39(10)
正10月25日,由中船重工集团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生产的4台CHD622V20STC柴油机发往海外用户,标志着国内首款相继增压高速大功率柴油机研制成功并实现小批量生产。CHD622V20柴油机为高增压柴油机,增压器匹配难以同时满足柴油机全工况运行时的性能优化需要。为拓展柴油机低负荷运行区域,河柴重工重点开展了CHD622V20柴油机相继增压器技术研究,并在短期内实现小批量生产,满足了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8.
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旁通增压系统的动态性能作了研究,着重考察了旁通阀以不同规律启闭时增压系统各主要参数的响应情况,探讨了当柴油机负荷突变时由于旁通阀响应滞后而可能出现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助于揭示该增压系统的动态特性,为柴油机的优化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某V型高速船用柴油机油底壳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油底壳数学优化模型,应用Optisrtuct计算平台,以质量最小为优化目标,对油底壳结构的板材厚度进行尺寸优化,对横隔板进行拓扑优化,确定油底壳板材厚度组合和横隔板构型的设计方案。结果表明:相较于原始传统方案,优化后的油底壳质量下降28.7%的同时,静强度储备提升18.9%,基频提升17.8%,实现了柴油机油底壳轻量化的目标。这验证了柴油机油底壳轻量化设计方法的可行性,能够快速得到较好的设计方案,能为柴油机其他部件轻量化设计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0.
船用中速柴油机NO_x排放性能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专业的发动机仿真软件BOOST和HYDSIM建立柴油机工作过程模型和电控单体泵仿真模型,并根据现有的柴油机试验数据和电控单体泵系统平台试验数据对计算模型进行标定;运用标定好的模型对电控单体泵系统配机的排放性能进行优化分析,最终结合米勒循环和喷油正时调整得出优化结果;考虑到油、气、室三者间的匹配要求,最终的优化把喷射、雾化与燃烧结合起来,并通过三维燃烧分析软件对电控单体泵系统的改进方案进行校核,为实现电控单体泵系统与柴油机良好的匹配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1.
李臣  赵春生  汤明 《船舶工程》2020,42(4):61-66
为消除大型船舶柴油机排气阀工作时接触面上产生的变形、麻点、凹坑、烧蚀和剥落等缺陷,保证排气阀的密封性,必须定期对排气阀的阀盘和阀座进行研磨。根据大型船舶柴油机排气阀的互研原理,设计一种由控制电路和气动系统组成的电-气式排气阀自动互研装置,通过阐述该装置的系统构成和控制原理确定零部件的选择要点,进而对零部件进行程序设计和机械加工,设计出新型排气阀自动互研装置。在采用该装置对自重为15 kg的排气阀进行试验时,发现时间设置间隔为1.5 s时研磨完成时间最短,效果最好,验证了该装置的可靠性和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12.
柴油机水下排气时存在海水由排气管倒灌入柴油机进而导致柴油机严重损坏的风险。通过分析管内气液两相逆向流动特性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指出水下排气管内海水倒流的物理机制,并给出了基于Wallis无因次气相速度的水下排气管海水倒流判断准则。进而以某柴油机排气参数为基础,计算分析了排气管管径、排气口水位深度及排气温度等因素对管内倒流界限气速的影响,所得结果对水下排气柴油机防止海水倒灌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介绍B&W-6 L90 GBE船用柴油机排气门烧蚀的现象和故障排查过程,分析认为,装配的喷油泵柱塞偶件尺寸错误是造成气门烧蚀事故的根本原因,应加强对备件的管理和使用。  相似文献   

14.
柴油机相继增压故障切换过程的瞬态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相继增压柴油机一维非定常流动的仿真程序,针对某船用相继增压柴油机空气阀和燃气阀异常开闭时的切换过程进行了多组模拟计算,并把计算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符合较好。结果表明:空气阀和燃气阀同时打开时将使受控涡轮增压器压气机进入喘振区;燃气阀打开而空气阀延迟6 s以上打开时容易使得基本涡轮增压器压气机进入喘振区;燃气阀打开而空气阀打不开时将导致停机,两阀之间的定时对切换过程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开发一款机车柴油机过程中,利用AVL BOOST软件对柴油机工作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了不同米勒强度和不同喷油正时条件下柴油机的性能参数。根据计算结果,排除了弱米勒的方案。针对强米勒和中米勒,开展了试验研究,通过调整喷油定时、增压压力设定、共轨喷射压力,进行了多方案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强米勒方案虽然可以有效降低Nox排放,但是带来PM排放升高和涡轮前排气温度升高的问题,中米勒虽然降低Nox排放的效果弱于强米勒,但是能获得比较满意的PM排放,且涡轮前排气温度远低于强米勒,综合各方面性能参数的比较结果,在满足排放要求的前提下,中米勒为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6.
吴子江 《船舶工程》2016,38(S1):64-66
为了节省机舱空间以及降低排气温度和噪声,现在很多船舶的柴油机组都采用了冷却水和烟气混合的湿式排气方式,但在实船应用中,如果湿式排气设计不合理就会出现回流和虹吸等各种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并且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措施,从而避免造成柴油机组的损害,对其它排气方式的设计也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测试和验证高压共轨柴油机电控单元的控制策略,设计了一套基于cRIO控制器的ECU硬件在环仿真系统.系统采集高压共轨柴油机的执行机构信号,用DMA方式将数据送至cRIO0控制器,经燃油喷射和排气阀驱动数学模型计算,输出控制模拟曲轴电机转速和保证ECU正常工作的信号.系统还在NI PXI平台设计了ECU监测记录模块.系统的设计可节省高压共轨柴油机ECU测试试验费用和缩短开发优化周期.  相似文献   

18.
氮氧化物(NOX)是船舶柴油机排放废气中危害环境的主要成分。通过研究船舶废气NOX的形成机理,结合当前国际海事组织的最新公约要求,对现有船舶柴油机NOX排放控制技术的效果进行对比,探讨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在多功能水下作业支持船上加以应用的方案,总结出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在设计与实船应用中值得关注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孙素梅 《船海工程》2013,(6):124-126
介绍6200ZLC型柴油机增压系统强化的途径。通过分析增压系统的强化因素,认为提高增压度并且降低进气温度,可充分利用废气能量提高进气压力,提高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的通流能力以及加大进气总管的容积是影响增压效果的主要原因。结合柴油机与增压器配合特性的调整,达到了提高柴油机输出功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黄建华 《中国修船》2012,25(2):20-21,26
针对常见的MAN B&W MC型柴油机排气阀座冷却水腔密封处漏水故障,文章具体分析了漏水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