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高寒地区道路翻浆发育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基于对新疆国道218线和省道313线道路翻浆的长期现场观测和研究,比较客观地构筑了道路翻浆发生的物质环境,即路床中40%左右的粘土含量和25%左右的含水量,道路翻浆可以分为气候翻浆和动力翻浆两大类型,路床中存在粘土透镜是翻浆发育的必备条件,翻浆鼓丘是道路 翻浆的直观体现,翻浆鼓丘呈椭圆形及圆形,椭圆形鼓丘主要出现在平直公路段,圆形鼓丘主要出现在弯曲公路段,路基中道路翻浆通常发生在路面基层以下30-40cm的路床范围内,根据鼓丘龟裂纹可以反演翻浆类型,并判别粘土透镜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道路翻浆对公路的危害和道路翻浆的成因,最后提出了道路翻浆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新疆伊犁境内国道 2 18线道路翻浆的实际情况 ,从路基抗御道路翻浆的实际需要出发 ,拟订了抗浆路段横断面结构方案 ,据此进行室内模型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笔者所提出的抗浆路基可以有效削弱地表水及地下水入渗路基 ,控制道路翻浆主要通过控制路基中水体的入渗及运移来体现  相似文献   

4.
对新疆天山公路(G218线)那拉堤至巩乃斯段的两个翻浆土体原状土样进行了室内毛细吸水试验.提出了毛细系数的概念,并研制仪器测定其具体数值Km.结果显示翻浆土体毛细作用强烈,Km为10^-3cm/s.通过4种工况试验结果比较,在翻浆土体中添加抗浆材料和设置毛细碎石隔水层是阻隔毛细水上升的经济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列车提速和轴重大幅增加,基床出现翻浆冒泥病害的几率加大.为了进一步研究翻浆冒泥发生机理和探究其发生条件,系统研究了60多组翻浆冒泥实例,分析了翻浆冒泥土的颗粒组成、可塑性指标、渗透性及矿物成分等物理力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翻浆冒泥土中,绝大部分黏粒含量大于20%、粉粒含量大于20%,黏粒含量大于30%和粉粒含量大于40%的土所占数量最多;翻浆冒泥土中粉粒的含量一般要高于黏粒含量;翻浆冒泥土(主要包括砂黏土、粉质黏土、黏土和部分低液限粉质黏土)液限大于23%,塑性指数大于6.5;翻浆冒泥土渗透系数小于1.0×10-5 m/s;翻浆冒泥土的渗透系数与细颗粒含量之间存在较好的负指数关系.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了大广高速大庆段公路建设中旧路加宽路基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并提出了翻浆路段加宽处理的方法以及土工格栅在旧路加宽路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公路翻浆是指春融期间公路路面出现潮湿、斑点、松散和龟裂,在行车重力作用下,路面发生垂直变形,出现弹软、车辙、局部隆起,挤出泥浆,使路基路面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影响车辆安全畅通,是季节性冰冻地区公路主要病害之一.本文结合多年实践,对公路翻浆形成过程、产生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对新疆天山公路(G218线)那拉堤至巩乃斯段的两个翻浆土体原状土样进行了室内毛细吸水试验。提出了毛细系数的概念,并研制仪器测定其具体数值K_m。结果显示翻浆土体毛细作用强烈,K_m为10~(-3)cm/s。通过4种工况试验结果比较,在翻浆土体中添加抗浆材料和设置毛细碎石隔水层是阻隔毛细水上升的经济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齐齐哈尔市道路翻浆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齐齐哈尔市道路为例 ,介绍了翻浆发生的过程及引起道路翻浆的诸因素 ,指出了预防翻浆病害的一般原则及工程措施和防治道路翻浆常用的路面路基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0.
昭苏的公路,多少年来每年在4月份路面就开始出现翻浆现象。对于公路养护部门来说,新一年工作的开始也就从治理翻浆开始拉开了一年公路养护的序幕。就多年在昭苏从事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经验,浅谈昭苏公路翻浆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温度差异是高原冻土地区公路路基发生翻浆的一个重要因子。通过建立的冻土路基温度场的控制方程,建立计算物理模型和数值模拟计算模型,首先模拟气候因素变化过程,得到不同时期冻土路基温度场分布,温度场随季节的变化反映了路基冻结锋面的迁移,从而分析了关键点的温度差异。提出了将换填部分冻结土与阻断水分迁移路径的抗浆结构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设想,这对进一步研究路基翻浆的治理技术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温度差异是高原冻土地区公路路基发生翻浆的一个重要因子,笔者建立了冻土路基温度传导物理模型,并应用熵的增量论证了路基温度传热方向;运用能量定理,得到了温度场的二维及三维非稳态热量传递数学微分方程.这对翻浆路基的进一步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叶长发 《交通标准化》2009,(18):107-110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快速发展,城市规划布局不断调整,发展空间逐步扩展,原连接主城区和城郊结合地区的公路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和交通量的需求,必须进行城市化标准改造。本文以G206合肥至肥西段(合安路出城口道路)为例,介绍了出城口公路城市标准改造的一些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4.
应用沪渝高速公路重庆绕城段(G5001)和渝昆高速公路(G85)重庆段上的天气、交通检测设施采集到的信息以及重庆高速公路路网的雾天管理信息,分析了雾对高速公路交通的影响,并对高速公路路网雾区路段的雾灾害严重程度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不同能见度下雾使G85高速公路重庆段运行车速降低7%~61%,流量损失6%~95%,G5001运行车速降低4%~29%,流量损失24%~93%。综合考虑雾的出现频率和严重程度以及路段交通水平,采用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法建立了高速公路雾灾害严重影响程度指数计算模型,提出雾灾害指数的分级标准。对重庆高速公路网146个管理单元的雾灾害指数进行了评价和分级,确定特别关键路段19个,关键路段24个,次关键路段49个。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充分利用全风化千枚岩作为路基填料,设计了红黏土掺和比分别为0、20%、40%、60%和100%,水泥掺量分别为0、3%和5%的组合改良方案,开展了改良土的界限含水率、抗剪强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分析了改良土的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当水泥掺量分别为3%与5%时,复合改良土的液限均低于40%,符合路基设计中液限低于40%的控制要求;改良土的黏聚力随红黏土掺和比与水泥掺量的增大而增大,内摩擦角随红黏土掺和比的增长先增大后减小,随水泥掺量的增大而增大,但两指标在水泥掺量大于3%时增长幅度较小。改良土路基极限承载力计算结果表明:5%水泥改良全风化千枚岩路基极限承载力仅为725.3 kPa,红黏土掺和比为40%改良全风化千枚岩路基极限承载力达到2 198.3 kPa,分别是全风化千枚岩路基承载力的2.34和7.10倍,因此,红黏土改良效果优于水泥;经过比较可得红黏土掺和比为40%,水泥掺量为3%是合理掺和方案,在28 d养护后,路基极限承载力计算值为4 247.7 kPa,液限为32.7%。微观机理分析结果表明:红黏土颗粒小于全风化千枚岩颗粒,当红黏土掺和比大于40%时可以包围千枚岩颗粒的点-点接触,增加了接触点数与接触面积,从而大大提高了改良土路基的极限承载力。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优化方案改良土7 d无侧限抗压强度为487.25 kPa,满足铁路路基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一级公路建设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等级公路总体布局与所占比例的合理性,是整体公路网运输效率最大化的前提条件。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一级公路的整体数量在多数地区明显不足,形成了公路等级结构的断链,在宏观效益方面大大削弱了公路网络的作用。一级公路作为特殊的高等级公路,具有明显的特点,要根据城镇分布、人口密度、地形、现状路网结构等不同的区域条件,合理规划一级公路,使其在路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广西农村公路砂石路面为依托进行低造价改造技术的试验研究,经现场取样和室内、外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现有碎石土路面,添加占总量20%~30%的粘性土作为胶结材料时,能显著改变碎石土的颗粒级配,易于形成路面板块;再添加占胶结材料2%的石灰进行改善,能大幅提高路面结构的强度和水稳性能;若再添加水泥等胶结材料,虽可进一步提高强度,但不利于施工.故对于农村公路天然碎石土路面,建议采用路拌法泥灰固结.  相似文献   

18.
针对煤矸石的颗粒尺寸、界限含水量、天然含水量、击实特性、CBR、压碎值、崩解性、膨胀性、矿物成分、烧失量、有机质含量等特性进行室内试验,可用以判断其是否满足公路路基对路用材料的性能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9.
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的早期病害现象有:裂缝、水损害、松散、泛油、推移等,这些病害基本上也是公路工程质量的通病,结合工程经验分析病害成因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对公路养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