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汽车ESP硬件与驾驶员在回路仿真试验台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汽车驾驶模拟器技术和硬件在回路仿真技术,建立了汽车电子稳定性系统(ESP)硬件与驾驶员在回路仿真试验台。利用该试验台进行了包含ESP执行硬件和驾驶员的“人车环境”闭环仿真,验证了试验台的基本功能。该试验台为汽车ESP的开发提供了一个功能比较完备的快速开发平台。  相似文献   

2.
汽车电子稳定系统(Electronic stabilny program,ESP)是汽车在各种路面和工况下都能获得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和方向性的一种新型主动安全控制技术。利用Matlab/simtllink建立了以横摆角速度为控制变量的模糊控制仿真模型,并结合状态流ststeflow设计了制动车轮选择逻辑。仿真实验表明:采用该ESP控制器可以很好地对最有效的单个车轮制动产生补偿力矩,保持车辆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以八自由度整车模型为研究对象,建立单独的汽车主动悬架模型和电子稳定程序(ESP)系统模型,主动悬架系统采用最优控制,ESP系统采用模糊控制,设计协同控制器,对汽车主动悬架系统和 ESP系统进行安全稳定性协调控制;在阶跃工况下,对协调控制系统模型和单个子系统模型利用 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协同控制的效果优于单独控制,车辆行驶稳定性和主动安全性得到较好控制,提高了车辆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Pacejka的"魔术公式"轮胎模型,建立了包括汽车纵向与横向移动、横摆、侧倾和4个车轮的转动的8自由度动力学模型.设计了由汽车仿真模型和驱动系统、四通道制动系统、制动踏板、转向盘与油门踏板等实物以及控制器(ESP)等部分组成的半实物仿真平台.以侧向加速度与横摆角速度为仿真控制变量对模型进行仿真测试.仿真与实车测试数据相当接近,为ESP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模型.  相似文献   

5.
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魔术公式"轮胎模型和8自由度整车动力学模型。针对ESP系统的非线性时变特性,设计了基于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的联合模糊控制器,提出了附加横摆力矩的转矩主动分配策略,并在易于失稳的湿滑路面上进行了典型工况的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和提出的分配策略可以实现对车辆稳定性的较好控制。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ESP HIL湿式台架和自动化测试管理系统构建及应用。台架由dSPACE测控系统、ESP系统机电液零件、车辆动力学模型和系统仿真模型等构成,实现了ESP系统开闭环测试;自动化测试管理系统基于dSPACE SYNECT开发集成,实现了测试脚本创建、测试过程执行和测试报告输出全流程自动化。以ESP附加功能中的坡起辅助(HSA)功能测试实例介绍了自动化测试的应用,有力支持了ESP系统开发验证,显著提高测试效率和覆盖率,保证测试的精确追溯性,是一套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具有较好的行业推广性。  相似文献   

7.
王伟  肖泽艳 《天津汽车》2010,(12):22-26
为提高车辆的横向稳定性,获得良好的操纵性能,利用ADAMS/car和MATLAB/simulink建立了以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为控制变量的多级PID仿真模型,分别采用了单个车轮制动和单侧车轮制动产生附加横摆力矩的方式.通过蛇形试验验证了ESP控制器的有效性和对比了2种制动方式的控制效果.仿真试验表明:采用该ESP控制器可以很好地保持车辆的稳定性,采用单侧车轮制动产生附加横摆力矩的方式具有更快的控制速度和更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汽车电子稳定系统(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ESP)是汽车主动安全系统,能够很好的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该文针对ESP系统的特性,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魔术公式轮胎模型、七自由度车辆模型和车辆参考模型,选取车辆横摆角速度作为控制变量,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并对某款车型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横摆角速度模糊控制器能够对汽车进行很好的控制,提高了汽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横摆角速度是控制汽车横向稳定性的主要控制变量.基于横摆角速度对汽车ESF,系统进行仿真研究,首先在建立ADAMS/CAR中建立汽车整车模型,然后建立汽车理想二自由度参考模型,设计横摆角速度反馈控制PID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横摆角速度控制的ESP系统控制的汽车明显改善汽车横向稳定性,提高了汽车行驶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多体动力学的虚拟样机技术,进行选定样车的操纵稳定性研究。以某轻型货车为例,采用ADAMS软件建立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以实车道路试验参数为仿真输入,进行操纵稳定性仿真,将仿真结果与实车道路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仿真模型的准确性。依据相关标准规定,对模型各项操纵稳定性仿真、改进设计,可有效提升产品质量、缩短开发周期、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1.
滑模控制在车辆电控稳定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健  王国忠  付学增  管西强 《汽车工程》2004,26(3):295-298,340
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基于滑模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车辆电控稳定系统ESP的控制算法,通过变线道行驶和变摩擦系数路面工况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可有效改善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首先介绍了目前车辆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基于联合仿真平台进行控制仿真研究的新思路;其次详细分析了车辆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的原理。应用直接横摆力矩状态反馈控制策略,基于ADAMS/Car和Matlab/simulink的联合仿真技术.采用阶跃转向和单移线仿真工况有效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正确性,提高车辆在危险工况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为实际设计车辆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系统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车辆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车辆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的控制原理,控制策略,控制逻辑和算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车辆动力学稳定性控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车辆动力学稳定性控制能够改善车辆在高速下或在滑路上转向时的操纵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汽车操纵稳定性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ADAMS/Car软件建立了整车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分析了前悬架系统、后钢板弹簧系统和轮胎仿真模型,并对不同方向盘转角及改变整车质心位置下的汽车操纵稳定性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5.
Bosch VDC系统的控制原理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VDC系统(Vehicle Dynamics Control、车辆动力学控制系统,在美日等国称为VDC,而在欧洲称为ESP,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即电子稳定程序)是Bosch公司1995年推出的用于改善车辆操纵稳定性的一种车辆动力学控制系统。VDC系统包括两个控制回路:控制车辆运动的主控制回路,控制制动和驱动滑移的副控制回路。文中详细介绍了这两个回路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了改善车辆操纵稳定性的实例。最后,指出了VDC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车辆在弯道行驶的操纵稳定性,本文中设计了一款主动倾斜式尾翼的空气动力学套件,在现有车辆的基础上加装主动倾斜式尾翼和前唇,通过空气动力学仿真找出车辆气动特性与尾翼倾角和攻角的关系。基于模糊控制算法设计可调倾角和攻角的控制策略,并通过车辆操纵稳定性仿真对控制策略进行了优化。在实车上加装主动倾斜式尾翼空气动力学套件并根据优化后的控制策略编写代码,基于国家标准进行操纵稳定性实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加装主动倾斜式尾翼空气动力学套件的车辆相对于加装仅攻角可调的空气动力学套件车辆、未加装空气动力学套件的车辆在稳定性上都有一定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ESP的工作性能和控制品质不仅与传感器和ECU的控制逻辑有关,还与其液压系统的动态特性紧密相连。根据动态设计理论,拟定ESP液压系统动态特性评价指标,并以此对影响ESP液压系统动态特性的关键因素进行批处理仿真分析,在设计ESP液压系统时,应将液压元器件特征关键参数进行合理匹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汽车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CarSimEd,建立了某轻型越野汽车的多体动力学模型,采用最具有代表性的试验评价方法-方向盘角阶跃试验,对某轻型越野汽车操纵稳定性能进行动态的模拟、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车型具有不足转向特性,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LO-EKF算法的分布驱动电动汽车状态估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中对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状态估计进行研究。首先利用龙伯格状态观测器实时观测对车辆的状态估计影响较大的路面坡度,接着,提出了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以车辆ESP传感器所获取的数据信息作为观测值,对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动力学状态变量进行估计。最后进行Carsim和MATLAB联合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和龙伯格观测器的车辆状态估计算法能较好的估算出车辆的相关动力学状态值,算法可行,收敛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20.
利用软件Adams和Matlab/Simulink建立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ESC)的动力学模型和控制逻辑,构建ESC联合仿真的动力学控制模型。进行了法规FMVSS126规定的ESC仿真,其结果完全满足法规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