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周国龙 《交通标准化》2011,(16):141-144
在建的玉蒙铁路秀山隧道为I级高风险特长隧道,隧道进口为反坡施工,隧道内涌水量极大。通过长期的施工探索,摸索出了一套适合特长隧道快速施工的反坡排水设备配备。  相似文献   

2.
随着特长公路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陆续展开,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成为特长隧道设计与施工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其中,施工涌水成为隧道施工中最常见的地质灾害,尤其是反坡隧道施工,洞内涌水向工作面汇集,若没有及时抽排,不仅降低围岩稳定性,影响正常的施工生产,在有大量高压涌水的情况下,甚至酿成重大安全事故。以甘肃尖山I号隧道的反坡排水为例,对涌水类型及涌水对施工影响进行简略介绍,采用简易水均衡法对尖山I号隧道的涌水量进行估算,提出反坡排水方案的选择方案及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3.
西秦岭特长隧道店子坪一号斜井长1 816m,井口与井底落差220.87m,涌水量大。施工排水采用机械反坡抽排水,利用多级泵站接力将水抽至井外沉淀池,经沉淀后再排放。介绍了斜井排水施工中设计出水量及排水量计算、设备选型、排水系统布置及过程管理,为同类长大隧道工程高反坡、长距离排水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结合巴中至万源高速公路具体工程,介绍了新店特长隧道反坡施工排水的处理方案。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南疆吐库二线中天山隧道左洞出口反坡段施工中突遇高压涌水,准确判断掌子面涌水量及采取应对措施是施工中应重点考虑的因素,而水量的大小又直接关系到堵水、排水措施.通过超前探孔等措施收集涌水量等基础数据,引用古德曼经验式、水压力法及水文地质比拟法进行隧道最大涌水量估算和预测,为注浆堵水设计,合理规划排水方案提供可靠依据.采用RPD-150C多功能地质钻机进行超前钻孔,PHP-15注浆机进行帷幕注浆,通过提高注浆压力和注浆量,止水效果明显,达到限量排放目标.施工中优化排水方案,增设排水管道和改进排水泵站,快速有效地排出洞内地下水,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6.
隧道防排水设计以"防、排、堵、截相结合"为原则,达到排水通畅、防水可靠、经济合理、不留后患的目的;在保证隧道防排水效果的前提下,加强防水、堵水措施,尽量减小隧址区地下水的流失、避免对水文地质环境造成重大影响。依据某隧道实际水文地质情况,计算该隧道的理论涌水量后,进行了防排水设计,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防排水措施,加强防排水施工过程控制,有效地保证了防排水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7.
基于水均衡方法的隧道涌水量概率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预测隧道的涌水量对保证隧道施工安全、降低隧道工程风险及防排水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降水入渗法,结合蒙特卡洛随机模拟技术,对河北省水峪隧道的涌水量进行概率研究。首先,确定了涌水量计算公式中三个随机变量的分布类型及数字特征;对各参数进行了1000次随机实现,获得了涌水量的分布直方图,取其置信概率为5%对应的值作为预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隧道涌水量服从正态分布,均值、预测值分布为56.215m^3/d和89.340m^3/d。该研究为隧道涌水量预测提供了一种概率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由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主持研究的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秦岭特长隧道岩体裂隙水涌水量计算的双场耦合数值模拟研究,于2000年7月28日通过铁道部科技司组织的技术鉴定。 这一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创新:(1)引入岩体力学理论,首次提出大型隧道工程地下水涌水量计算的特殊双场耦合理论,建立了特长隧道地下水涌水量计算的双场耦合数字模型,进行双场耦合的数值模拟,提高了隧道工程岩体裂隙水涌水量计算地精度。(2)提出了一套在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条件下,隧道裂隙岩体涌水量预测研究的工作程式,填补了该研究领域的空白。(3)应用环境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技术,系统研究了在隧道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下,解决隧道工程水文地质概念建模的问题,对指导秦岭隧道设计施工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学报编缉部  相似文献   

9.
涌水量预测是海底隧道防排水设计和施工措施制定的依据.文中采用半无限空间的水文地质计算模型,结合某海底隧道具体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情况,选择9个典型剖面,分别采用经验解析法和数值模拟法计算隧道涌水量.对两种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价比较,并阐述了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0.
桐梓隧道是贵州省境内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长10497 m。正确地预测隧道涌水量是预防涌突水灾害的前提,依据地表分水岭及水文网,将桐梓隧道区域分为三个水文地质区,再按构造单元、地貌形态类型,以隔水岩层和阻水断层为界,划分为7个亚区。采用降水入渗法、地下径流模数法、古德曼经验式法、铁路经验式法等对桐梓隧道涌水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的桐梓隧道涌水量可作为隧道设计和施工的依据,也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结合TBM法施工煤矿长距离斜井面临埋深达660m、反坡坡度为6°(-10.5%)、地层富水的问题,通过斜井排水管线路设计、排水设备及储水水仓等设计研究,从经济可靠的角度出发,提出TBM斜井分级、分流量梯度反坡排水方案,解决TBM长距离反坡排水施工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2.
结合山西省高速公路特长隧道较多的情况,详细介绍了高速公路特长隧道监控视频系统的设计思路、前端感知设计、网络传输设计及隧道管理站监控中心设计等,并对特长隧道监控视频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了着重分析和研究,为其他类似高速公路特长隧道监控系统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隧道涌水量关系到作用于衬砌结构的水压力和周边生态环境的安全,是隧道防排水设计的重要参考指标.在总结隧道涌水量预测的3种主要方法:理论解析法、经验公式法和数值分析法的基础上,讨论了围岩渗透系数、洞室尺寸、地下水位高度、衬砌渗透性、注浆圈渗透性及厚度、隧道含水层厚度,以及洞室形状等因素对隧道涌水量的影响,比较分析了各种隧道涌水量预测方法的差异,并重点指出了各种理论解析方法的局限性和适用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隧道涌水量随围岩渗透系数的增大线性增大,随地下水位高度的升高存在一个先减小后增大的过程;注浆圈参数存在一个经济合理值;同样的开挖面积条件下圆形隧道的涌水量最小.  相似文献   

14.
结合七坡隧道出口山区地形、地质状况和工程造价,按照"以人为本"和"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新理念,对七坡隧道出口的排水方案进行设计、比选分析,最终选择最佳排水方案。  相似文献   

15.
六郎山隧道为朔州环线西南段高速公路特长隧道,全长5.5 km。为满足运营期间的通风要求,隧道中段设斜井一处,施工期亦可作为施工辅助通道使用,加快施工进度。结合具体工程,介绍了六郎山隧道通风斜井设计原则与思路、布置、净空断面、结构设计、施工方法和防排水设计。  相似文献   

16.
对贵州山区变质岩裂隙发育特征、裂隙水富水规律及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该区内已建成营运的高速公路隧道,采用不同隧道涌水计算方法及合理的参数计算出隧道地下水涌水量,与隧道施工开挖时及施工后隧道涌水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并得出了一些结论,对变质岩区隧道地下水涌水量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系统复杂,其中隧道是常见的组成部分。特长隧道在高速公路结构中,需要设计照明系统,保障隧道内部的明亮度。随着特长隧道数量增多,照明系统方面提出了节能设计的要求,目的是降低隧道照明的能耗,有效控制隧道内的照明方式。节能是隧道照明设计的重点,严格按照特长隧道的实际情况,规划好隧道照明系统,满足隧道照明的基本需求。重点研究特长隧道的照明系统,探讨节能设计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8.
计算隧道排水量及衬砌外水压力的一种简化方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针对山区高水位隧道建立了研究隧道排水量及衬砌外水压力的简化模型,经过理论推导得出隧道排水量以及衬砌、注浆加固圈外水压力的解析公式,并将其应用于圆梁山隧道涌水量预测及排水量与衬砌水压关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隧道排水量的增加,衬砌水压减小,只有在考虑衬砌的排水性能即采取排水措施时才能发挥注浆加固圈对渗透水压的衰减作用,所得结论对于山区高水位隧道设计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隧道施工时的高涌水量是隧道工程建设中的重大灾害之一。就隧道施工中顺利通过此高能水路段的工程措施进行了研究,并就围岩注浆止水与隧道排水与堵水方案优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防止地下水对公路隧道路面的侵蚀破坏,结合湖南邵怀高速公路拱坝隧道的实际情况,设计采用水泥处治碎石排水基层。介绍了隧道水泥处治碎石排水基层施工技术与质量措施,通过现场试验检测证明,水泥处治碎石排水基层满足设计技术要求,符合质量验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