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研究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本文介绍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依托实际工程,在建筑材料试验工程中,通过改变减水剂掺量、粉煤灰掺量和胶凝材料掺量制作试件A、试件B、试件C和试件D,通过试验检测试件干缩性能和抗渗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试件A、试件B、试件C和试件D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试件干缩率随龄期增加而增逐渐加大;试件A干缩率变化最小,试件D干缩率变化最大,不同龄期下试件A、试件B、试件C干缩率较试件D减少34%;试件D30天和90天透水高度比试件A高出20mm和30mm,掺入适量粉煤灰可有效提高混凝土抗渗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得到化学沉淀法的最佳除氟效果,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漂白粉投加量、pH值、静置时间、振荡速度以及振荡时间等因素对除氟效果的影响,再基于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研究表明:漂白粉投加量、pH值、静置时间、振荡速度以及振荡时间对除氟效果影响较大;化学沉淀法除氟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漂白粉投加量110.0 g/L、pH值10.0、静置时间120 min、振荡速度170 r/min、振荡时间90 min,经此工艺条件处理后的废水其氟离子残余浓度仅0.958 1 mg/L,满足中国生活饮用水F-浓度小于1.0 mg/L的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3.
研究皖南地区山核桃壳中棕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提取率为评价指标,运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主要影响因素液料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棕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6 mL·g-1,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温度63℃.此条件下,棕色素提取率为4.2%,与理论预测值4.4%非常接近.因此,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核桃壳棕色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可获得最优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大孔吸附树脂法提取绞股蓝总皂甙的工艺,重点、考查了树脂的最佳吸附条件,发现用40%~60%乙醇提取,提取液pH调至2,并加氯化钠使浓度为4%再上柱吸附,总皂甙的提取率达90%以上,所得总皂甙的质量与原工艺一致。  相似文献   

5.
以MgCl2·6H2O为原料,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作为致沉剂,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法制备了纳米MgO粉体.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MgCl2的起始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煅烧温度和时间对MgO粒径及物化性能的影响,用XRD、SEM、TEM对纳米MgO进行了表征,并考查了离子交换树脂的循环利用.结果表明,制备纳米MgO的最佳工艺条件为:MgCl2浓度为0.2mol/L,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8h,煅烧温度及时间为400℃煅烧6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纳米MgO具有规则的六方片状结构,平均粒径大小为10nm左右;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对MgO的产率和形貌不产生影响.与其他制备纳米MgO的方法相比,该工艺成本低、污染小、产率较高,具有一定的环保效应,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6.
采用共沉淀-浸渍法制备了SO42-/TiO2-SiO22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研究工艺条件对茜素红水溶液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用量为2.0 g/L,溶液pH值为8,水样初始浓度为50 mg/L,光距为12 cm,光照反应时间为3 h的最佳条件下,其对茜素红的脱色率可大于92.02%.  相似文献   

7.
以MgCl2·6H2O为原料,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作为致沉剂,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法制备了纳米MgO粉体.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MgCl2的起始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煅烧温度和时间对MgO粒径及物化性能的影响,用XRD、SEM、TEM对纳米MgO进行了表征,并考查了离子交换树脂的循环利用.结果表明,制备纳米MgO的最佳工艺条件为:MgCl2浓度为0.2mol/L,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8h,煅烧温度及时间为400℃煅烧6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纳米MgO具有规则的六方片状结构,平均粒径大小为10nm左右;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对MgO的产率和形貌不产生影响.与其他制备纳米MgO的方法相比,该工艺成本低、污染小、产率较高,具有一定的环保效应,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通过针入度、布氏旋转粘度、弹性恢复等试验研究了温拌橡胶复合改性沥青性能;然后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2种掺配工艺下橡胶粉在沥青中的分散情况和溶胀进程,以及掺加温拌剂前后橡胶粉分布情况和溶胀程度,并采用红外光谱仪分析了温拌橡胶复合改性沥青的微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温拌剂最佳掺量宜为3%,橡胶粉优选掺量宜为18%和20%2种,先加橡胶粉后加温拌剂的改性沥青制备工艺效果最佳;温拌剂的加入,改善了橡胶粉在基质沥青中的反应条件,使橡胶粉在基质沥青中分布更加均匀,溶胀进程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以FeCl3·6H2O,FeCl2·4H2O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进行了9组正交试验,探索制备Fe3O4纳米颗粒磁性能的影响因素,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透射电镜(TEM)对磁粉进行表征,利用正交表极差分析找出了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即A2B1C3D2,去离子水用量为200 mL(Fe3+为0.1 mol/L);表面活性剂用量为1 mL;氨水30 mL;[Fe3+]/[Fe2+]=1.75时Fe3O4颗粒饱和磁化强度为62.70 emu/g.  相似文献   

10.
溶剂萃取法提取番茄红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标准曲线法研究了番茄中番茄红素溶剂萃取的工艺及条件.以二氯甲烷为溶剂时,时间、料液比及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法得出最佳工艺条件.实验表明在温度38℃,料液比1?3,时间60 min时可达到最佳提取效果.通过附加剂实验,发现附加剂反而降低了提取效果.  相似文献   

11.
对《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 F41-2008)中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试验规程中的最佳含水率OWC的确定方法以及试件成型的养生温度等进行改进,以完善和简化规范要求的试验方法,并通过室内试验对改进后的试验方法进行验证和对比研究。研究表明,使用最佳流体含量OFC作为乳化冷再生混合料外加水的控制指标优于规范要求的最佳含水量OWC指标;提高试验养生温度至110℃,可以获得与规范60℃养生温度相似的结果,并能够缩短试验所需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水稳定性能及高温稳定性能,能满足或高于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2.
CO_2超临界流体萃取丹参中的有效成分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 建立CO2 超临界流体萃取丹参中有效成分的方法 ,并用高效液相 质谱法进行产物分析。方法 以 95 0mL·L-1乙醇为夹带剂 ,在 2 0MPa、4 5℃条件下 ,萃取丹参药材 1h后 ,再在 30MPa、6 5℃条件下 ,以 10 0mL·L-1的乙醇为夹带剂萃取 2h ,并将超临界萃取法与回流提取法、超声提取法进行了比较。结果 超临界萃取法萃取的成分最多 ,萃取效率也高于其他两种方法。结论 超临界萃取法提取丹参中有效成分耗时少、准确、效率高且提取完全。  相似文献   

13.
绿色阻垢剂聚环氧琥珀酸钠的合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马来酸酐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无磷、无氮和可生物降解的绿色阻垢剂聚环氧琥珀酸钠(PESA),得出了最适宜的合成工艺条件和不同聚合温度时最有效的聚合时间.产物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具有优异的阻垢性能.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热压烧结法制备Al2O3颗粒增强Cu-Zn复合材料在不同烧结温度、烧结时间、烧结压力和Al2O3含量对烧结过程的影响,测定了不同烧结规范下该材料的性能,从而优化了该材料的烧结规范。  相似文献   

15.
对砂砾石-粘土混合料按砂砾石和粘土不同级配不同配合比的情况进行了击实试验研究;得到砂砾石含量对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的影响特征,及其不掺土的砂砾石料的击实特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变异链球菌黏结素蛋白和唾液蛋白的相互作用,筛选全唾液中变异链球菌黏结素蛋白的受体成分.方法 变异链球菌国际标准菌株经活化、液体培养,采用冷冻乙醇法提取在液体培养时细菌分泌至培养液中的黏结素,并对黏结素的成分进行电泳分析、含量测定和抗原性检测.选取15名高龋者和15名无龋者,分别于进食后2h采集其无刺激性全唾液,经冷冻干燥后制备电泳样品,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将其分开,用变异链球菌黏结素蛋白和变异链球菌的抗体成分进行Western-blotting免疫印迹检测.结果 在细菌培养液中提取到了变异链球菌表面分泌的黏结素成分.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唾液中变异链球菌的受体成分至少有6种,不只局限于目前认识的富脯蛋白等3种.结论 变异链球菌表面黏结素可与全唾液中的多种蛋白结合,这有可能是变链菌黏附于牙齿表面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浦南高速公路C2合同段为工程背景,按照不弃土、不改良原则,通过室内、室外试验,分析了土的强度、干密度、饱和度、膨胀量与含水量、击实功的关系,据此得到了高液限粘土最佳含水量范围,提出了高液限粘土用于路基填筑的控制标准,即可用含水量及其对应的干密度、压实度和饱和度要求值,为本工程施工提供了依据。本文的研究对促进高液限粘土在路基填筑中的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天然砂砾路用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天然砂砾不同天然级配和设计密实级配进行击实试验,分析了不同级配组成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条件下,对天然级配和密实级配的天然砂砾进行D×H=308 mm×290 mm大试件回弹模量试验,分析了天然砂砾不同级配组成的路用承载力。  相似文献   

19.
选取具有典型流态化货物特征的红土镍矿、高岭土与红砂土进行了临界含水率和流态化试验, 测定了其临界含水率; 利用激励横摇装置开展了不同激励幅值与频率的激励横摇运动试验, 对比了3种不同货物在不同含水率下倾覆力和力矩的时历特性; 设计了倾覆机理试验, 选择临界含水率红土镍矿作为试验样本, 在波浪水槽中造波激励舱段横摇运动, 再现了红土镍矿运输船舶的倾覆过程, 利用高速摄像机记录了自由液面变化情况, 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对自由液面进行分割, 根据自由液面情况分析了红土镍矿运输船舶倾覆过程中舱段的浮心和重心变化。试验结果表明: 红土镍矿、红砂土、高岭土的临界含水率分别为33.6%、22.0%、39.4%;对于具有不同性质的土, 在相同激励条件下, 晃荡力与力矩呈现出不同的性质; 当相位差为90°与270°时, 不对称力矩较相位差为0°与180°时增大4.37倍; 红土镍矿运输船舶倾覆主要原因为流态化货物晃荡导致横摇力矩增大、动稳性降低而发生倾覆, 同时, 晃荡力矩与货物性质、激励周期、黏性、激励幅值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在调研国内振动成型参数的基础上,研究了振动时间对混合料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的影响,通过实体工程验证了提出的碾压工艺。相比普通水泥稳定碎石,证明抗裂水稳具有明显的抗裂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