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LwIP协议在μC/OS-Ⅱ系统上的移植和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三层交换机的实际需要,介绍了μC/OS-Ⅱ操作系统和LwIP的相关知识,论述LwIP在μC/OS-Ⅱ中的实现方法。并在ARM微处理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上完成了LwIP协议的移植,实现嵌入式系统下TCP/IP协议栈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uC/OS-II的工作原理及C8051F040的特性,讨论了将uC/OS-II移植到C8051F040单片机中的过程。泵站监控系统实现A/D转换,串口通讯及CAN通讯等任务。  相似文献   

3.
热泵热水器是节能环保型产品,智能热泵控制器可自动控制热泵机组安全、稳定地运行。本文介绍了热泵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并分析热泵热水机组的控制要求,研制成功由ADμc834单片机与三星S3C44B0组成的双核热泵控制器,详细叙述了ADμc834核采集控制装置的设计方法,介绍了基于μC/OS-II与μC/GUI的ARM7核图形操作终端的软硬件平台。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船舶综合信息平台对全船各子系统或设备网络互联的需求,针对某型船网络结构,基于W7100A网络微处理器+CAN控制器SJA1000,设计船舶网络综合网关,给出具体的软硬件设计方法。移植μC/OS-II嵌入式操作系统,使数据传输具有很高的实时性,实现船舶以太网、CAN和RS485三种网络的互联及数据的共享,该网关全部采用双冗余的网络结构,具备很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船舶综合信息平台对全船各子系统或设备网络互联的需求,针对某型船网络结构,基于W7100A网络微处理器+CAN控制器SJA1000,设计船舶网络综合网关,给出具体的软硬件设计方法。移植μC/OS-II嵌入式操作系统,使数据传输具有很高的实时性,实现船舶以太网、CAN和RS485三种网络的互联及数据的共享,该网关全部采用双冗余的网络结构,具备很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张艺  夏志亭 《江苏船舶》2021,38(4):36-37
利用S3C2410嵌入式控制器和uC/OS-II操作系统开发了易于交互和使用的焊接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硬件设计S3C2410最小系统、人机界面和通用串口等模块,开发了具有焊接轨迹直接示教获取和在线优化控制的软件功能,并将其植入到支持多任务的uC/OS-II操作系统.该系统易于操作,结构简单,可实现大型钢结构件焊接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7.
何剑兰 《中国水运》2007,7(5):128-129
嵌入式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在微控处理器、软件系统、开发工具和互联网的结合等方面,还是在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重大发展。本文提出了一个嵌入式数控系统方,介绍了在S3C44B0X芯片的ARM7平台上移植μC/OS-Ⅱ以及添加TCP/IP协议,实现浏览器与嵌入式系统网络通信的具体方法以及这个系统的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AIS信息终端设计方法。考虑到不同应用场景对于实时性和操作性的不同需求,终端可以分为2个部分:第1部分使用S3C44B0X ARM7主板和嵌入式的实时操作系统u C/OS-II,实现AIS信息处理,时隙查找和信息传递等功能;第2部分使用S3C2440A ARM9配合Windows CE平台,通过UART接收来自AIS模块的信息,实现海上GIS功能。同时,在该终端中还实现了CDMA模块,从而能够与岸基控制中心实现双向、长距离的通信。  相似文献   

9.
以基于ARM Cortex^(TM)-M3内核的STM32F107VCT6微处理器为硬件平台,将μC/OS-II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移植到微处理器之上,搭建了系统软件开发平台,开发出排油监控系统控制器,集数据采集、GPS定位、分析计算、指令执行、数据存储、记录打印等功能于一体。给出了控制单元具体的软硬件实现方法,在.Net开发环境下利用Visual C#编程语言完成计算机监控软件的构建,实现了与控制单元的通信。在油船货油装卸模拟系统的运行结果表明,该排油监控系统可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关于油船排油监控系统的有关要求。  相似文献   

10.
电子海图系统和雷达系统是保障舰船安全航行以及作战能力的关键。为适应新形势下舰船对于电子海图使用的灵活需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ARM11嵌入式系统和Wifi无线网络的舰船电子海图无线服务终端系统,对电子海图以及嵌入式系统进行基本介绍,详细分析了电子海图在μC/OS-II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上的绘制流程,并对嵌入式服务终端实现无线传输方案进行论证。本文提出的电子海图无线服务终端能够极大提高使用电子海图的方便程度,同时系统功耗小,适用性广,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船舶电站嵌入式监控系统软件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船舶电站监控,尤其是内河船舶的电站自动化水平,通过实验法对基于嵌入式ARM的船舶电站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进行研究,讨论将μC/OS-II实时操作系统移植到监控系统的微处理器,以及如何根据船舶电站控制的要求,划分工作任务、编写应用程序流程,从而完成监控软件.其成果已应用于长江汽渡.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基于先进的精简指令集处理器(Advanced RISC Machines,缩写ARM)的嵌入式显示终端的应用开发,运用先进的ARM微处理器核心技术、嵌入式软件技术、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技术、串行通信技术、信息的存储和管理技术等,完成了以S3C44BOX处理器为核心的硬件平台的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μC/OS-II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移植,以及系统软件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研制出能够满足船舶能量管理系统(Power Manage System,缩写PMS)中实际需要的嵌入式显示终端。  相似文献   

13.
针对船舶能量管理系统子站向主站发送大容量通用数据帧对实时性的需求,以及接收主站动态配置帧、命令帧和向主站发送故障录波数据帧对通信可靠性的需求,采用Cortex-M3内核ARM处理器作为硬件平台,移植了LwIP协议栈的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作为软件平台,构建了满足数据帧实时传输和可靠传输的以太网结构。该设计方案在通信测试实验中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满足了船舶能量管理系统中传输不同数据帧对通信实时性和可靠性的不同需求。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用ARM7 UC/OS-II设计的信号采集系统。给出了系统原理框图,实现了将嵌入式操作系统植入该系统中,列出了软件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数据采集,网络化成为其发展趋势,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RM和FPGA相结合的高效以太网远程监测方案,即选用FPGA做前端处理端口,借助ARM进行数据后续处理和网络通信处理。本监控系统采用无操作系统下LwIP的TCP协议建立高效可靠的数据链接,现场测试高压强电流晶闸管ABB出厂的5STP52U5200的导电极温度以及管壳温度,通过网络观察上位机的输出结果,验证了所研究的嵌入式系统与以太网的之间的通信功能,实现了上位机对远程设备的实时监测功能。  相似文献   

16.
叶庆云  童鑫 《中国水运》2006,(3):148-149
介绍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工作原理,论述了如何将μC/OS-Ⅱ移植到三星微处理器S3C44B0X上.  相似文献   

17.
应用Multi-agent技术和理论以及多本船航海模拟器技术,采用Microsoft Visual C++开发平台,构建和开发了船舶自动避碰仿真平台(Vessel Automatic Collision Avoidance Simulation Platform,VACASP),提出了基于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01)协议的I/O完成端口(Input/Output Completion Port,IOCP)和基于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的广播端口相结合的通信网络架构,并在应用层提出了一种基于UDP广播和TCP/IP的仿真专用协议及相应的通信机制.VACASP平台为用户提供了自行设汁和开发自动避碰决策算法的接口,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在Visual C++平台上实现相应的决策算法,然后将其编译为动态链接库,集成到VACASP平台中,就可以借助VACASP平台的功能实现避碰决策算法的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雷达情报传输网中只能单向传输点迹和航迹情报,不能实现情报共享的问题,提出了基于C/S模式的分布式雷达情报传输系统的方案,用来实现多种情报的传输和共享,并对系统协议的选取和网络数据加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Intranet环境下船舶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C/S和B/S混合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方法。船舶上某些子系统以TCP/IP为传输协议,建立基于Intranet的C/S模式结构;而另一些子系统则以TCP/IP、HTTP为传输协议,建立基于Intranet的B/S模式结构。如此构成了Intranet环境下船舶管理信息系统的完整运行模式,并建立了系统网络平台和系统应用平台,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以DSP为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中协议栈的应用,给出基于DSP的嵌入式TCP/IP协议栈的实现方案,设计嵌入式通信协议模型、总体结构和各个协议工作的主要流程,在DSP上对TCP/IP协议栈进行了设计,实现ARP,IP,ICMP,UDP协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