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9 毫秒
1.
选择3种击实功对取自湖南省境内的3种细粒粘性土进行了击实特性和沿击实曲线的饱水与不饱水CBR强度特性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细粒土的最大干密度与最优含水量与击实功的常用对数分别呈线性递增和递减关系;在最优击实含水量的湿侧,土体在不同击实功作用下的击实曲线均趋向合一,且土样的饱和度基本维持在某一定值;击实含水量较高时,重型击实功作用下土样的不饱水CBR强度反而低于采用中间和轻型击实功制备的土样的强度.这说明对于高含水量填土,应确定一个最优的击实功.沿压实曲线,土样的不饱水CBR强度随含水量的增大而单调减小,而饱水CBR强度在最优含水量的湿侧还存在一个峰值,这说明在此峰值点及其附近含水量范围内的土体其强度性质相对较为稳定,实际工程中,应尽量使潮湿粘土的碾压含水量与此峰值强度对应的含水量相一致.基于对细粒土压实特性和CBR强度特性的试验研究,结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相关要求,提出了潮湿粘土的压实控制标准建议.  相似文献   

2.
滹沱河粉细砂为级配不良的粉细砂,通过室内重型击实和振动击实试验得到其击实曲线有别于普通土,两种方法试验结果对比发现其最大干密度与最优含水量有所不同,并对击实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1试验方法 1.1干法(土样重复使用) 用四分法取样,对于小击实筒取3kg,大击实筒取6.5 kg,作整个试验用土.第一组土样击实并测定其含水量(W1)和干密度(Pd1)得到第一个坐标点(W1、Pd1).  相似文献   

4.
交通部在颁布的《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中规定对于中等级公路路基采用轻型击实试验法,高等级公路路基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法。规范规定,轻型击实试验法的平均单位击实功为598kJ/m^3.重型击实试验法的平均单位击实功为2687kJ/m^3。由于两种击实试验法所做出土样的最大干密度不同.~般前者最佳含水量时的土样最大干密度数值要小于后者。  相似文献   

5.
结合益阳至娄底高速公路路基膨胀土处治方案,开展了石灰改良膨胀土填料的最佳含水量的试验研究。首先采用室内基本土工试验,确定石灰改良膨胀土的石灰最佳掺量。然后采用湿法重型击实试验,研究石灰改良膨胀土的击实特性,并确定其最佳含水量。最后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石灰改良膨胀土的最佳含水量,并与击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得到的最佳含水率比击实试验大3%左右。通过试验研究,获得了石灰改良膨胀土的路基施工参数,为益娄高速公路石灰改良膨胀土路基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土工击实试验部分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击实试验是土木工程中不可缺少的试验项目,对击实试验中土样制备、含水量控制、余土高度等影响击实成果的因素做了对比。同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土样采用天然土、风干土、烘干土、制备土进行击实试验,以观察试验结果的区别。对理论含水量与室内温度环境下实测含水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进一步论述了余土高度控制的方法,对实际工作有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7.
通过不断改变砾石土中粉粘粒含量,进行击实试验,找出选择不同击实方法的粉粘粒含量分界点。针对不同最大公称粒径Dmax和不同n值的12种级配砾石土进行振动击实和重型击实试验,来获得其最大干密度与级配指数n的关系,找出n值分界点;对于不良级配砾石,进行了如何确定最大干密度和压实度检测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最佳含水量和最佳乳化沥青用量是乳化沥青混合料设计的重要参数.为了比较不同成型方法对这两种设计参数影响,分别采用重型击实和振实成型确定最佳含水量,振实成型确定的最佳含水量为3.4%,重型击实法确定的最佳含水量3.8%.用这两种方法确定的最佳含水量分别制备马歇尔试件和旋转压实法成型试件,确定出最佳乳化沥青含量都为4.0%,说明重型击实和振实成型方法对马歇尔设计方法、旋转压实确定最佳乳化沥青含量具有相同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公路部门室内常用的确定水泥稳定碎石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的方法是重型击实法,相应测定其技术指标的试件成型方式是静压法。重型击实方法是在室内通过施加;中击荷载对被压材料进行压实,静压法成型试件的方法与静力压路机滚压机理相同。随着重型振动碾压工艺在道路基层施工中的广泛应用.室内重型击实、静压法成型试件试验方法是否能真正模拟现场的施工压实工艺,  相似文献   

10.
碎石土路基由于颗粒粒径及级配组成的差异,导致传统路基质量控制方法不再完全适用。通过试验对比重型击实法和振动击实法,结果表明:振动击实法在碎石土最大干密度确定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并确定振动击实法的最佳振动参数为振动时间120 s、振动频率30 Hz。同时,对碎石土材料进行室内配比,采用振动击实的方法拟合出含石率与最大干密度的回归曲线,作为压实度检测时最大干密度的重要参数。通过大量数据分析,提出在施工材料、机械设备、施工工艺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可采用辅助沉降法作为控制碎石土路基施工质量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内陆地区借助专用装具模拟海上浮动目标进行射击训练,从而有效地提高现役部队官兵和预备役指战员的实战技能。浮动靶标的研发成功地实现了这一预想。  相似文献   

12.
长逢沟隧道为一座左、右线分离的四车道高速公路长隧道,地质情况复杂,围岩软弱破碎,总体较差,Ⅲ级围岩仅占32.86%,Ⅳ、Ⅴ级围岩占67.14%,且穿越3个大断裂带,埋深较浅.根据新奥法施工原理及隧道施工实际情况,在施工过程中严格地、系统地采用监控量测技术指导施工,以现场监控的围岩观察、拱顶下沉、水平收敛、地表下沉等数据...  相似文献   

13.
结合山区地形,按照"以人为本"和"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新理念,对典型路段的路线方案进行优化设计、比选分析,最终选择最佳路线方案。  相似文献   

14.
具体介绍了掺加硫酸钠的几种半刚性基层材料的选择和试件成型的方法,以及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方法和步骤,得出了在最佳含水量下的几种含硫酸盐的半刚性基层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回归方程。从试验结果可以得出掺加硫酸钠能显著增强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且含盐量不宜过大;在硫酸盐渍土中,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石灰含量、粉煤灰含量、初始干密度、冻融循环次数、含盐量等会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大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水泥稳定碎石在我国公路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的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以成型原理、试件最大干密度、试件强度为切入点,充分证明了室内采用振动压实法对提高半刚性基层的路用性能有明显的作用,最后结合试验路工程,总结了水泥稳定碎石振动压实法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现场失稳岩质边坡的调查,简述了边坡存在的隐患,对其进行了失稳机理分析,根据工程特点设定了治理目标及治理方案,并简要阐述了施工工程布置方案,对类似的工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繁高速公路太安岭隧道涌水量预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太安岭隧道为例,利用地下水动力学方法对隧道开挖的涌水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隧道全线属于弱富水段,根据预测结果提出了隧道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室内试验对水泥稳定冷再生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抗冻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同时研究了水泥剂量、旧料掺加比例、温度对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的影响.研究表明,水泥剂量为5%时,冷再生材料的强度和其他路用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产生裂缝的原因及破坏类型,对实体工程裂缝进行调查分析,介绍了在旧路加铺改造中采用的针对轻、中、重裂缝的处治方法与施工工艺,通过实体工程应用对其使用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0.
以某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监控为例,详细介绍了隧道监控量测必测项目,如周边位移及拱顶下沉量测数据处理方法及在工程施工中的实际应用,并提出了相关处置意见,及处置后的效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