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解决延误航班的恢复问题,以最小化航空公司和乘客损失为目标,构建了延误航班的重 排模型。兼顾航空公司和乘客的利益,通过研究航班干线、VIP 乘客和大飞机等因素对航班重排的影响,构建了目标函数,其中考虑了本场航班离港延误成本、外场航班离港延误成本以及外场 航班进港延误成本三个要素;同时,以机场实际运输能力、航班的进出港时间和重排时刻表的出发时间等作为约束,建立了0-1 整数规划模型。采用昆明机场的实际数据对模型进行测试,运用 Lingo 软件对所建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优化的机场航班重排时刻表,并将计算所得延误损失和机场的实际延误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建模型不仅可以满足更多高优先级乘客的出行需求,也能相应地减少航空公司的损失,从而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对航班延误成本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测算方法,通过研究国内航空公司的管理运行模式,作者重新划分了航空公司的延误成本结构,并据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测算航班延误成本分析模型.按照该模型对B737-800与A320-200这两种国内航空公司的主流机型的延误成本进行了比较与计算,其结果可以为相关的管理决策提供有利的参考.该模型可...  相似文献   

3.
基于延误传播的飞机排班一体化鲁棒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航班延误对航班运行计划的影响,在分析航班延误传播特性及其分布的基础上,以总波及延误时间最少和航空公司运营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双目标飞机排班一体化网络流鲁棒优化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国内某航空公司的实际运营数据进行实例分析,利用列生成和分枝定价法求解,结果表明:用本文模型优化后的航班计划使航班延误传播减少了41%;运营总成本比航空公司实际成本减少了11.33%,比没有考虑鲁棒性的飞机排班一体化模型的成本减少了9.93%.   相似文献   

4.
停机位的实时动态调整在机场运行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文中研究了在航班发生延误时,通过合理的停机位调整,降低由于航班延误增加的滑行油耗,达到降低运营成本的目的.考虑了特殊性质航班,建立了以延误油耗最低和各航空公司相同机型所承担延误油耗均衡为目标的停机位实时分配模型,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正确性和算法的有效性,满足机场实际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飞机利用率,航空公司在制定航班计划时会安排同一架飞机每天连续执行多个航班。当连续航班中的前序航班出现延误时,后续航班往往也会受到影响。为了研究航班计划对于航班延误波及传播的影响,构建了延误波及变化这一指标来反映延误波及增加或者减少的变动趋势。通过马尔科夫毯网络建立了航班计划的多个属性和延误波及变化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利用列联表卡方检验揭示了航班计划中影响延误波及变化的主要因素为:相邻两个航段之间的计划过站时间和实际过站时间的差,前一个航段的航线类型,航段顺序。通过分析3个因素对于延误波及变化的影响,为航空公司控制延误波及和优化航班计划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将乘客分为对航班延误敏感和不敏感两类,针对航空公司遭受航班延误损失的问题,构造考虑航班延误损失的利润优化模型,通过比较航空公司在传统销售和可召回机制下的收益差异,得出实行可召回机制可优化航班延误损失,提高航空公司利润。最后用数值模拟验证可召回机制的有效性,并得出一些决策和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7.
针对航空公司机票销售淡季的航班延误损失严重问题,首先,利用霍特林模型从收益管理的角度,分析模糊销售机制在航班延误损失优化中的运用。通过分析模型发现:实行模糊销售机制能够缓解航班延误对航空公司期望收益的影响。最后,利用数值模拟分析了模糊销售机制的有效性,同时发现:实行模糊销售机制并不能完全消除航班延误对期望收益的影响,在销售淡季,航班延误率越大,模糊销售机制缓解航班延误损失的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8.
关于航班延误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航班延误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各航空公司和旅客的一大难题。由于航空运输的特殊性,对天气、航空管制、机场设施与管理等条件要求很高,航班延误问题在航空运输业中就较为常见了。世界上再大规模的航空公司也不能保证自己航班的正点率是100%。对由于快捷、舒适等原因而选择乘坐飞机的旅客来说,延误是他们非常难以接受的事情,尤其是航班延误之后航空公司又未能拿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之时,旅客的反应就会更加强烈。由此就产生了许多纠纷:旅客拒绝登机、抢占航空器、冲击机场安检区、辱骂殴打工作人员等恶性事件,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安全隐患,航空运输业的声誉也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不利于我国航空运输的长远发展。本就此问题的解决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广东交通》2008,(3):29
民航总局今年出台一系列硬性措施,专项治理航班延误。 按民航总局规定,为促进和提升奥运期间的航班正常率,以北京、上海、广州和其他涉奥机场为基地的航空公司必须保持1至2架的备份运力;因航空公司原因造成4小时以上延误而取消的航班,该航班上的旅客可由当地民航主管部门决定交由其他航空公司转运,票款按全价结算;其次,今年7、  相似文献   

10.
�׶�������������ֲ����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航班延误现象愈演愈烈,严重影响旅客、机场和航空公司的利益.受天气、管制、人为因素的影响,难以彻底消除航班延误,但可以探究航班延误的内在原因及其发展规律,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损失.通过对首都机场的追踪统计,分析不同航空公司、不同时段的延误时长、延误率和延误波动;建立一天延误时长分布的核概率密度函数,证明在以往机场仿真时将延误时长分布看作是正态分布并不合理;提出直接利用延误总时长拟合最佳窗宽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度达到航班延误规律分析要求,可以为不正常航班情形下的运行调度和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多机场终端区进离场航班协同排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缓解繁忙终端区日益严重的空域拥堵和航班延误现状,研究了多机场终端区进离场航班协同优化排序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多机场终端空域结构,以及进离场航班运行特征,综合考虑尾流间隔、移交间隔、放行间隔、多跑道不同运行模式下的运行间隔等约束限制,将多机场终端区视为一个系统,引入"外围航班流"概念,以最小化航班延误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多机场终端区进离场航班协同优化排序模型,并采用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对所建模型求解.选取上海终端区为研究对象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提出的优化方法航班总延误比先到先服务策略减少了37.85%,有效地提高了多机场终端区进离场航班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分析动车组司机感知、判断、操作特性的基础上,采用实验心理学测试方法采集司机的各项指标,根据试验测试数据,通过贝叶斯统计学的方法确定合理的高铁动车组司机乘务作业时长,建立乘务作业时长与各项测试指标之间的关系模型。通过算例验证,动车组司机安全可靠度测试等级为良好,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飞行安全风险评估是航空公司安全管理系统(SMS)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对飞行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主要局限于对航空公司飞行系统安全的评价,而对飞行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方面研究较少,且权重的确定多采用单一的客观赋权或主观赋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在风险评估矩阵的基础上,结合最优组合赋权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飞行安全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建立飞行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通过最优组合赋权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利用模糊评判法分别计算指标的风险可能性和严重度综合值,最终得到飞行安全风险评估值。示例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实用性,该评估方法可以为航空公司SMS建设提供决策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由于运行控制人员个体差异导致的航班运行风险,提升航空公司运行 控制能力,通过对航班运行程序的系统分析,结合运行数据,从飞行机组、机场、天气、航 路和航空器等运行角度筛选风险因素,建立航班运行控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基于 事故树的贝叶斯网络分析方法,以历年不安全事件报告为样本,正向推理预测得到不安 全事件发生概率;综合3 种重要度分析结果,辨识关键致险因素.结果表明,机长和副驾驶 技术水平、机组间搭配、与空管人员配合等5 项关键风险因素概率值超过了40%,严重影 响航班运行安全.风险推断结果与实际运行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航空器离场时隙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兼顾效率性和公平性,合理利用时隙资源,进行航空器离场时隙分配,根据机场管制运行部门和航空公司的决策目标,以航班正点率、旅客延误时间、延误成本、基尼系数等目标的不同组合为优化目标,建立了3组多目标优化模型.针对机场管制中航空器放行的应用背景,采用改进的人工鱼群算法求解模型.算例仿真结果表明:以航班延误成本和航班正点率为优化目标时,得到2个Pareto解集,与RBS(ration-by-schedule)分配算法相比,航班延误成本减少了52.9%和48.6%,航班正点率提高了62.5%和75.0%;以航班延误成本和旅客延误时间为优化目标时,得到1个可行解,与RBS分配算法相比,航班延误成本和旅客延误时间分别减少了52.9%和37.5%;以公平性和效率性为目标时,随着公平性的增强,效率性减弱.本文的多目标离场时隙控制方法,弥补了现有方法只考虑效率性的缺陷,为管制员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决策方案.  相似文献   

16.
针对航空器自主运行模式的空中交通运行态势评估问题,本文重构了基于分布式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空中交通复杂性评价方法,并仿真验证了该方法在航空器冲突探测和自主航迹规划中的应用。首先,基于自由航路空域和航空器自主运行模式定义了空中交通复杂性,在通过三维空域栅格模型量化航空器时空位置的基础上,构建复杂度计算模型以反映航空器位置、航向、 航速对空域各栅格的实时复杂性影响;其次,基于实际管制扇区(ZSSSAR01)及高度层,分别模拟自由航路与固定航路运行模式,对比两者空中交通复杂度时空分布差异;并结合自由航路运行模式,在空中交通复杂性与航空器冲突指标(冲突率、冲突比例)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空域复杂度阈值确定方法;最后,初步探究基于空域复杂度阈值进行航空器自主航迹调整的方法,评估其运行效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自由航路运行模式相对固定航路运行模式可显著降低空域最大复杂度值(平均降幅119%);模型计算得到,空中交通复杂度与空域中航空器冲突指标有强相关性 (相关系数大于0.90);基于复杂度和复杂度阈值的航迹调整策略具备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航班不正常性,从运行控制人员的角度,紧密结合实际运行控制环境,分析不正常航班的恢复策略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相应层次结构。鉴于各项指标间的相关性,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与专家调查法,建立不正常航班恢复策略评估模型,实现对运行控制人员恢复策略的有效评估。  相似文献   

18.
基于航班延误历史数据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技术,利用一种新的离差最大化客观赋权法对延误指标进行客观赋权,结合主观层次赋权法,对延误指标进行主客观加权赋权;最后运用多等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航班环中的航班延误进行风险分级,使延误分级更合理。研究结果表明,航空延误的有效分级可以控制延误传播范围,使延误在局域得到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从复杂网络角度对2001—2010年我国航班流网络结构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计算网络结构的统计指标,验证了该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和无标度特性,并构建了最大连通子图尺寸下降率和整体效能下降率指标,对其进行抗毁性分析.根据不同年度对比分析,发现我国航班流网络抗毁性有逐年提高的趋势,但却更依赖于几个关键机场.通过各种攻击方式的对比分析,得出我国航班流网络对随机攻击表现出较强的鲁棒性,而对恶意攻击却非常脆弱.整个网络的可靠性主要由少数重要机场决定,需要重点确保这类机场安全高效运行,并向多枢纽系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