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通过对可能影响道岔晃车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对道岔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治,提高道岔作业质量,确保列车运行速度和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2.
国外资讯     
正俄罗斯铁路道岔现代化改造俄罗斯铁路道岔现代化改造和新型道岔研制生产的主要方向是,用于高速和快速以及重载线路的车站道岔,更好地满足列车运行速度和重量提高的需要。对于新型结构道岔的要求是:所有类型机车车辆走行的中间站线路铺设的道岔和渡线,能够保证列车通过这些车站的正线和与车站衔接的区间线路时不需限速;快速(高速)列车在相邻正线运行变换行车方向时,道岔和  相似文献   

3.
跨座式单轨作为中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它主要通过信号系统控制列车运行并同时保障列车的安全;当信号系统故障时,跨座式单轨系统的工作人员必须通过瞭望、人工准备进路组织行车,此时如果出现人员失误,会造成列车掉下轨道梁等事故,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为提高跨座式单轨的安全性,根据跨座式单轨的特点设计一种道岔辅助防护系统,该系统能在信号系统故障或者失效时控制列车在安全区域停车,保证列车运行安全,从而降低人为操作失误带来的行车风险。  相似文献   

4.
列车定位技术为列车自动运行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它不仅直接关系到运输安全,而且影响到列车运行效率。实现列车定位的方式主要有信标、应答器、感应环线等。本文主要针对有轨电车在道岔区域运行时,道岔控制器通过信标采集列车位置,通过信标进行列车定位,并对联锁运算建立进路保证行车安全的原理进行说明,针对具体现场的信标布置,信标定位系统的故障情况做了基本描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铁路道岔转换系统发生了重大变革,三相五线制道岔作为铁路道岔转换系统的一项新技术,已被逐步推广应用。同时,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和运输任务的日益繁忙,对电务维修部门快速处理信号故障,压缩故障延时,保障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在三相五线制道岔设备运用过程中,曾出现一些危及行车安全的问题。通过现场测试和对电路的分析,发现进行如下改进可以更有效地保证行车安全及提高行车效率。  相似文献   

6.
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简称监控装置,俗称“黑匣子”。是一种将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运用于铁路安全行车领域的电子设备。其主要功能有三:一是速度监控功能,对列车速度实行连续监控,保证列车在任何时间不超过相应的规定运行速度,有效防止“两冒一超”,即冒进进站信号、冒进出站信号、超速行车;二  相似文献   

7.
道岔是铁路线上最关键的设备,直接决定着列车行车速度和安全,18号、30号重型提速道岔的外型尺寸和重量非常庞大,换铺施工的难度相对12号道岔来说更大。为确保封锁时安全正点施工,配套应用自主研发的18号道岔换铺设备进行作业,可以有利地改善老的道岔换铺施工工艺,大大缩短封锁作业时间,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减少劳动力,提高工效,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广深铁路平湖站改工程换铺重型道岔为例,介绍18号道岔换铺设备在站改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道岔尖轨监测系统(SPMS)的主要目的是对铁路正线上道岔的工作状态进行监视和检测,并生成记录,以确保无信号控制区段的列车运行安全。一旦发现道岔尖轨未处于正常位置,监测系统会通过无线网络通知调度系统,使列车调度员对发现的道岔非正常情况进行安全处置。道岔尖轨监测系统为改进客货列车运行安全提供了创新性、低成本的闭环技术,防止了列车碰撞和脱轨,为社会和行业提供了更加安全的运输环境。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道岔是轨道线路的薄弱环节,是影响列车安全平稳通过的关键因素。道岔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其横截面外形随长度方向的变化而变化,使得线路存在较大的横向不平顺和垂向不平顺。本文通过多体动力学软件UM建立地铁A型车-道岔耦合动力学模型,以7号右开道岔为例,建立地铁A型车辆模型和道岔变截面轨道模型,对侧向通过道岔动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并运用我国现行车辆运行安全性评定标准进行分析评估。研究结论:(1)当地铁A型车辆以50 km/h及以下速度侧向通过7号道岔时,所有行车安全性指标均满足相应的安全标准,可以保证列车运行安全,但轮对横向位移较大,车辆有横向晃车的趋势;(2)车辆速度越大,轮轨横向力最大值也越大;(3)该研究成果可用于铁路、地铁车辆段列车过岔安全性评估,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外分式复式交分道岔是一种新型研制开发的道岔,安装简单,故障率低,可以很大程度提高列车通过道岔的速度。为了保证列车的运行安全,外分式复式交分道岔必须有专门的控制系统来保证安全转换,为此结合厂矿企业运输的特点,专门研制了一种特殊的控制电路。主要针对这种特殊的控制电路系统构成、控制方法和电路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1.
基于地面无联锁及区域控制器的新一代CBTC系统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信号系统主要由联锁和区域控制器采用集中管理的方式分配道岔、路径、闭塞资源,实现列车运行控制。研究提出由列车自主管理线路资源的列车运行控制方案,无需地面联锁和区域控制器,将联锁对道岔、路径的集中控制转为列车分散控制,将区域控制器集中计算移动授权的方式变为列车分散自主计算的方式,实现了完全以车载计算为核心的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针对现有系统取消地面设备和取消进路的安全行车等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提出的新系统方案结构简单,设备少,其建设、维护具有明显优势,是未来信号系统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单冬  张伟 《铁道知识》2000,(5):45-45
铁路信号是指挥列车安全、正点运行的重要设备。铁路车站信号控制是铁路信号的组成部分,它指挥列车通过车站、进出车站和在站内调车。在给出允许或禁止列车运行的信号前,必须把有关的道岔自动地扳到正确位置,并予以锁闭,也就是说,在列车真正通过道岔时不允许道岔再转动;如果列车通过的经路上还有其他列车在运行或停留,就必须关闭信号,禁止后续列车通过——这些都是车站作业最基本的安全保证,也就是铁路车站信号控制的内容,这种控制称作联锁。 当前广泛使用的车站联锁系统是电气联锁系统,也称为电气集中系统,它全部用继电器电路构成。电  相似文献   

13.
铁路信号设备是指挥列车运行、保障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的主要设施,而保证信号设备的高质量必须精检细修.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车流密度的增大,检修与使用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在繁忙区段,电务检修作业要点十分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沈阳铁路局确定了在行车密度最大的沈山线上开始试行"天窗"修.经过几个月的实践,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在客、货列车共线运行,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小于或等于160km/h,货物列车设计行车速度小于或等于120km/h的区段,目前尚未装配列车超速防护系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大部分采用机车信号设备与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结合的方式。该方式以地面信号作为行车凭证,司机根据地面信号机的显示指示列车运行,机车信号作为辅助信号。而在实际的运用中,当机车接收不到机车信号信息,或接收到的机车信号信息与地面信号机显示不符时,列车就会停止运行。也就是说,将机车信号作为主体信号来使用,体现了机车信号在保证运输安全方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天津电务段管内狼窝铺站开通使用了2组(14/16^#)60kg/m钢轨38号提速道岔。该道岔允许列车通过直股速度250km/h、弯股160km/h。为进一步保证列车运行安全,使用了“表示冗余”的新技术,即道岔密贴检查器。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铁路列车运行调度指挥的主要方式是:行车调度员通过车站值班员与机车司机通话以及列车追踪系统了解列车行驶的位置和运行速度。在列车运行过程中,行车调度员很难掌握列车运行的准确里程和速度.司机与机务段之间的联络更困难,运行列车与调度指挥中心之间的信息传输效率非常低,难以适应我国铁路运输“快速、重载、高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京津城际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3D)及350 km/h动车组列车的控车模式,从列车调度员直接指挥行车作业和设置临时限速、助理调度员直接指挥调车作业、调度命令作为行车凭证等方面论述调度集中的行车组织方式,阐述250 km/h动车组列车上线运行和350 km/h动车组列车下线运行的技术条件和行车组织方式;总结京津城际铁路在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运输需求,优化控车设备和调度集中设备配置,采用科学合理的行车组织方法,实现不同速度种类高速列车跨线运行、确保行车安全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创新性成果。  相似文献   

18.
道岔转换设备是列车运行的重要基础设备,是实现信号联锁关系、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的关键设备,本文对高速铁路道岔转换设备存在的问题,发生的故障进行分析,并介绍了针对问题症结所采取的全面精调、技术培训、结合部整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铁路发展,人们的直接感受就是列车运行的速度和密度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作为铁路的运输产品的直接体现就是列车的质量——列车安全、正点运行。所以,接发列车作业的安全成为事关全局的突出关键。建立接发列车综合联控系统已是必然。  相似文献   

20.
夏平  郑建中 《铁道通信信号》2004,40(12):40-40,42
提速可动心外锁闭道岔作为第1、2、3期大提速的主要装备,在我国铁路干线大提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确保了干线列车运行速度自120km/h达到160km/h。电务配套的分动外锁闭转换设备有效保证了提速列车的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