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为了掌握车用电涡流缓速器的性能特性,研究了电涡流缓速器性能特性的综合评价方法。在介绍电涡流缓速器结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车用电涡流缓速器性能特性与使用要求,提出了以缓速器的平均制动力矩、抗热衰退性系数、制动效能、单位质量制动效能、价格作为车用电涡流缓速器性能的评价指标,并且运用价值分析的方法对车用缓速器的性能特性进行了加权综合评价。从所举实例看,加权综合评价方法对比较各种电涡流缓速器性能的优劣,有着直观的可比性,得出的结果正确、可信。  相似文献   

2.
车用电涡流缓速器在重型车辆上的使用效果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车用电涡流缓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制动力矩特性,说明了缓速器作为辅助制动系统对车辆制动性能的影响,从当前缓速器技术状况预测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车用电涡流缓速器试验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比较国外相关的辅助制动法规和研究车用电涡流缓速器基本性能要求的基础上,探讨了车用电涡流缓速器的台架试验方法,研制了电涡流缓速器试验台。介绍了所研制试验台的工作原理,提出了试验方法和试验步骤。该试验方法的提出为国内制定电涡流缓速器相关标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车用电涡流缓速器性能要求的基础上,研究车用电涡流缓速器试验方法,进而研制车用电涡流缓速器性能试验台,介绍了车用电涡流缓速器试验台的结构、测试项目和特点。  相似文献   

5.
车用电涡流缓速器转子盘流场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成晔  何仁  衣丰艳 《汽车工程》2005,27(4):452-454
简要介绍了车用电涡流缓速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6191HS型电涡流缓速器转子盘叶片二维有限元模型,确定适当的边界条什件并对流场进行了数值分析,显示了叶片上的压力和叶间速度分布,其数值分析结果有利于叶片结构的改进设计,以达到降低转子盘温升,提高电涡流缓速器制动稳定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缓速器作为车辆的辅助制动系统部件,又称第三制动系统,它通过作用于传动系统而减轻原车制动系统的负荷,使车辆均匀减速,以提高车辆制动系统的可靠性,延长制动系统的使用寿命,并能由此而大幅度降低车辆使用成本。缓速器的维护和保养必须定期进行,是保证缓速器良好运行的关键,是保证缓速器安全和良好运行的必要条件。文章以Telma电涡流缓速器为例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
论文对现有电涡流缓速器的控制系统进行了探讨,并且设计制作了一种新型的电涡流缓速器。对其控制器硬件软件设计和制动效果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探讨。该新型电涡流缓速器运用PWM(脉宽调制)控制方法,实现了结合车速和制动量判断的制动力矩的无极调节、温度电子控制、电压和过载保护等全控制功能。同时采用制动量位置传感器代替传统的压力传感器,使缓速器的特性能独立于主制动系统,不受主制动系统的制约。通过试验台和整车实地试验可以得到本缓速器的最大制动力矩达2500Nm。同时单独作用时的制动减速度可达0.77m/s^2。  相似文献   

8.
缓速器作为车辆的辅助制动系统部件,又称第三制动系统,它通过作用于传动系统而减轻原车制动系统的负荷,使车辆均匀减速,以提高车辆制动系统的可靠性,延长制动系统的使用寿命,并能由此而大幅度降低车辆使用成本。缓速器的维护和保养是一项必须定期进行的工作,是保证缓速器良好运行的关键,包括清洗和定期维护两个方面。本文以下Telma电涡流缓速器为例介绍。  相似文献   

9.
针对重载货车制动负荷严重超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永磁涡流制动原理的车用辅助制动装置—永磁缓速器,其制动力矩可无级调节。为解决永磁缓速器长时间制动产生高温导致的制动力矩衰退、永磁体失磁等问题,采用磁-热双向耦合方法,以涡流盘磁导率和电导率为物理场相互影响因子,建立了缓速器磁-热耦合物理场模型,研究了考虑温度影响的缓速器制动力矩特性,为缓速器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持。试制了不同涡流盘材料和散热结构的多个永磁缓速器样机,并进行了台架拖动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磁-热双向耦合时的制动力矩仿真值和试验值吻合更好。  相似文献   

10.
基于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与永磁发电机功能相结合的思想,提出了一种自励式电涡流缓速器的方案,并设计和制造了制动转矩为500N·m的自励式缓速器样机.最后在台架上进行了自励式缓速器的制动转矩、转筒温度和1 500r/min拖磨试验,揭示了自励式缓速器的某些特性.  相似文献   

11.
车用电涡流缓速器弯道制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导出了装有电涡流缓速器的车辆在弯道制动过程中的运动微分方程,给出了制动时的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公式,并以实车为例对缓速器在弯道上的制动性能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2.
在考虑去磁效应和集肤效应的基础上,建立了电涡流缓速器制动时转子盘中磁场强度与电阻率和磁导率的关系,在分析了温度对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矩的影响之后,得到了转子盘的温升模型,最后推导出电涡流缓速器的制动力矩表达式,并利用MATLAB进行编程计算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许沧粟  于洪波 《汽车工程》2006,28(4):366-369
提出利用联合制动系统将电涡流缓速器应用到铰接车辆上的方法。联合制动系统由拖车上的电涡流缓速器和挂车电控制动系统组成,二者在ECU控制下可以保证拖车与挂车制动力的合理分配以及对拖车及挂车的制动实施时间进行干预。采用该系统还可以减少铰接车辆行驶中某些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正>故障现象一辆2013年产厦门XMQ6771Y金龙客车,累计行驶里程约为9万km,配有电涡流缓速器和防抱死制动系统。据驾驶人反映,该车快速行驶过程中踩制动踏板,车辆减速效果差,仪表盘ABS灯常亮。故障诊断及排除接车后,首先试车,发现故障属实,ABS不工作。该车配备电涡流缓速器,有缓速器手动开关、气压联动开关,制动时,电涡流缓速器参加工作,理应增加制动减速性能。根据缓速器、ABS工作原理得知,只有在泥泞路面时,ABS系统检测到路面打滑,会使缓速器不  相似文献   

15.
车用电涡流缓速器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何建清  何仁  衣丰艳 《汽车工程》2003,121(Z1):110-118
本文在简要介绍了电涡流缓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理论推导出电涡流缓速器的制动功率和制动力矩公式,以此公式计算出的制动功率和制动力矩曲线与试验测定的曲线基本一致.同时提出了电涡流缓速器的设计方法,工程实践表明,此设计方法能有效地指导电涡流缓速器的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电涡流缓速器和再生制动能量回收技术的优点,提出了能量回收式电涡流缓速器制动补偿策略。利用再生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矩为电涡流缓速器在持续制动过程中的制动力矩热衰退予以补偿。以GB12676-2014政策法规为验证标准,车辆在满载情况下在7%的坡道上保持以30km/h的车速匀速行驶5km为仿真目标,对某商用车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该策略使得实际产生的总制动力矩始终能满足驾驶员的制动需求,可以延缓电涡流缓速器温升,保障车辆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7.
何仁  汤沛 《汽车技术》2006,(11):28-31
介绍了车用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研究了车用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矩的计算方法,设计了一种额定制动力矩为1400N.m的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并且在试验台上测试了该缓速器有关性能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该车用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符合设计要求,设计实践为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的优化设计和系列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一、技术背景随着行车安全性要求的提高,液力缓速器作为一种使用更可靠持久的辅助制动装置,将逐步替代电涡流缓速器,应用到旅游客运汽车、工程用车、重型运输汽车等车辆上。液力缓速器的分级制动及坡道定速功能,采用微处理控制器ECU的方式来实现。但是,ECU的线路、部件等因素的故障都会导致缓速器自身或协调功能异常及性能下降,给用户山路行车安全造成威胁。由于ECU系统的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油区非等级道路行驶安全的需要,在油水罐车上加装了电涡流缓速器。分析了油水罐车加装电涡流缓速器的可行性,并进行了电涡流缓速器和车辆的匹配计算,最后对使用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电涡流缓速器制动效果、经济性均较优,是山区重载车辆较为优异的辅助制动装置。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铰接车辆主制动系统的制动力不足和制动稳定性差的问题,将液冷式电涡流缓速器与车桥融合设计,构建了一种电涡流缓速车桥,以避免重载挂车的制动出现"冲撞"和"折叠"现象。对电涡流缓速车桥进行了台架试验,对比分析了空载和满载时安装于牵引车和挂车上的缓速器的制动稳定性。结果表明:车辆在空载,尤其是满载时,安装在挂车上的电涡流缓速车桥比安装在牵引车上的缓速器更能使车辆有良好的制动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