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大量模型试验的基础上。用船体、浆、舵“组合型”数学模型,对某型船在风、浪、流联合作用下的低速回转、低速航线保持能力进行了预报。  相似文献   

2.
吴建林 《船舶工程》2020,42(10):74-77
基于MMG分离式建模思想,考虑作用在船体、螺旋桨、舵、鳍的水动力作用,建立双桨双舵船舶四自由度非线性数学运动模型,对某船模在静水中的回转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将单独舵控制的仿真结果与船模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和分析,并对比了单独舵控制和舵、鳍联合控制下的回转性能,结果表明鳍参与控制回转时能明显缓解回转过程中的横倾。  相似文献   

3.
38000 DWT不锈钢化学品船为肥大型船舶,操纵性衡准的余量较小.为了评估该船增加吃水后的操纵性指标,制定可行的改进预案,分析原设计方案在增加吃水后的操纵性船模试验结果,确定该船增加吃水后满足Z形试验衡准要求的风险较大.以操纵性理论为基础,并考虑改造施工的可行性,通过提高船舶的回正能力和增加舵力两种技术路径,提出几种改善Z形试验结果的解决方案.综合分析各方案对回转性能等其他衡准指标的影响,最终选择最易于改造施工的增加舵叶止流板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船模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达到预期效果,满足Z形试验衡准要求.  相似文献   

4.
结合国际海事组织法规对船舶操纵性的相关要求,采用自由船模试验的方法对某7800 t沥青船的Z字试验操纵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加大舵叶面积、优化舵叶形状和增加附体等技术手段,对该船型的偏航和保向性能进行优化.船模试验结果表明:采用3号舵加附体的方案,可以确保该船的Z字操纵性能相关指标在设计阶段满足法规要求,实船的合规性也经试航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乌江中上游双尾与隧道尾结合的机动驳船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铮  陈思存 《船舶工程》1996,(5):18-20,24
本文通过对隧道尾涡尾及隧道尾与双尾结合尾型等三种船型的船模快速性试验结果分析,得出隧道与双尾结合船型是浅水充机动驳适宜的船型,其单位功率负载率和海军系数较现有优秀隧道尾船型分别提高28.61%和34.31%。  相似文献   

6.
根据乌江现有航道条件、在多方案技术经济论证和大量的机动驳模型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上滩能力强、下水操纵性能好的适合乌江浅水急流航区的新一代水滴形双尾机动驳船型及船舶主尺度;对该船做了深水船舶快速性试验,并分别进行了不同水深吃水比和不同水深的船模浅水阻力试验、螺旋桨敞水试验及船模自航试验,探讨了不同水地浅水充航区机动驳船型快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三体船模的回转试验,测得不同转速和舵角下的回转直径,并得到回转过程中一系列横摇角变化曲线.在此基础上,建立船舶操纵和横摇运动模式系统辨识的数学模型,从系统辨识原理出发,确定目标函数.编写了一套基于Visual Basic 6.0的遗传算法系统辨识程序,该程序可通过限定约束条件对水面三体船模操纵和横摇的试验数据进行辨识.最后对结果进行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MMG分离式水动力模型作为船舶操纵运动数学模型,编写MATLAB程序进行操纵性仿真预报,结合一艘双桨双舵船舶在设计航速下的定常回转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船在不同转舵速度的回转运动轨迹和相应参数,进而得出转舵速度对船舶操纵性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9.
大型船舶浅水操纵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船舶在浅水中操纵水动力和附加质量急剧增大是引起回转能力下降的主因,该文就75 000吨级散货船为实例,预报其在各种水深吃水比H/d下操纵性能.文中介绍了操纵运动方程,船体、桨、舵水动力的计算表达,计算船的要素,计算工况及项目.计算结果表明,随H/d减小,相应工况下的无因次战术直径、纵距及初转期都增大,而超越角有所减小,因此该船舶随H/d减小,其回转能力下降,而纠向和保持航向能力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0.
施浩  许劲松  张华 《船舶工程》2013,35(3):59-62
全回转舵桨船操纵机动性强,但航向稳定性差,在长程航行中尤其需要采用航向自动控制技术。针对双舵桨驱动的"润江1"科考船,将卡尔曼滤波器与模型预测控制器级联建立了适用于舵桨驱动船的航向控制系统,具备滤除高频波浪干扰并有效处置舵桨限制条件的功能。仿真测试和船模控制试验充分验证了上述系统的有效性,适用于舵桨驱动船的航向控制。  相似文献   

11.
基于传统自由自航模,开发了可控船模研究系统(ARMS).该系统可以高效率完成传统自航模操纵性试验,并且有望开展新型操纵性试验.该系统以可编程逻辑化控制器(PLC)作为运动控制系统的核心装置,按照控制器内部编写的控制程序,通过控制舵角以及主机(电机)转速,开展操纵性试验.通过连续回转操纵性实验,验证了该系统的可靠与有效,并为进一步的研究开发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由于国外相似系统,很少采用PLC控制器作为自动化控制的核心部件,因此,该系统在灵便性与技术可靠性上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2.
定常回转直径作为衡量船舶操纵性的一个指标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为提高船舶的回转性能,基于船舶四自由度的操纵性方程,分析船舶回转直径和回转横倾,讨论影响回转性能的舵型因素,并将其作为优化设计变量,利用Isight优化设计平台,采用遗传算法进行舵型参数的优化设计。通过选取某高速船作为优化对象,利用该方法进行舵型优化后,回转直径及回转横倾都减小。表明借助Isight的优化功能可以实现船舶操纵性能的优化。  相似文献   

13.
对侧舵系统推船提高转船力矩原理进行分析,得出侧舵系统是通过改变导流管螺旋桨水流运动方向,使螺旋桨水动力F与桨轴线间存在一个夹角α,形成较大的横向分力P。该横向分力P构成一个远大于舵压力转船力矩的力矩,从而提高推船船船队舵效,改善操纵性。  相似文献   

14.
邱惠民  卢国荣 《航海》2001,(5):38-39
俗话说:大海航行靠舵手。舵手通过舵来指挥船舶前进的方向。把握住舵的转动就把握住了船舶前进的航向。 一般情况下,一艘船只需要在船舶尾端的设计水线以下、船体基线以上设置一个舵就可以了,但双体船、双尾船、浅吃水肥大型的船舶以及高速的军用舰艇等,要增加到二个、三个甚至更多个舵叶。随着船模试验和造船工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一艘装有转柱舵推轮的单船系泊舵效试验及船队回转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采用普通舵相比,转柱舵的侧向力增加一倍,船队回转直径减小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朱军  熊鹰 《武汉造船》1998,(6):23-26
通过连杆襟冀舵的船模回转试验,讨论了与普通舵相比较下定常回转直径、纵距和横距的降低,确认了连杆襟冀舵对回转性能的提高。为连杆襟冀舵的设计提供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7.
驱逐舰操纵性预报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文用船体、螺旋桨、舵“组合型”数学模型,对一艘驱逐舰船模的操纵性进行了预报。船体的水动力导数和船体、螺旋桨、舵相互之间的流体动力干扰是用船模斜拖试验和旋臂试验确定的。预报采用进退、横漂、首摇和横摇四个自由度的方程,考虑了横摇对水平面运动的耦合影响。计算结果与自航船模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符合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8.
基于传统自由自航模,开发了可控船模研究系统(ARMS),该系统可以高效率完成传统自航模操纵性试验,并且有望开展新型操纵性试验.该系统以可编程逻辑化控制器(PLC)作为运动控制系统的核心装置,按照控制器内部编写的控制程序,通过控制舵角以及主机(电机)转速,开展操纵性试验.通过连续回转操纵性实验,验证了该系统的可靠与有效,并为进一步的研究开发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由于国外相似系统,很少采用PLC控制器作为自动化控制的核心部件,因此,该系统在灵便性与技术可靠性上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9.
通过介绍远洋拖轮改装为港作拖轮实例,阐述了增加舵的数目,可以提高船的回转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船舶操纵性能预报的数据库系统进行了研究。描述了包含实船性能、船模水动力数据和船的几何参数的数据库系统。并分析了实船操纵性能数据和模型水动力数据。通过对系列船模试验数据的比较解释了结果。指出了假如只用船的主要特性作为数据库入口,那么使用数据库系统就只有有限的精度。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建议用一典型船概念来改进操纵性能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