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用膜元与集中质量的组合作为上层建筑物的力学模型,而在考虑上层建筑与船舶总体的耦合振动时主船体仍采用梁模型,从而简化了计算力学模型的形成工作。计算程序采用自动计入附连水质量和模态综合法(动态子结构法)相结合的形成,可以方便地判断上层建筑与船体梁振动之间的耦合关系。本方法可供船厂设计人员在详细设计阶段使用。本文着重论述上层建筑与船体梁耦合振动的计算方法及其在电算程序中的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2.
膜梁组合模型的船舶总体与上层建筑耦合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用膜元与集中质量的组合作为上层建筑物的力学模型,而在考虑上层建筑与船体总体的耦合振动时,主船体仍采用梁模型,从而简化了计算力学模型的形成工作。电算程序采用自动计入附连水质量和模态综合法(动态子结构法)相结合的形式,可以方便地判断上层建筑与船体梁振动之间的耦合关系。本方法可供船厂设计人员在详细设计阶段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前许多船型设计长上层建筑,主船体舷侧一直延伸到上层建筑甲板。规范进行船体梁总纵强度评估时,会涉及船体横剖面剖面模数和船体梁弯曲正应力的计算方法。综合考虑上层建筑有效度和剖面折减系数,研究了长上层建筑参与总纵弯曲的船体梁理论,应用了长上层建筑和主船体弯曲正应力的计算方法,验证了该方法对具有多层长上层建筑甲板船型的适用性,可应用于对具有长上层建筑的船舶初步设计校核。  相似文献   

4.
大型船舶推进系统与船体耦合动力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船舶推进系统-船体的动力学耦合理论是适应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和提高大型船舶航行性能的理论基础,需要解决大型船舶的大尺度效应、多参数耦合作用以及不确定航行环境与状态对船舶推进系统影响的理论问题,并探索通过改善推进系统的自适应性和工作可靠性来提升船舶航行性能的方法。文章侧重从大型船舶推进系统的状态不确定性分析与评估、水环境—船体—推进系统动力学耦合作用、以及船舶的实验室试验性能与实海环境的航行性能不一致性等三个方面,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研究进展,指出尚待解决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不对称船体结构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聂武  李鸿 《中国造船》1996,(3):60-70
针对计算常规船舶结构动态特性的方法不适用于计算左右不对称横剖面船体梁动态特性的问题,本文将船体视为薄壁梁并离散成梁段,推导出迁移矩阵法迭代求解不对称船体结构固有及固有振型的公式系统,计算了左右不对称程度不同的梁结构及不对称船 梁的固有频率及振型。指出不对称梁 有振动为弯扭耦合振动,其固有频率与振动型的对应关系与对称梁不同。  相似文献   

6.
船舶耦合振动部件模态综合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适用于研究船舶耦合振动的部件模态综合法,通过用这一方法对16000吨煤矿船总振动的实例计算,剖析了子结构之间的耦合振动及其在总振动中所起的不同作用,从而为船舶尾部、机仓双层底、上层建筑等局部结构振动与船体梁耦合振动的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比较误差为1.2%。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适用于研究船舶耦合振动的部件模态综合法。通过用这一方法对16000吨煤矿船总振动的实例计算,剖析了子结构之间的耦合振动及其在总振动中所起的不同作用,从而为船舶尾部、机仓双层底、上层建筑等局部结构振动与船体梁耦合振动的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比较误差1.2%。  相似文献   

8.
船体弯扭耦合振动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和Benscoter理论,建立了分析船体结构弯扭耦合振动的薄壁梁有限元模型。该模型能考虑翘曲和剪切变形的影响,能精确描述船体薄壁梁的纯弯状态和非均匀扭转,适用于任何形状的船体横剖面。重点讨论了翘曲位移协调问题,提出了新的船体不同剖面形式梁段间的翘曲位移协调方法。本文还讨论了船体薄壁梁计算模型的简化问题。数值算例证实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船体梁的总纵强度是反映船舶结构安全可靠的最基本的强度指标。船体结构极限强度评估对于船舶结构初步设计、使用、维护和维修都非常重要,因此船体梁极限强度研究成为近几十年来船舶工程界的热点研究课题之一。到目前为止有两种典型的加筋板和船体梁的极限强度分析方法,它们是直接计算法和逐步破坏分析法。本文基于加筋板单元的平均应力应变曲线和逐步破坏分拆方法,提出了加筋板和船体梁极限强度的简化分析方法,考虑了初始挠度和残余应力对加筋板单元极限强度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简化方法得到的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或其它逐步破坏分析结果比较符合。  相似文献   

10.
陈庆强  朱胜昌 《船舶力学》2011,15(10):1145-1150
目前许多船型进行上层建筑一体化结构设计,把上层建筑和主船体连成一体,舷侧线型从主船体一直延伸到上层建筑甲板。在按现有规范进行船体梁总强度校核时,会遇到如何计算包含上层建筑的船体梁剖面模数和总强度应力等问题。文章引入了上层建筑面积折减系数和上层建筑有效度系数,建立了它们之间的数值关系,给出了上层建筑一体化船型的上层建筑船体梁横剖面参数和参与总强度有效度的工程计算方法,可应用于该类船型的设计计算和船体梁总强度校核。  相似文献   

11.
船舶上层建筑振动的最优控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讨论了最优控制理论在船舶上层建筑振动控制中的应用。文中将船体和上层建筑简化为相应的船体梁和上层建筑梁模型,并将上层建筑梁的振动响应处理为支承激励下的响应。用模态分析法得到船体梁和上层建筑梁的动力特性(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型),再用模态(振型)叠加法得到受控前上层建筑顶端的稳态动力响应,接着根据最优控制理论,设定目标函数,求解Riccati方程,得到主动控制力,将其作用在上层建筑梁的顶部,用模态(振型)叠加法得到受控后上层建筑梁顶部的稳态动力响应。以一条50000吨的油船为算例进行数值仿真,受控后上层建筑顶部的稳态振动位移减小了30%,可见最优控制在船舶上层建筑的振动控制中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在低频段内船体两侧螺旋桨激励相位差对船体振动的影响,基于动刚度法建立水面船舶桨-轴-船体耦合系统的横向振动3梁耦合模型。将动刚度法的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法进行对比,表明动刚度法具有良好的精度。分析桨-轴-船体耦合系统的垂向固有振动特性。在低频段内该系统主要表现为船体梁的振动,推进轴系对船体梁的固有特性影响较小。对左右双桨分别施加不同相位差的单位垂向简谐力,计算由各轴承位置输入至船体梁的功率流。结果表明,双桨激励相位差的增大会使输入至船体梁的功率流变小。因此,在对桨-轴-船体耦合系统的横向振动控制方面,应重点关注双桨激励相位差较大时的工况。  相似文献   

13.
以极地运输船舶的首部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流固耦合算法的船-水-冰耦合技术对三维船首与冰体碰撞的结构响应问题进行研究,成功解决了船体、冰体与流场、船体与冰体之间的耦合,考虑了碰撞过程中船体与冰体的同步损伤,并结合非线性有限元软件Ls-dyna对比分析了冰体质量、船冰碰撞角度等撞击参数的结构响应问题,分析了不同碰撞工况下船舶撞击冰体后损伤变形、碰撞力等方面的变化特征,对分析船舶与冰体碰撞的结构性能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船舶在波浪中的水平弯曲——扭转耦合响应水弹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以二维反对称水弹性理论分析了大开口船体结构的弯扭耦合响应。分析中船体结构简化为Timoshenko梁,流体的作用以切片理论来考虑。计算结果和模型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这为大开口船舶的弯扭耦合分析提供了有效简便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用膜元与集中质量的组合形式作为上层建筑的力学模型。同时,为了考虑上层建筑与船体总体的耦合振动,总振动的力学模型仍采用梁模型,从而简化了上层建筑的力学模型的形成工作。电算程序采用自动计入附连水质量与模态综合法(动态子结构法)相结合的形式,十分方便地判断了上层建筑与船体梁振动之间的耦合关系。本方法可作为船厂设计人员在详细设计阶段时使用。  相似文献   

16.
船体梁约束扭转极限承载力计算由于问题复杂至今未有理论解,只能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计算,效率很低。论文通过对25块实船板格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引入板的柔度系数,构建了加筋板格的剪切应力与应变关系,提出了船体梁约束扭转的变形和应力假设,构造了船体梁约束扭转的简化逐步迭代计算方法,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实船算例表明,所提出的剪应力与应变关系和约束扭转极限承载能力的计算方法与非线性有限元方法相比,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效率,可应用于船舶与海洋平台结构以及各类薄壁梁约束扭转极限强度的计算。  相似文献   

17.
船舶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是反映船舶结构安全可靠的重要指标,历来受到船舶工程界的广泛关注;而模型试验技术对船体梁极限承载能力研究拥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船体极限强度相似模型设计进行研究,提出了稳定性相似模型补偿的设计方法;接着结合多例经典船体梁缩比模型试验与非线性有限元数值仿真计算结果相结合的对船体梁极限承载能力进行预报的案例,分别从相似准则、弯扭组合极限强度、弯剪极限强度等几个不同的侧重点分别对各个案例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分析;最后列举了本研究组曾开展的其他若干经典极限强度模型试验.为今后船体梁极限承载能力模型试验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船舶上安装的大型主机不仅增加了船体的总振动,还引起大型主机与船体之间产生耦合效应并出现更强烈的振动。因此,确定大型主机各支持点的振动特性非常重要。然而,由于舰船的主机过大,至今尚未制定出对大型主机支持点的振动特性进行测量的方法。在以前的相关研究中曾尝试运用机械阻抗法预测各支持点的力阻抗。试验证实了对大型主机各支持点的阻抗特性进行测量时所使用的试验分析法的实用性。通过试验展示了机械阻抗法分析对主机与船体之间耦合振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隐身桅杆与主船体耦合RCS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身桅杆技术是舰船隐身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影响隐身桅杆RCS的因素很多,其中,隐身桅杆与主船体间的耦合直接影响RCS的考核结果。首次提出了隐身桅杆与主船体耦合RCS相对增加量的概念,并用以表征其与主船体的耦合特性。采用基于矩量法理论分析桅杆与主船体的耦合影响,研究结果可应用于隐身桅杆RCS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0.
大型船舶在世界远洋运输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提高了运输效率,推动了经济发展。提升航行安全性、可靠性的关键是大型船舶推进系统的多模态耦合问题。船舶在海面上航行受到风、浪、流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本文从船体、推进器、洋流三者之间的耦合出发,通过研究耦合原理,根据耦合动力学中的模态叠加法,建立推进系统动力学模型,最后通过实验计算分析风浪对船舶的动态影响,从而揭示三者耦合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