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138篇
综合类   89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6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为研究公交车辆在正常运营中能源消耗的影响因素,通过CAN总线数据与公交IC 卡数据 的融合,从站点间断面以及站点两个层面对北京市液化天然气(LNG) 公交车辆的能源消耗影响 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首先分析了不同道路等级下的能耗消耗,然后利用SPSS 的相关性分析工 具对能耗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公交车辆在公交专用道路段的行驶速度约为非 公交专用道的1.7 倍,能源消耗约为无公交专用道的70%。能源消耗由高到低依次为辅路、匝 道、主干路。同时在站点层面,车辆的能源消耗主要受到停滞时间、车辆的加减速时间、乘客的 上下车人数的影响。期望通过此项研究能够帮助公共交通的运营和规划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以 达到减少能源消耗的同时提高公共交通运行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2.
为得到驾驶人在螺旋型立交匝道路段行车时的驾驶负荷及影响因素,选取4 座山地城市螺旋型立交开展自然驾驶实验,利用车载仪器采集自然驾驶习惯条件下的驾驶人心电信号. 分析心率幅值特征、心率连续差异均方根( RMSSD )整体分布特征,以及其与匝道半径、坡度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影响心理负荷的主要因素是车辆行驶环境和匝道曲率变化. 匝道的分、合流鼻端处,以及行车过程中跟车、超车和会车均会使驾驶人心理负荷增大,驾驶人行驶在上坡路段的紧张感高于下坡路段,匝道半径与RMSSD 存在较强的负相关性. 纵坡坡度与心率变异指标之间呈现两种不同的相关关系:不熟练型驾驶人随着坡度增加,RMSSD 呈线性上升的趋势;一般型和熟练型驾驶人表现为中间高两边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83.
本文论述了BP网络事件探测软件的系统目标和功能特性,通过实例阐述了如何用该软件进行样本训练,事件判断及确定报警的判断次数。  相似文献   
84.
路线优化子系统在车辆导航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以往的路线优化算法的研究往往集中于如何提高算法本身的计算效率,很少顾及到实际的交通网络与作为一般研究对象的典型网络之间的差别,因此很难投入实际的应用中。本文讨论了如何在路线优化算法中顾及城市交通网所具有的典型特征,即单向行驶限制和转向限制。并在北京市二环以内的典型路网中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85.
中国道路交通及智能运输系统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有公路与城市道路约1300000km(公路1200000km),其中高速公路4735km,公路网密度为0.125km/km^2,机动车拥有量为45000000辆,其中汽车拥有量为15000000辆,非机动车500000000辆。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经济有了快速的发展,机动车拥有量一直以15% ̄18%的速度发展,而道路建设速度却只有2% ̄3%,致使汽车交通,特  相似文献   
86.
87.
交通系统作为一个系统,其数据应具有一定的连贯性.由于各种原因,收集到数据具有各种干扰甚至出现数据丢失.难以满足连贯性要求.利用模糊优化技术使得调整后的数据尽可能地接近观察值并满足连贯性,此技术适合于各种形式的路网,也适合于智能交通的相关计算.  相似文献   
88.
基于动态重复博弈的车辆换道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车辆换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应用动态重复博弈原理建立车辆换道模型的方法,对每个阶段车辆的博弈过程以及车辆行为策略进行了描述,并利用速度期望的值作为车辆不同行为决策概率,在此基础上,考虑影响车辆速度期望的各个因素来对车辆速度期望的获得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不同交通流条件下实际调查的车辆换道次数与仿真值进行比较,表明了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9.
通过对驾驶模拟器的种类和典型的结构组成进行回顾分析,并对驾驶模拟器在研究道路交通、驾驶行为、道路环境设计、汽车工程等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优势进行深入的阐述,将对驾驶模拟器的推广应用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
混合交通现象是我国城市交叉口最为显著的交通特点之一. 本文分析了城市信号交叉口的行人自行车绿灯放行特性,提出了绿灯放行两阶段的定义:第一阶段为行人自行车以聚集群的形式通过;第二个阶段为行人自行车以随机单体的形式通过. 分析了第一阶段聚集群在通行过程的内部结构变化;提出了人行横道“虚拟网格”方法,建立了聚集群空间占有率模型,分析了放行过程聚集群空间占有率的变化. 最后通过实例,基于视频分析的方法,通过对信号交叉口行人自行车时空位移曲线图的分析,可以发现绿灯放行的前8秒为第一阶段,之后为第二阶段;由于速度差异,放行过程中自行车会逐渐超越行人到达聚集的前段. 应用聚集群空间占有率模型,发现绿灯放行过程空间占有率先增加后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