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水路运输   129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正>交通运输部制定的《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提出了明确的"十二五"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总体目标。为实现"十二五"水运节能减排总体目标,交通运输部水运局组织科研、设计单位的专家,沿着完善政策法规、制定标准规范、实施准入控制、应用先进技术、推动技术创先、加强监督管理、建立长效机制的整体思路,设计具体项目落  相似文献   
52.
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技术是交通运输部"十二五"期间着力推广应用的节能减排技术,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推广应用工作成效不及预期。本文在介绍交通运输部推广应用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技术系列措施的基础上,调查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技术的推广应用现状,分析其本质并提出促进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技术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53.
港口节能减排与运作和管理要求的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口的节能减排与一些港口运作和管理要求之间可能存在矛盾,本文介绍有关问题及协调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54.
为推进我国航运业发展,控制营运船舶市场准入,介绍交通运输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要求制定的我国营运船舶市场准入燃料消耗限值标准,在介绍标准内容的基础上,提出实施标准的方法设想,并对相关名词和实体职责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55.
彭传圣 《集装箱化》2007,18(10):9-11
“9·11”后,国际海事组织(IMO)修订了《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第XI-2章,出台了《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规则》(ISPS规则),要求各缔约国在2004年7月1日开始执行相关要求,以便加强国际海运安全。但是在美国看来,IMO行动的意义只在于第1次有效地动员了全球海运业界的力量共同关注海运安全而已,  相似文献   
56.
集装箱运输已经成为各经济和贸易大国发展状况的标志。美国是目前全球最发达的经济和贸易大国,是我国长期以来努力追赶的目标之一。美国、我国大陆和香港地区的集装箱吞吐量发展变化如图1所示。如果仅仅考虑我国大陆港口的集装箱运输,美国从2003年起由全球集装箱吞吐量第1大国滑到第2,我国大陆集装箱吞吐量全球第1。  相似文献   
57.
彭传圣 《水运工程》2002,(11):42-45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是专业化集装箱码头的主要船舶装卸设备,在当前集装箱船舶大型化趋势以及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相关技术不断发展,船公司加快船舶周转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下,新采购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性能,将对未来港口的竞争力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分析介绍了Liftech公司着眼未来确定岸边集装箱起重机规格要求方面的经验和建议,文末列出国内近年有关码头采购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58.
提高集装箱装卸速度的新设想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综合有关资料,介绍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外提出一些有别于单纯着眼于提高有关机构以提高集装箱装卸速度的新设想,并分析这些新设想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9.
彭传圣 《水运管理》2007,29(7):10-12,16
根据美国公布的统计数据,分析美国及其贸易伙伴之间海运货量和货值的变化,特别是美国及其亚洲贸易伙伴之间海运货量和货值的变化状况,认为2006年美国对中国大陆的进出口海运货值增长水平在其10大贸易伙伴中是最高的。  相似文献   
60.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全球集装箱运输高速发展,年吞吐量呈不断增大的趋势(见图1),这使得全球集装箱港口码头普遍面临通过能力不足的压力。鉴于港口码头岸线和土地资源有限,而且规划建设新港口码头需要时间,不断提高现有集装箱港口码头通过能力成为解决通过能力不足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亚洲集装箱港口的生产率普遍高于欧美集装箱港口,长期以来新加坡港和香港港一直是全球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2位的大港,因此,两港常常成为国内外大型集装箱港口在设备配置、土地利用、作业效率评价等方面的标杆。例如上海港大型集装箱码头岸边集装箱起重机配置密度看齐香港港:美国研究人员将洛杉矶和长滩港的土地利用效率与新加坡港进行比较、研究,以寻找提高洛杉矶和长滩港通过能力的方法。但是这些比较没有注意到诸如新加坡港和香港港中转箱量比例特别大、香港港有很大一部分集装箱吞吐量不是在集装箱码头上完成等特点,在数据引用和结论上均有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