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6 毫秒
1.
在乙醇-水体系中用淀粉改性AM-DMDAAC阳离子絮凝剂,研究单体质量比、淀粉与单体质量比、引发剂用量和引发剂种类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M∶DMDAAC=5∶1,AM∶淀粉=2∶1,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04%,引发剂为过硫酸钾和硝酸铈铵时能得到絮凝效果良好的絮凝剂.  相似文献   

2.
研究水溶液中丙烯酰胺(AM)与丙烯酸钠(AANa)在新型氧化还原剂体系引发下,共聚合合成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PAM)的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实验确定了聚合反应在引发温度30℃时最佳工艺条件:单体质量分数45%;pH值9.5;氧化剂用量100 mg/L;还原剂用量200 mg/L;丙烯酸钠与丙烯酰胺单体配比1∶3.该条件下制得聚丙烯酰胺分子量为2.2×107;固含量89.0%;水解度25.7%;过滤比1.32.  相似文献   

3.
研究水溶液中丙烯酰胺(AM)与丙烯酸钠(AANa)在新型氧化还原剂体系引发下,共聚合合成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PAM)的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实验确定了聚合反应在引发温度30℃时最佳工艺条件:单体质量分数45%;pH值9.5;氧化剂用量100 mg/L;还原剂用量200 mg/L;丙烯酸钠与丙烯酰胺单体配比1∶3.该条件下制得聚丙烯酰胺分子量为2.2×107;固含量89.0%;水解度25.7%;过滤比1.32.  相似文献   

4.
钛基絮凝剂因优良的除浊脱色性能及安全无毒等优点而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新型水处理剂.为寻求钛基絮凝剂的最佳絮凝条件,提高絮凝效果,以硅酸钠、硫酸铝、硫酸钛为原料制备新型絮凝剂聚硅硫酸钛铝(PTAS).考察了不同原料配比下PTAS的除浊效果,并利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絮凝剂结构进行表征.同时,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及响应面试验对PTAS絮凝除浊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PTAS的最佳原料配比为n(Ti+Al)∶n(Si)=1∶4、n(Ti)∶n(Al)=5∶1;静置时间对PTAS除浊效果的影响最大,然后是快搅时间、慢搅时间和pH,PTAS浓度的影响最小;浊度最佳去除条件为PTAS浓度0.6 mmol/L、pH=6.89、快搅时间4.74 min(180 r/min)、慢搅时间40 min(30 r/min)、静置时间120 min;优化条件下浊度去除率可达98.9%,余浊为0.44 NTU,满足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GB 5749-2006要求.  相似文献   

5.
以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过氧苯甲酰(BPO)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得丙烯酸丁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吸油性树脂。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mBA:mMMA=3:1,交联剂1%,引发剂1%,温度85℃。此条件下制得的树脂吸油倍率21 g.g-1。  相似文献   

6.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技术合成A2BA2型两亲性液晶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与2,2-二氯乙酰氯反应生成结构对称的多官能团大分子引发剂,引发偶氮苯单体6-[4-(4-乙氧基苯基偶氮)酚氧基]己基甲基丙烯酸酯(AZO6Et)的ATRP反应.利用凝胶色谱(GPC)与核磁共振氢谱(1H NMR)表征了产物的分子量与结构组成,利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与偏光显微镜(POM)对聚合物的液晶性进行了表征.该液晶嵌段共聚物在光信息储存、光开关与分子器件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乙醇-水体系中用淀粉改性AM-DMDAAC阳离子絮凝剂,研究单体质量比、淀粉与单体质量比、引发剂用量和引发剂种类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M:DMDAAC=5:1,AM:淀粉=2:1,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04%,引发剂为过硫酸钾和硝酸铈铵时能得到絮凝效果良好的絮凝剂.  相似文献   

8.
三元共聚物AA-MA-EA的合成及阻垢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在水相中合成了以马来酸酐、丙烯酰胺和丙烯酸乙酯为单体的三元共聚物,并研究了共聚物的用量、Ca^2 浓度、碱度以及pH值对阻垢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具有对钙硬的忍耐度高、pH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以(NH4)2S2O8—NaHSO3为引发剂,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淀粉和部分中和的丙烯酸(钾)、丙烯酰胺为原料进行交联接枝.在有氧状态和无氧状态下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高吸水性表面修复剂.在这两种状态下,比较了温度、引发剂用量对表面修复剂吸水率的影响,同时对单体混合物的温度变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聚天冬氨酸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马来酸酐和铵盐为原料,成功合成了聚天冬氨酸(PASP),探讨了合成条件对PASP的产率和分子量的影响,确定最佳合成工艺为:铵盐为铵盐A,酐氨用料比为1∶1.2,聚合温度为180℃,聚合时间1 h.并运用红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等手段对PASP进行了性质表征,进一步研究了PASP的阻垢、分散、缓蚀等应用性能以及生物降解性能,并对PASP的聚合机理、生物降解机理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为了计算各种化合物的热力学参数,应用相似理论,提出了用物质的"相对分子量"作为相似定数,综合了烷烃(CnH2n+2)、烯烃(CnH2n)和苯(CnH2n-6)等化合物的正常沸点Tb(压力为一个标准物理大气压时物质的沸点)与临界温度Tcr之比的实验数据,导出了这3种化合物Tb/Tcr与相对分子量之间的无量纲关系式。利用所导出的公式进行计算,其结果与实验值非常吻合,除极个别的相对误差为1%~2%外,其余绝大多数的实验值与理论计算值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  相似文献   

12.
采用废弃核桃壳对Cr(Ⅵ)浓度为20mg·L-1的模拟水样进行了静态吸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于Cr(Ⅵ)浓度为20mg·L-1的50mL水样,当温度为25℃,采用粒径为1.0-1.6mm新疆核桃壳1.0 g、介质pH值为1.0、吸附时间为180min处理废水时,Cr(Ⅵ)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9.3%.吸附后的水中C...  相似文献   

13.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以FeCl3·6H2O,FeCl2·4H2O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进行了9组正交试验,探索制备Fe3O4纳米颗粒磁性能的影响因素,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透射电镜(TEM)对磁粉进行表征,利用正交表极差分析找出了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即A2B1C3D2,去离子水用量为200 mL(Fe3+为0.1 mol/L);表面活性剂用量为1 mL;氨水30 mL;[Fe3+]/[Fe2+]=1.75时Fe3O4颗粒饱和磁化强度为62.70 emu/g.  相似文献   

14.
针对西北黄土塬地区集雨窖水所具有的含浊低温微污染的水质特征,采用PAFC及其复配PDMDAAC进行强化混凝实验,实验考察了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PAFC的最佳投量为60mg/L,混合搅拌强度200r/min,搅拌0.5min,絮凝搅拌强度50r/min,絮凝10min,静沉15min的条件下,浊度、ρ(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94.8%、58.7%和33.1%;混凝剂PAFC与助凝剂PDMDAAC的复配可强化混凝的效果,当PDMDAAC的最佳投量为0.2mg/L时,ρ(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可提高6.7%和7.2%.  相似文献   

15.
以尿素为改性剂,在140%下利用水热处理方法对种分法获得的氢氧化铝粉体进行微观形貌改性处理.改性结果表明:当(NH2)2CO/A1(OH),摩尔比为6:1时,由于离子的侵蚀作用使块状的氢氧化铝转变为薄片状,同时相结构由三水铝石相转变为薄水铝石相;当二者摩尔比为8:1时,产物微观形貌转变为薄板条组装成的球形结构,此时相结构为碱式碳酸铝铵.  相似文献   

16.
采用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铁(PAFC)两种混凝剂对模拟城市雨水进行混凝试验研究,考察了混凝剂种类、投加量及原水pH等因素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搅拌强度200r/min快速搅拌1min,150r/min中速搅拌5min,50r/min慢速搅拌15min的条件下,PAC和PAFC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40mg·L-1、60mg·L-1,两种混凝剂的混凝效果相当,无明显差别.考虑成本核算,选用PAC作为混凝药剂.在原水pH值为6.5~7.5的范围内PAC的混凝性能较好.在其投加量为40mg·L-1,原水pH为7.0的条件下,除浊率可达98%,除氨氮率为18%,CODcr的去除率达到47%.  相似文献   

17.
试验利用超滤膜法分析了黄河中下游原水总有机物(total organic carbon,TOC)中的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的分子量分布,以及原水经常规工艺处理后各工艺段出水DOC的MW分布。并以此分析该水厂对有机物的去除特性。结果表明:原水中DOC以小分子量有机物为主(〈0.5 k Dalton的有机物占约占60%);从DOC和UV254来看,常规工艺对有机物的整体去除率不高,分别为20%和38%,其中有机物去除主要以混凝沉淀为主;水厂常规工艺对分子量〈1 k Dalton有机物不能有效去除,甚至有所增加;比紫外吸收值表明,该水厂常规工艺不能有效降低消毒副产物生成风险,有必要增加深度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对氯丁橡胶(CR)进行接枝改性,并分别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和一种新的工业过程操作优化方法——可视化优化方法对合成工艺条件进行分析处理、预测和优化;并对胶膜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拉伸剪切强度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MMA浓度、BPO浓度、溶剂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剪切强度随着接枝率的增大而增强;最佳工艺条件为,CR100份、MMA60份、混合溶剂700份、BPO1.0份、温度82.5℃、反应时间4h,制得的CR-MMA胶接枝率达39.57%、对UHMWPE和45#钢的粘接强度为0.823 4 MPa;MMA接枝改性破坏CR分子结构排列的规整性,改善了CR胶的耐热性,使CR-MMA胶黏剂的耐热温度可达200℃以上.  相似文献   

19.
从锂皂石原矿中提纯出精矿,经不同浓度的稀盐酸处理得到层电荷数逐渐降低的锂皂石样品,然后对其进行钠化,再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反应从而制得有机锂皂石.有机锂皂石在硝基苯中的黏度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当盐酸浓度为0.2 moL· L-1时,锂皂石的层状结构几乎保持不变,此时层电荷数降低到了黏度最大的临界点.有机化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