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顾雄  朱锦章 《船舶》1997,(5):10-15,62
我国高性能船的研制已有30多年的历史,30多年来,我国相继开发了水冀艇、全垫升气垫船、侧壁式气垫船、高速双体船、穿浪双体船、小水线面船、地效冀船和高速单体船等。文章着重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院几型全垫升气垫船、双体气垫船、地效冀船和气垫平台的研究及船型开发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高速双体船的阻力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16条对称片作圆舭型高速双体船的阻力试验资料,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高速双体船剩余阻力系数C_r随傅汝德数Fn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剩余阻力系数曲线(C_r~Fn曲线)的表达方法。用本文提出的方法计算圆船型高速双体船的剩余阻力系数,在95%的概率下,误差小于5%,较目前使用的其它方法计算简便、精确度高、适用的速度范围广,可供高速双体船设计时估算阻力使用。  相似文献   

3.
此文阐述了高速双体船的优缺点及近年来对双体船的改进,双体船技术在其它船型上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船艇》1991,(7)
澳大利亚旅游业促进了游艇和快航业务船舶的发展,其中高速艇,如铝制双体船、气垫船、破浪双体船等艇型的设计、建造技术和工艺,由依靠英、美国家逐步走向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5.
穿浪型高速双体船技术特点及其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伦楷  罗建明 《船舶》2000,(3):15-18
本文主要介绍穿浪型高型高速双体船的特点,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制及其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6.
《江南集团技术》2003,(6):59-59
旅客和车辆高速运输的快速渡船的现有发展水平给出了几个船舶的概念与设计,例如有圆形船体剖面的单体船,有深V型船体剖面的单体船、双体船、穿浪船、表面效应船、气垫船以及小水线面双体船,在这些船型中,  相似文献   

7.
对提高小排水量船的速度和适航性可能途径的不断研究,导致了新船型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双体船型的广泛应用可望获得各种新颖的船舶特性。模型试验展示了各种形式的高速双体船能改善推进和适航性,同时也描述了主要设计趋势。  相似文献   

8.
水翼增升穿浪双体船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涛 《船艇》1998,(12):18-23
本文介绍了作者在对穿浪型双体船型线参数的船模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在两个片体间引入一个和二个增升水翼,对一些主要的船模参数进行了系列优化试验,由此获得的水翼增升穿浪双体船显示了其优越的水动力性能。该船型可应用于遮蔽和沿海海域或作为海峡高速渡轮。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16条对称片体圆舭型高速双体船的阻力试验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高速双体船剩余阻力系数Cr随傅汝德数Fn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剩余阻力系数曲线的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后期,一种由高速双体船和小水线面船概念复合的新型高性能船舶--高速穿浪船得到非常迅速的发展。它保留了调整双体船高速、低耗、甲板面积宽敞之优点,融合了小水线面船高耐波能力之优点,去除了小水线面船复杂的操纵控制系统及动力传递要求,使技术结构相对较为简单,建造使用成本随之下降。调整穿浪船出现后短短几年内获得迅速发展,产品已进入欧亚二洲,跻身于现代高性能船行列中成为重要成员之一。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一艘具有非对称片体线型的高速双体船的模型试验和波型分析,探讨了单独片体和双体船两种布置形式的兴波特性及其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高性能船舶的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恽良 《船舶》1995,(1):14-29
本文根据国内外已发表的资料对各种高性能船舶和全垫气体船、侧壁气垫船、高速双体船,水翼艇,小水线面双体船,穿浪艇等船型,在静水快速性,甲板面积和舱容,造价,耐波性(包括波浪中失速,垂体加速速度等),大型化发展等方面作了简要的比较,从而简略地说明各种高性能船舶的使用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小水线面双体船的船型特点,并对小水线面双体船船体的结构型式、结构载荷和结构强度作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小水线面双体船舶体结构和强度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群  尹真 《造船技术》1997,(5):22-24
本文介绍了小水线面双体船的船型特点,并对小水线面双体船舶体的结构型式、结构载荷和结构强度作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穿浪双体船型线绘制及三向光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穿浪双体船型线的特点,介绍了AutoCAD ActiveX技术及其内部对象的使用,详细阐述了在AutoCAD2004环境下,利用ActiveX技术进行穿浪双体船型线的自动绘制以及型线三向光顺的关键技术和过程.  相似文献   

16.
穿浪船型对高速双体船耐波性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涛  明通 《船舶》1997,(4):4-6
为改进高速双体船的耐波性能,采用带穿浪尖首的深V型细长片体代替一般高速双体船圆舭或前圆后尖的混合船片体,以及在主船体首部增加深体型一击首中体,船模水池试验结果证明,带乎中体的高速双体船与原艇比较,纵摇控可降低15-25%,首部加速度降低15-20%。带有穿浪尖首片体上中体的高速双体船与原艇比较,纵摇降低50-60%,横摇控降低25-30%,首部加速率降低30-40%。  相似文献   

17.
周熊 《水上消防》1997,(4):11-17
介绍美国双体船公司开发的Andromeda、Cyclocat、Dynacat型3种高速双体船船型以及在美国东海岸和五大湖区使用的新型高速渡船:Marinette Marine公司为阿诺尔德·图兰西德航运公司建造航速为35kn的燃气轮机双体船“海峡快航”号;美国横渡海峡航运公司引进的高速穿浪双体“Sea Jet I”号;美国海上应用物理公司为美海军建造的“探索”号水翼小水面船;美国Aqua Bay  相似文献   

18.
开夏 《水上消防》1997,(6):5-10
介绍澳大利亚国际双体船公司近年来的发展概况及其设计、建造的高速渡船。该公司近期开发的高速渡船有:81m和84m穿浪双体客/车渡船、91m穿浪双体货船以及K系列双体船包括K55、K50、K40的3种双体客/车渡船。  相似文献   

19.
三体船阻力模型试验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介绍了高速排水型三体船模型静水阻力试验。在Froude数0.3-0.8范围内进行了系列试验,研究侧体位置对阻力的影响,详细分析了三体船各船体之间的兴波干扰、剩余阻力曲线特征和阻力成分。通过阻力换算,对三体船、双体船和单体船的有效功率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出三体船在阻力性能方面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20.
任俊生  杨盐生 《中国航海》2004,(2):29-32,77
研究基于状态反馈H∞算法的高速水翼双体船在波浪中运动的姿态控制器的设计。首先对水翼双体船运动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在平衡点线性化,建立水翼双体船的线性模型;然后应用状态反馈H∞算法设计水翼双体船的姿态控制器;最后利用Matlab的Simulnk工具箱,以高速水翼双体船HC200B-A1为例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设计能够有效地减少波浪引起的不利船体摇荡,使得船体在波浪中保持在预定的姿态。在同样参数条件下,对状态反馈H∞控制器与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设计的控制效果进行比较,显示前者的控制效果要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