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者通过对比英汉思维与文化差异,从词语选择、句式表达和篇章结构方面分析了汉语思维模式对英文写作产生的影响,并阐述了如何克服母语的负迁移,以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和运用中往往受到汉语思雏的影响.本文从中西方思维模式上的差异入手,分析了英语和汉语在书面表达上的差异,旨在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能克服汉语思维的干扰,主动地运用英美民族的思维方式,写出地道的英语文章.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思维对语言的影响入手,探讨英汉两个民族不同的思维特征与差异,并分析了这种差异在语言表达中的形式,指出英汉民族的思维差异对我们在语言学习及英汉互译时的影响,从而更准确地理解原文并进行自然、流畅的互译。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思维的载体,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中西方语言应用中形态的差异性。本文对汉语和英语思维特征进行了描述和比较,目的是为了让语言学习者更好地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并能依照不同民族的思维特点,组织合适的语言。  相似文献   

5.
语言、思维方式与翻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长期以来,译者对源语的词汇、句式结构等关注较多,而对隐藏在其后的具有决定性的思维模式重视不够。本文通过揭示中西文化和思维模式的本质区别,简述思维差异在语言文字、句式结构和谋篇布局上的反映,强调翻译过程中思维角度的转换,并探讨了英汉翻译中语言逻辑概念的解读、重构和再现问题。  相似文献   

6.
论汉语的八大句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和理论背景的制约,汉语语法学界一直将现代汉语的句类模式定格在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的四分系统之中,句类划分理论上裹足不前、无法突破;操作上削足适履、无视事实。本文拟借鉴言语行为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整理分析大量汉语句子语料的基础上提出句子功能类型八分的模式,并进而分析八大句类的语用条件,从而构拟出一个全新的汉语句类系统。  相似文献   

7.
研究证明语音加工技能在英语母语个体的读写能力发展中具有核心作用。语音意识是语音加工技能中最重要的部分。本文探讨了国内外近年来在语音意识方面的研究,以期揭示出语音意识对英语教学的帮助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思维与语言教学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思维能力在英语各种能力中多占据着核心地位.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思维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直接运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课内(课堂讨论)和课后(阅读周记)两方面为期一学期培训过程的分析,揭示元认知意识在促进学生英语阅读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元认知意识培训在促进学生英语阅读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讨论了元认知意识培训对英语教学的启示,认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阅读方面的元认知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的英语阅读。  相似文献   

10.
公民意识是社会和谐、公正的关键,而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的现状与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要把公民意识的培育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以推动社会文明程度的整体提高,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1.
汉字从古老的象形字发展而来。汉字的字形直接显示字义的全部或部分。汉字的特、点使汉语作,特别是古代典籍的英译有着特别的困难。译在翻译古代典籍的时候,必须具备一定的字学知识。  相似文献   

12.
全球大变革和中国迅速和平发展呼唤理论创新。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体系的创立有四大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关系的理论、新中国外交的理论与实践、中华文化精粹和外国国际关系理论。全球化时代国际体系的根本变革是建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创建中国学派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既具有生成的历时同构性,又具有共时交融性。在实现以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典型特征的中国梦的关键时期,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创新发展关系实现中国梦的总体方向与推进路径,中国梦的本质内涵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大众化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4.
绘画是文化的一种精神符号。中国画源远流长,它以丰富多彩的绘画手法和色彩画面折射着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发展历程。中国画色彩的运用曾经历了从绚烂至极到质朴平淡的变换,这种绘画色彩运用风格的变换,是两种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思想互动的结果。文章从文化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国文化思想对中国绘画色彩发展的影响,及促使中国画色彩变化的文化诱因。  相似文献   

15.
文章指出了大学生英语写作过程中易犯的错误,从英汉语言差异入手提出具体措施以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比喻是我国人民最喜闻乐见的修辞方式,从比喻的历史演变中,可以发现文化对语言的巨大影响。可以说,比喻像一面多棱镜,折射出文化多姿多彩的身影。本文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三个层面对此进行了管窥。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的公德与私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包含着承接晚清——“五四”对中国缺乏公德传统反省批判的工作。中国传统血亲伦理的私人关系性、差序等级与权宜相对主义,至今制约着中国公共生活与私人品质的现代性转变。现代公德与私德的分化性、个体人格对公德的自觉承担、以及公德远超出遵纪守法的政治高度的公共关怀精神,是公德建设的三个方面。公私德建设不仅是从伦理观念信仰到行为习惯的教化修养,同时要求相应的公私领域社会体制改革,即实现“公民”必需的权利保障,否则会流于唯心论的道德说教。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建筑企业标准已做了重新调整,对以往的标准有很大改革,按国际国民经济管理部门划分为12类总承包和六十几个专业及劳务型分包企业,已基本实现了总包、分包、劳务层面的分离,以能促使对总承包企业做强,专业劳务企业做精,这样一种基本实现逐步向国际建筑施工企业发展过渡需要的一种新型的企业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与同时代的作家相比较,京派作家与中国传统的文化有着更为紧密的关系,他们把这种精神投射到其创作中去,进而烙下了深刻的印痕,这在京派小说中表现得尤其明显。京派小说由于受到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文化精神的影响,从哲学意蕴到文化意蕴,到处流露出传统文化的气息,形成了其作品独有的韵味和艺术魅力,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恰是他们创作成功所依赖的深厚土壤。  相似文献   

20.
文化的不可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两种语言系统之间的转换活动,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而由于中西方文化在宗教、文化典故、神话故事,文化心理积淀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引发了汉英翻译和英汉翻译的相对不可译性,从而妨碍了思想的交流.但这种不可译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这种不可译性会不断地淡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