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焦尔  刘平  张彬 《船舶工程》2019,41(4):13-16,118
小型双甲板拖网渔船的艉门架位于上层甲板,在起网作业时会承受较大的载荷,其结构形式决定的结构重量与强度相互矛盾,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保障起网作业的安全性和船舶的稳性有直接作用。在原型艉门架结构的基础上,提出经改进设计的轻型艉门架,并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2种艉门架的强度进行分析计算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轻型艉门架不仅能满足给定作业工况下结构强度的要求,而且能大幅降低结构重量,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空船重心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大型拖网渔船在起网时,拉网纲绳通过门架的支撑,利用起网绞车将网具沿艉滑道拖到甲板上,此时门架和船体支撑结构受到较大的载荷。考虑门架和船体支撑结构的局部强度对安全影响较大。文中采用有限元软件MSC.Patran/MSC.Nastran对门架和船体支撑结构的局部强度进行直接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许用应力值进行比较,证明构件强度满足使用要求,此方法适用于门架和船体支撑结构的局部强度的校核。  相似文献   

3.
根据深海采矿作业需求和船舶甲板总体布置,考虑月池旁、船艉和舷侧三种布放回收模式的优缺点,认为柔性软管舷侧布放回收的作业模式较为适用,采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三维模型,采用ANSYS Workbench对作业平台和导向机构的结构强度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强度满足深海采矿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4.
何其健  王威  张新宇  李伟 《船舶工程》2011,33(5):14-17,34
针对金枪鱼围网渔船的实际作业工况,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主桅及其附近甲板结构的强度,并依据CCS规范进行强度校核.结合分析结果,提出改进和优化措施,为主桅及其附近甲板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分析表明,主桅及其附近甲板结构整体上满足强度要求;优化后的主桅结构可减重约1.2t,有助于提高整船的稳性。  相似文献   

5.
结构优化设计是控制生活模块总体重量、降低建造成本、缩短建造周期的有效途径。在对海洋平台直升机甲板的结构特点和受力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改变原来导管架平台直升机甲板H型钢桁架结构形式,把生活模块直升机甲板设计为板架式T型结构,并基于BV规范,使用MSC.Patran/Nastran软件进行有限元校核。结果表明:在满足同样载荷强度要求的情况下,采用板架式T型结构可降低直升机甲板结构重量,减少焊接建造工作量,节省建造成本,缩短建造周期。  相似文献   

6.
张李 《港口科技》2012,(9):16-19,29
为了优化RTG的钢结构设计,提高产品竞争力,利用ANSYS软件对两种不同形式的门架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介绍同等条件下两种模型计算参数及载荷和钢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介绍了有限元计算分析。结果显示新型门架的整体刚度、强度优于传统门架。同时新型结构节约了钢材、降低了成本、提高了驾驶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7.
针对槽型舱壁成品油船集管区的甲板上翻强横梁与集油槽布置相互干涉的问题,阐述了满足CSR的集管区甲板上翻强横梁的结构优化过程。分析影响甲板上翻强横梁结构设计的各种规范要求以及石油公司要求和使用要求,对此结构提出了几种设计方案,并进行优化改进,在满足结构强度要求的同时,达到了方便使用并减少船体钢料重量的目的。这为以后同行解决此类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补给门架结构在补给作业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其结构强度是补给船实现补给功能的有力保障。本文以补给船门架结构为研究对象,根据实船补给作业中各典型状态确定计算工况,利用有限元数值仿真计算程序分析结构在各典型计算工况下的响应情况,并依照相关规范开展强度校核。  相似文献   

9.
陈伟  谢琪  朱加刚 《船海工程》2015,(2):28-30,35
对某CSR散货船艏艉结构原有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不同骨架形式以及平台布置形式,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提出改进方案,改进后达到了降低船体结构钢料重量,进而降低造船成本,增加船舶载重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一艘舱口间甲板发生屈曲破坏的矿砂船,对其舱口间甲板结构进行横向压缩强度分析和可靠性评估。为建立一套初步的可靠性评估方法,首先,采用半解析公式计算舱口间甲板结构在不同破坏模式下的压缩极限强度,其最小值即为结构的临界应力,为强度评估提供依据。其次,基于改进的一次二阶矩法编写FOR⁃TRAN子程序,计算结构的可靠性指标,建立了基于舱口间甲板的横向压缩强度的可靠性分析程序。综合评估结果表明,舱口间甲板结构的强度储备不足以抵抗外部载荷,屈曲破坏发生起始于檐板和舱口间甲板,这与目标船的事故分析报告中的屈曲现象吻合。根据舱口间甲板结构的强度和可靠性评估结果,采取三种加强方案,权衡结构安全因子和结构重量从而得出较优的修复加强方案。  相似文献   

11.
基于平台供应船(PSV)上加装门式起重机的工程需求,分析门式起重机在PSV船上的应用前景、PSV甲板布置特点、门式起重机的特点、PSV船加装门式起重机的布置和设计要点,使门式起重机在PSV船上的应用取得船级社认可,经过实船试验和验证,完全符合船检各项要求.  相似文献   

12.
采用低速气流运动控制方程组和湍流大涡模拟方法,研究迎面来风条件下、烟囱热排烟对舰船甲板风下洗气流的影响,得到舰船飞行甲板上空下洗与航向、横向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较无热烟气排出,热排烟使飞行甲板上方的下洗速度时均值减小,其脉动幅度增加;飞行甲板上距离机库门相同的位置上,越靠近首尾对称面,热排烟对下洗速度的影响越大;越靠近舰尾区域,热排烟对飞行甲板风下洗速度的影响越小。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速船尾部采用喷水推进装置的局部振动问题,建立了船体尾部包含喷水推进泵的有限元模型。考虑附连水质量的影响,将船体尾部离散成甲板,底板,喷水推进泵,尾板等局部结构,采用规范经验公式估算以及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分别对各局部结构的板、板格、板架进行固有频率计算,将其结果与轴频和叶频激励频率进行储备频率校核,判断尾部采用喷水推进装置在振动问题上是否满足规范标准,并为下一步的船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妍 《中国水运》2006,6(7):162-163
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网络经济的发展,对传统企业管理提出严峻挑战,要求其顺应潮流,在竞争理念、组织结构、生产运作方式和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程度不同的变革,以寻求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15.
郑渊 《港口科技》2014,(8):18-20
通过开发设计集装箱岸桥实训平台,在整体结构和工况基本不变的基础上将实际的集装箱岸桥按比例缩小模型化,电气控制系统采用西门子S7-315 PLC、MM440变频器以及西门子PROFIBUS-DP现场总线,联动台上的操作装置与实际集装箱岸桥基本一致.该实训平台能够较好地提高港口机电类专业学生操作维修以及安装调试集装箱岸桥的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16.
大型豪华邮轮的仿真和优化对于大型邮轮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某大型豪华邮轮蒸汽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该系统设计特点的基础上,利用流体仿真软件Flowmaster搭建该系统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原设计方案下,船尾蒸汽管网蒸汽干度较低;通过优化船尾蒸汽环网管道管径,实现了船尾蒸汽平均干度...  相似文献   

17.
乔国瑞 《船舶》2020,(2):29-35
管道挖沟动力定位工程船是一艘集首部拖缆作业系统、尾部拖缆作业系统以及其他多项水下作业功能的海底施工作业船舶,为配合其作业功能,对诸多大型作业设备进行结构加强,并创新性地设计凹形首柱拖缆槽和导缆圆尾。通过计算分析,对横剖面进行优化,校核总纵强度以及校核主要设备加强结构的局部强度,对船体振动进行评估并采取一定的减振措施。  相似文献   

18.
针对34.5 m双甲板远洋拖网渔船,考虑船东使用后提出的建议,依据《钢质海洋渔船建造规范(2015)》要求对船体结构进行最优化设计,着重对加工间和机舱做到空间最大化,尽可能优化上层结构;利用ANSYS对龙门架选用高强度钢来减小板厚进行分析,加强球鼻结构,减少舷墙构件,做到既符合规范要求又满足渔民实际使用要求。结果表明:优化设计使得机舱空间更合理,结构连续性更好,减轻了上层质量,降低了钢料重心。  相似文献   

19.
In digital ship-design processes, surface modeling needs to be as accurate as possible for effectiveness in ship production as well as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performance. Traditionally, the form of a ship hull is constructed from a set of cross-sectional data. This approach entails difficulties in the cross-sectional spacing and accuracy of the characteristic curves, such as the stern and bow profiles, deck side line, bottom tangential line, and unconnected curves. Genetic algorithms (GAs) have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 as a multimodal optimization solution for surface reconstruction that enable construction of a single non-uniform B-spline (NUB) surface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ship design with constraints such as knuckles, discontinuity conditions, and bulbous bows with high curvatures, . The first, simultaneous multi-fitting GA determines the boundary curves, such as the stem and stern profiles, and finds the common knot values for both curves. Similarly, the same GA technique is applied for other boundary curves at the bottom and the deck. The second GA is employed to fit the interior data points after the boundary curves are fitted. The encoded design variables for surface construction are the locations of the vertices and the knot values. Those variables are modified for improving the surface quality until a predefined degree of precision is attained. In four instances of application, the GA technique developed in this research has been shown to provide good, single, NUB surfaces with high efficiency. In the early design stage, a single NUB surface is more convenient for performance visualization and finite-element methods. It can be readily translated into many CAD/CAM packages, which facilitate the smooth transition of data across the different design stages.  相似文献   

20.
王军辉 《船舶工程》2013,35(4):11-14
绞吸挖泥船有着不同于常规船型的结构特点,其首尾均有很大的开槽来设置桥架和台车。主甲板上的大开口以及放置在船体上的复杂工程设备会使其在结构强度、变形和振动特性等方面不同于常规船舶。通过建立一艘自航绞吸挖泥船的全船结构和桥架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对全船结构在航行及工作状态下的总强度以及总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期对该类型船舶的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