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船舶在“交叉相遇局面”中的避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阐述了船舶在交叉相遇局面中的定义和责任的基础上,对这种局面中的让路船和直航船应采取的避让方法及行动作了介绍和说明。同时,通过对船舶在交叉相遇局面中发生的典型碰撞案例的分析,归纳了这类事故主要的发生原因,并就如何预防这类事故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船舶碰撞案例的分析,研究了小角度交叉相遇碰撞事故发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预防小角度交叉相遇碰撞事故发生和碰撞不可避免时减轻碰撞损失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任玉清  姚杰 《中国航海》2004,(4):38-41,66
通过对交叉相遇局面中单拖网渔船避碰行为的实际调查,应用信息熵理论,建立了避碰行为的不确定性模型。借助对交叉相遇局面中的让路船在不同距离、不同DCPA时采取避碰行动的不确定性分析,为相应局面中的船舶避碰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海上船舶会遇局面主要有三种:对遇局面、交叉相遇局面和追越局面。其中,交叉相遇局面是最为频繁和常见的会遇局面,如何正确的区分对遇局面和交叉相遇局面以及在这两个局面下正确的理解、运用避碰规则是船舶驾驶员,尤其是新任船舶驾驶员必须掌握的航海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典型事故案例中异常现象全面分析,研究右舷大角度交叉相遇局面下的船舶碰撞风险,结合《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和相关海事法律法规要求,对船舶航行方法、航运公司和海事管理机构的安全管理提出建议,以供航运从业者及海事管理部门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船舶航行在茫茫大海上,虽然没有有形的航线,却有无穷多的航迹。这些航迹错综复杂,相互交叉,致使航行在浩瀚无际海洋上的船舶会有相遇的机会。追越、对遇和交叉相遇是航行中两船相遇时所构成的三种位置关系,或者说是相遇的三种局面。“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规定了构成这三种局面的条件,又根据这三种局面,规定了相遇两船应尽的义务和权利。提出这三种局面的论说,最早见之于英国商务部  相似文献   

7.
陈哲 《中国水运》2002,(3):19-20
船舶在公海和连接公海的水域中航行,由于航线错综复杂,相互交叉,会有相遇的机会.追越、对遇和交叉相遇则是两船相遇时所构成的三种位置关系,或曰相遇的三种局面.<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规定了构成这三种局面的条件,又根据这三种局面,规定了相遇两船的义务和权利,以及所采取的避让行动.  相似文献   

8.
船舶避碰首要的是要避免两船紧迫局面的形成,此文根据船舶在对遇、交叉相遇的避让中判定与他船形成紧迫局面的实际,提出本船与他船形成紧迫局面的时间(TCQA)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船舶在能见度不良时的避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能见度不良时船舶间的避让责任及方法作了介绍和说明。同时,对船舶在能见度不良时发生的典型碰撞案例的分析,归纳了这类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并就如何预防这类事故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宽广水域的船舶碰撞大多是在接近对遇或小角度交叉相遇状势下发生的。两船设计于反向重合或接近重合的航线是构成这类碰撞的重要原因之一。防止或减少宽广水域中的船舶碰撞的有效措施之一是在设计航线时就应加大两船反向航线的横距。  相似文献   

11.
交叉相遇局面中船舶避碰行动的不确定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船员避碰行动调查,根据信息熵理论研究评价了在交叉相遇局面中让路船舶两船间初始DCPA和距离采取避碰行动种类的不确定性,并与在接近对遇局面的相应情况进行了比较,为处于相应局面船舶的避碰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型化、快速化、经船舶给海上避碰带来的新课题,概要分析对遇局面下发生舶碰撞事故特点和原因,提出船舶在对遇局面下的避让操纵。旨在探讨在对遇局面下避让操纵的最佳方法,以便习可能地减少或避免恶性的船舶碰撞事故。  相似文献   

13.
为确保船舶在内河航道T形交汇处的通航安全,分析航行于T形交叉航道中的船舶在航向交叉局面中的交汇处航行路径特殊、警戒区范围过小、瞭望视线不良等可能导致碰撞事故的危险因素,提出改进措施:拓宽航道扩大避碰水域,扩大警戒区范围,增设岸上辅助设施,增加瞭头并加强瞭望,提早通报大型船舶驶入。这些措施的落实可降低此类水域发生事故的风险,达到安全通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关腾飞 《世界海运》2009,32(1):66-67
防止船舶发生碰撞事故,是保证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环节。航行中的船舶经常会出现与他船会遇的情况,尤其是在沿海、狭水道、渔区、邻近港口或航线交叉点等水域,船舶间的相遇更为频繁,发生碰撞的可能性也就更大。船舶一旦发生碰撞事故,轻者造成财产损失,重者将导致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碰撞事故带给环境的破坏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而且波及范围大、持续时间长,有些破坏甚至是不可修复的。而在航路、嘹望、速度、信号等方面加以严格把控,可以有效防止船舶发生碰撞。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际海上操纵与避碰规则与航海实践经验,介绍交叉相遇局面中两船的责任划分,并对两船的避碰时机以及船舶操纵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6.
宁君  李学健  李伟  刘正江 《舰船科学技术》2021,43(23):59-64,154
为解决传统人工势场法在船舶自动避碰中无法判断避让责任和紧迫局面的问题,创新性地将船舶会遇态势及危险度评价指标引人人工势场中,通过船舶之间相对方位来判断船舶的避让责任并限定避让措施,通过实时计算船舶碰撞危险度,设定相应阈值来界定是否产生紧迫局面,指导船舶采取进一步避让措施.通过对船舶对遇、交叉相遇和追越3种典型局面的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势场能够较为清晰地判断避让责任和紧迫局面,所规划的船舶避让措施更加符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文中通过对一起交叉相遇的碰撞事故案例进行分析,罗列出事故双方驾驶员违反的《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中相关条款,并深入探讨了交叉相遇局面中"直航船"的行动:包括交叉相遇局面的判定,直航船为什么要采取行动,作为直航船驾驶员的误区,直航船何时要采取保向保速的行动,何时要采取独自操纵的行动,何时要采取最有助于避碰的行动,从而让驾驶员能充分了解《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尤其能让作为直航船的驾驶员避免误区,能及时采取有效的避碰行动,达到确保海上航行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刘雷  唐海峰 《江苏船舶》2021,38(3):42-44
为了减少船舶碰撞事故的发生、提高碰撞事故调查工作效率,分析了当事两船最近会遇距离变化判断内河船舶碰撞过程的不同阶段特点,阐述了法规中两船处在会遇局面下的避让行动要求和不同阶段时的责任关系;最后从碰撞发生后提出对过程的调查方法,确定了在事故经过分析中以局面形成和因果关系为原则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根据有关的海事统计分析表明,在碰撞的格局中,接近对遇对小角度交叉的碰撞占多数。尤其是在右舷对右舷的对驶局面中,不论是互见中还是在能见度不良的情况下,碰撞事故时有发生,碰撞的主要原因是未保持正规的了望以及避让措施的不协调。本文在分析有关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右舷对右舷对驶局面中的避让方法,以协调两船之间的行动,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结合"桑吉"轮与"长峰水晶"轮碰撞事故调查报告的相关内容,再次讨论交叉相遇局面条款适用的时机,并对直航船的保向保速含义进行阐述,认为事故调查报告中中方的观点是较为客观和准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