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 分析肝移植术后受体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1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进行的肝移植病例,依据易感因素、临床症状、外周血中CMV-PP65和(或)CMV-IgM及胸片明确诊断,以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结果 共收集资料111例(剔除相关资料不完整者).发现CMV感染5例,CMV感染发生率为4.5%;其中2例发生CMV肺炎,CMV肺炎发生率为1.8%(占CMV感染的40%),2例均好转.活动性CMV感染3例,2例治愈,1例好转.结论 CMV-PP65检测能够对CMV感染患者做出早期诊断并且指导治疗.更昔洛韦能够有效治疗CMV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党参皂甙对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位大鼠肾移植模型,共设3个实验组:假手术组(SH)、生理盐水对照组(NS)、党参皂甙组(SA);根据观察时间点的不同又分别分3个亚组:3d组、5d组和8d组,于相应的时间点观察各组大鼠移植肾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受体脾脏IL-2的表达及移植肾排斥反应发生的程度。结果 IL-2和ICAM-1的表达,在术后5d时,对照组和皂甙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与皂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8天时,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泳条带亮度假手术组最弱,对照组较强,皂甙组最强。结论党参皂甙应用于肾移植可能加重移植肾的排斥反应,肾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期过后应慎用党参皂甙。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更昔洛韦防治肾移植患者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的研究结果。预防研究共153例,更昔洛韦组88例,阿昔洛韦组65例。两组预防CMV疾病的效果有明显差异(9.1%vs24.6%,P<0.05),而预防CMV活动性感染的效果无明显差异(20.4%vs15.6%,P>0.05),但更昔洛韦组CMV活动性感染的持续时间明显短于阿昔洛韦组(2~6周vs3~9周,P<0.01)。治疗CMV肺炎31例,更昔洛韦组15例治愈率80%;阿昔洛韦组16例治愈率25%(P<0.05)。认为更昔洛韦能有效预防CMV疾病,缩短活动性感染的持续时间,对CMV疾病有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利多卡因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利多卡因小剂量组(C组)和利多卡因大剂量组(D组),缺血前10 min腹腔注射。脑缺血10 min再灌注24 h时,断头处死大鼠。用RT-PCR技术检测海马组织ICAM-1及NF-κB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印记(Western blot)方法检测ICAM-1及NF-κ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组织ICAM-1和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增高,利多卡因可下调ICAM-1及NF-κB表达;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神经元出现明显坏死,利多卡因可减轻海马区神经元损伤。结论利多卡因可能通过抑制ICAM-1与NF-κB基因表达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丹参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丹参对实验性梗阻性黄疸型肝癌发展的影响。方法SD大鼠肝门部肝实质种植Walker-256癌株瘤块,建立恶性梗阻性黄疸模型。将模型鼠分成4组:生理盐水组(n=24)、肌苷+VC组(n=40)、丹参组(n=40)及5-FU组(n=40)。通过腹腔内分别注射生理盐水、肌苷+VC、丹参及5-FU,观察肝功、肝组织形态学及肝癌、癌周、临近肝叶及肺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①丹参组对肝功的保护作用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组和5-FU组(P<0.01),而与肌苷+VC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丹参组对梗阻性黄疸所致的组织形态学损害产生保护作用。②丹参组抑癌率和抑转移率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和肌苷+VC组(P<0.01);而与5-FU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丹参组肝癌、癌周、临近肝组织及肺组织中PCNA、VEGF、ICAM-1的表达均低于肌苷+VC组和生理盐水组(P<0.01);与5-FU组比较,PCNA和VEGF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ICAM-1则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参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肝脏损害有保护作用,而且通过抑制肝癌细胞增殖、阻碍肿瘤血管的形成及防止肝内外转移等机制而表现出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贫困山区孕期巨细胞病毒 (Cytomegalovirus,CMV)感染状况 ,探讨孕期CMV感染与白细胞介素 6(Interleukin 6,IL 6)的关系。方法 用ELISA和PCR方法检测贫困山区30 5例正常孕妇外周血特异性CMVIgM抗体及CMVDNA ,对其中 48例孕期CMV感染者及68例孕期未感染CMV者进行随访 ,检测产后两周内乳汁及新生儿尿液CMVDNA ;并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孕妇及乳母外周血中IL 6水平。结果 孕妇CMV活动性感染率 1 9.0 2 % ,孕期CMV活动性感染及乳汁排泄CMV者其外周血IL 6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者 (P <0 .0 5 )。结论 贫困山区孕期CMV感染率较国内外报道的高 ;IL 6在孕期活动性CMV感染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管抑素在胰腺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Lipofectamine 2000基因转染技术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ngiostatin导入人胰腺癌PC-3细胞,筛选阳性克隆并扩大培养。PC-3细胞分为血管抑素转染组、空白对照组及脂质体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血管抑素蛋白表达;利用显微镜下细胞计数法测定转染前后PC-3细胞的体外生长曲线;检测各组PC-3细胞培养上清所分泌的血管抑素对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增殖的影响。进一步建立种植瘤模型,通过CD34染色法检测Angiostatin对种植瘤中血管密度的影响。结果 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血管抑素转染组的PC-3细胞可分泌血管抑素,而空白对照组及脂质体对照组的PC-3细胞无血管抑素的分泌;细胞生长曲线显示,血管抑素转染组、空白对照组及脂质体对照组的细胞生长速度和倍增时间无明显差异;3组PC-3细胞上清液对内皮细胞ECV-304的生长有明显差异,血管抑素转染组的生长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及脂质体对照组。体内试验显示血管抑素转染组的种植瘤生长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及脂质体对照组。血管抑素转染组的种植瘤微血管密度(19.6±3.6)显著少于空白对照组(48.5±4.7)和脂质体对照组(51.1±5.4)。结论血管抑素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进一步产生抑制胰腺癌血管生成效应。  相似文献   

8.
黄芩甙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黄芩甙(Baicalin,BA)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损伤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经胆胰管逆行注射62mmol/L的牛磺胆酸钠制备大鼠SAP72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SO,n=24)、SAP模型组(SAP,n=24)、黄芩甙治疗组(BA,n=24)。在术后3、6、12h动态观察大鼠胰腺、肺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及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组织ICAM-1表达变化情况。结果BA治疗组光镜下肺组织炎症反应程度较SAP组减轻。治疗组6、12h MPO活性低于SAP组(P<0.05)。免疫组化显示SAP组肺组织ICAM-1随着时间推移表达逐渐增强,12h达峰值。BA治疗组ICAM-1各时相点表达均较SAP组为弱(P<0.05)。结论黄芩甙对胰腺炎肺损伤具有一定的治疗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ICMA-1高表达,减少中性粒细胞(PMN)在肺脏聚集有关。  相似文献   

9.
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OX LDL对内皮细胞NO、ET 1合成及细胞表面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 ,在分别加入不同浓度OX LDL(5 0、10 0、15 0mg·L-1)孵育 2 4h ,或浓度为 10 0mg·L-1于不同时间 (12、2 4、36h)孵育后观察培养液中NO及ET 1水平及细胞表面ICAM 1的表达。结果 OX LDL可显著抑制NO的合成 (P <0 .0 5 ) ,但各时间段培养液中NO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OX LDL还可明显增加ET 1的分泌及诱导细胞表面ICAM 1的表达。结论 OX LDL对内皮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 ,它对NO、ET 1释放及ICAM 1表达的影响可能是其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有效预防单纯疱疹Ⅰ型病毒 (HSV - 1 )感染 ,给多价DNA疫苗的构建奠定基础 ,构建表达截短HSV - 1 gB糖蛋白的DNA疫苗。方法 用PCR技术从HSV - 1基因组中扩增出编码HSV 1gB糖蛋白 1 - 5 1 7氨基酸序列的一段基因序列 ,通过 pGEM -T中介载体 ,将其插入到真核表达质粒pcDNA 3 1 (+)的CMV启动子下游。结果 构建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可在动物体内正确表达目的基因 ,对HSV - 1病毒攻击具有免疫保护作用。结论 本研究对截短HSV - 1 gB基因DNA疫苗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性研究 ,也为多价HSV 1DNA疫苗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Cytomegalovirus (CMV )infectionisoneofthemostcommonposttransplantcomplicationsandwasassociatedwithanincreasedmorbidityandmor talityintransplantrecipients[1,2 ] .Duringthefirst 4monthsafterrenaltransplantation ,theincidenceofactiveCMVinfectionisapproximately 5 0 % -90 % [3] .Recently ,manyresearchershavefoundthatCMVcouldaffecttheimmunityofhumanbe ing .CMVinfectionisalsoariskfactorforacuteandchronicrejectionofrenalallograftanddirectlycorrelateswithdecreased patientandallograftsur vival[4 - 7…  相似文献   

12.
用细胞培养技术,观察了中药川芎嗪对培养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间粘附分子(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ICAM-1)表达的影响。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脂多糖(LPS)作用24h,使内皮细胞ICAM-1表达上调,预先用中药川芎嗪注射液处理3Omin,再用相同的细胞因子刺激,ICAM-1表达不升高。提示川芎嗪可抑制TNF-α和LPS引起的ICAM-1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不同强度恒磁场对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分泌和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 1)及HUVEC与人单核细胞株THP 1黏附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第 3代的HUVEC ,实验分为 6组 ,即对照组、OX LDL(10 0mg·L-1)组及OX LDL +不同磁感应强度 (1、5、10、2 0Gs)的恒磁场组。各组细胞于培养及恒磁场作用 2 4h后收集标本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HUVEC分泌ICAM 1的量 ,免疫细胞化学检测ICAM 1的表达 ,计数法观察HUVEC与THP 1的黏附率。结果 OX LDL 10 0mg·L-1刺激细胞 2 4h,ICAM 1的分泌和表达显著增高(P <0 .0 5vs.对照组 ) ;而 1、5、10和 2 0Gs恒磁场组细胞ICAM 1的分泌和表达显著低于OX LDL组 (P <0 .0 5 )。OX LDL10 0mg·L-1与HUVEC孵育 2 4h后 ,HUVEC与THP 1的黏附率显著增加 (P <0 .0 5vs.对照组 ) ;而 1、5、10和 2 0Gs恒磁场组HUVEC与THP 1的黏附率显著低于OX LDL组 (P <0 .0 5 )。结论  1~ 2 0Gs的恒磁场可拮抗OX LDL的作用 ,抑制HUVEC分泌和表达ICAM 1及与单核细胞的黏附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转移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 (hTERT基因 ) ,建立其转移体系。方法 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逆转录病毒载体PLNC hTERT转入 ψ 2细胞 ,用产病毒的 ψ 2细胞克隆培养上清重复感染PA317细胞 ,建立产毒PA317/hTERT细胞 ;通过感染内皮细胞检测基因转移效果。结果 ψ 2细胞培养上清重复感染 ,使PA317细胞所产病毒滴度提高 2 0倍 ,得到高滴度的PA317/hTERT包装细胞系。用该细胞系产生的病毒上清感染内皮细胞成功。结论 可通过重复感染法建立高效的逆转录病毒基因转移系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A)条件化培养基对体外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rabbit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RCECs)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揭取后弹力层及内皮细胞联合组织块法进行RCECs的体外原代培养,分别用含有体积分数为5%、10%、15%、20%ConA的活化大鼠脾细胞条件上清液的RPMI1640培养基进行RCECs原代培养,并用含10%(体积分数)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的RPMI1640培养基作为对照。神经烯醇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进行细胞鉴定;噻唑蓝比色法观察各组RCECs生长的状况;SPSS11.0One-way ANOVA及LSD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成功进行了RCECs的体外培养,培养细胞内神经烯醇化酶阳性表达。ConA条件化培养基各组细胞增殖均高于对照组(P<0.001),且10%、15%ConA条件化培养基组的RCECs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其他各实验组(P<0.001)。结论ConA条件化培养基具有促进RCECs生长的作用,可作为培养辅佐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内皮细胞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内皮素受体A(ETRA)的表达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之间的关系。方法日本大耳白家兔60只,随机分为SAH模型组25只,盐水组25只,穿刺组5只,正常组5只。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作SAH模型,灌注处死后取基底动脉制成切片。进行CGRP及ETRA的免疫组化和HE染色,观察CGRP与ETRA的免疫表达和病理结构变化,并用图像分析方法测量血管周长,使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基底动脉周长在SAH后均发生明显缩窄,其中在5d时缩小最强烈。CGRP与ETRA免疫阳性标记颗粒在SAH组的基底动脉组织中均有表达,其动态变化规律为CGRP的表达在1h时最明显,在3、5d依次表达减少,5d达到最低点,7d后开始逐渐升高,10d时表达相对比较明显,但未能达到正常水平,CGRP在穿刺组、正常对照组和盐水组也有散在不规则表达。在正常组、穿刺组和盐水组的基底动脉内ETRA有表达;SAH组基底动脉内ETRA在3d组和5d组表现为高表达,以3d组为强,而其中血管内皮细胞表达最强烈,平滑肌也有表达,10d组的表达仍然较强。结论在SAH后脑血管内皮细胞CGRP和ETRA的表达呈现明显的动态改变,但二者的变化趋势并不同步;CGRP和ETRA在DCV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Tie2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直肠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S-P法,对10例正常直肠组织与40例直肠癌组织中的Tie2受体表达进行研究。结果Tie2受体定位于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胞浆及胞核,部分癌细胞胞浆也存在阳性表达,直肠癌组织中的Tie2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直肠组织(P<0.05),Tie2受体的表达与临床病理中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Dukes分期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Tie2受体在直肠癌的发展及淋巴结转移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Theinfectionofcytomegalovirus(CMV )isoneofthemostseriouscomplicationsafterrenaltrans plantation[1] .MostbelievethatCMVinfectionnotonlycaninduceacuterejectreactionofthetransplant ,butalsoplaysaroleintransplantation relatedatherosclerosis[2 ] .Asaresult ,itaffe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