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88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测定了30例二尖瓣脱垂综合征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QTd。结果发现,二尖瓣脱垂组QTd、QTcd、JTd显著延长,说明心室肌复极有局部的不均一性和电不稳定性,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可能是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机理之一。QTd不仅能预测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而且能指导临床用药,是一很好的临床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模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发病特征,建立大鼠间歇性低氧(IH)模型,观察重度间歇低氧(50mL/L)条件下不同暴露时间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和海马CA1区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8只分为对照(UC)组和50mL/L间歇性低氧(50mL/L IH)组。UC组放入舱内仅给予压缩空气,50mL/L IH组大鼠每日放入自制低氧舱内予间歇低氧暴露8h,分别干预2、4、6、8周。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电镜观察海马区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结果与UC组比较,50mL/L IH组中随低氧时间延长,神经细胞核、线粒体、粗面内质网、突触等超微结构损伤明显,水迷宫检测动物逃避潜伏期时间随缺氧时间增加而延长[从2周(49.17±8.87)s到8周的(68.42±7.91)s],均长于UC组[2周和8周分别为(25.66±2.97)s,(25.29±3.07)s];50mL/L IH组的穿台次数也随缺氧时间增加而减少(从2周7.68±1.6到8周的2.87±0.92),均少于UC组(2周和8周分别为11.57±2.18,10.65±1.26)。结论间歇性低氧可造成认知功能障碍,与海马区神经细胞超微结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他汀类调脂药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ngiotensin convertingenzymeinhibitor ,ACEI)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冠脉综合征 (acutecoronarysyndrome ,ACS)患者 6 0例 ,随机分为调脂治疗组和ACEI+调脂治疗组 ,在 4个月后进行随访。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上述病例和对照血清中一些炎性指标的水平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血清中某些炎性因子在ACS组中高于对照组 ,并在随访时明显降低。 4个月后所有炎性指标在调脂治疗组和ACEI+调脂治疗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血清中某些炎性因子的水平可以作为诊断和预测ACS发生的敏感指标 ,并反应病情的稳定情况 ;ACEI药物在短期内对炎性反应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了我院1984~1989年收治的9例马凡综合征,其中眼部异常7例,骨骼异常8例,心血管异常8例,3例伴有心绞痛,1例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尸解证实有主动脉根部血栓形成。并对本综合征的发展经过、预后及治疗作了扼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检测了37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刀豆素A诱导的抑制细胞活性水平。结果显示,肾病患儿初发时就存在抑制性T细胞数量及功能的减低,并随着激素治疗及病情的好转而恢复正常,提示本病的免疫调节失衡可能是一原发性改变,在肾病发病机理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不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多发生于月经失调妇女,并为女性不孕特别是难解释的不孕症原因之一。LUFS的病因至今尚不清楚,用传统检查方法如基础体温测定(BBT)、血清孕酮(P)水平测定、子宫内膜活检及宫颈粘液结晶检查等均难以将LUFS周期与正常排卵周期相区分。我院生殖内分泌与不孕门诊,在对不孕患者进行药物诱导排卵和B超监测排卵的过程中发现LUFS两例。其中1例连续2周期出现LUFS。本文对LUFS的发病机理、诊断方法及指标进行了讨论,并就本病提出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LiuZhengwen(刘正稳);ZhangChengwen(张成文);LiuQingzhen(刘清珍);HanSuxia(韩苏夏);WuSuge(吴素歌)STUDIESONDYNAMICCHANGESANDCOMPARISONSOFSERUMSPE...  相似文献   
8.
THEEFFECTOFHBsAgANTIGENEMIAONPREGNANCYYueYafei;ZhangShulin;LIGuilin;(DepartmentofObstetricsandCynecology,FirstcffiliatedHospi...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替加色罗对结肠炎大鼠内脏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调节内脏敏感性的作用途径。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2只,经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诱导结肠炎后随机分为4个实验组和4个对照组:其中3个结-直肠扩张(CRD)实验组(n=6)及3个CRD对照组(n=4)分别给大鼠替加色罗和生理盐水灌胃,在灌胃3、7、14 d后记录腹壁肌电活动;1个免疫组化(IH)实验组(n=6)及其对照组(n=6)分别在替加色罗和生理盐水灌胃7d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结肠内P物质(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表达。结果替加色罗灌胃3 d后,在1.2、1.6mL扩张容量下,大鼠腹肌收缩次数(6.00±1.10,3.17±0.98)较对照组明显减少(9.50±2.52,13.0±2.31,P<0.05)。替加色罗连续灌胃7 d和14 d后,在0.4、0.8、1.2、1.6 mL扩张容量下,大鼠腹肌收缩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替加色罗灌胃7 d后,结肠内SP染色评分下降,而CGRP染色强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替加色罗可以明显降低结肠炎大鼠对结肠球囊扩张刺激的敏感性,其降低内脏敏感性的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胃肠道内脏感觉传入神经表达SP有关。  相似文献   
10.
肥胖高血压患者糖、脂质代谢紊乱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肥胖高血压患者血脂、血糖、胰岛素指数及血清、脂肪组织中脂蛋白脂酶(LPL)含量和活性变化,探讨糖、脂质代谢紊乱与肥胖高血压及代谢综合征的发病关系。方法选取122例肥胖高血压患者及等量正常组病例进行对照研究,测定体质量指数(BMI)、腰臀围比(WHR)、血压、血脂、血糖、血胰岛素,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部分病例测定血清及脂肪组织的LPL含量和活性。结果肥胖高血压组患者的血清甘油三脂(TG)、空腹血糖(FBS)、血胰岛素(INS)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血清LPL含量、HDL水平、IS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间脂肪组织中LPL的含量无显著差别(P>0.05)。相关分析发现,血淸LPL含量与BMI(r=-0.64)、WHR(r=-0.59)、TG(r=-0.78)呈显著性负相关(P<0.01),与ISI(r=0.53)、HDL(r=0.46)呈正相关;脂肪组织中LPL含量及活性与上述指标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肥胖高血压患者多合并有糖、脂质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血清LPL在其代谢紊乱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