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船舶间的追越行动的始终与航运安全密切相关,要正确执行与追越行动相关的法规,并在追越的全过程做到安全操作,确非易事.随着航运业的发展,船舶种类的增多,船舶的航行速度差异加大,船舶间追越的频率逐渐增多.为防止船舶在追越过程中相互间发生碰撞事故,必须熟练掌握相应的法规.针对追越过程中的实际情况,重点分析追越时船舶间发生碰撞的主要原因,并结合工作实践,阐明在船舶追越时应遵循的原则,以及追越和被追越船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2.
船舶追越中避让行动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两船之间在航行中产生追越是它们常见的会遇态势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船舶碰撞在海事案例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当追越船从被追越船左舷追越的情况时,船舶避让行动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在探讨追越情况下船舶碰撞案例的原因、避让行动的结果和国际避碰规则的规定和几何避碰方法等的基础上,对这种态势的避让行动中所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船舶航行中,经常会出现追越局面.长江江苏段航道条件比开阔水域航道条件复杂,海事部门对追越作了严格规定.介绍了在追越受限前提下的长江江苏段航行船舶的追越模型,可为航行船舶提前计算追越时间、距离,避免违章追越,减少追越时产生的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英国上诉法院最近审理的一个碰撞案件为主,讨论了在追越船从被追越船尾后追越而又不采取让路行动时,被追越船应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这样一个问题,并着重分析了规则第十七条1款2项的规定,说明尽管这一规定是给直航船以独自采取行动的权利,但在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下,直航船要特别注意积极地采取这一行动。  相似文献   

5.
追越条款的适用是否以两船存在碰撞危险为条件,历来存在不同的观点,笔者通过对案件和《规则》条文的分析,提出追越条款的适用不是以两船存在碰撞危险为前提,只要符合构成追越局面的条件,不论当时两船是否存在碰撞危险,追越条款就开始适用。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船舶在追越过程中碰撞危险演化特征,提出一种基于情景反演的碰撞风险推理方法。基于追越事故案例中记录的船舶碰撞过程的动态信息,反演船舶追越过程中碰撞危险信息;引入负指数函数,结合船舶属性,通过最近会遇距离(Distance of Closest Point of Approach,dCPA)与两船到达最近会遇距离的时间(Time to Closest Point of Approach,tCPA)无因次化,确立船舶会遇的碰撞危险度(Collision Risk Index,ICR),运用灰云推理模型,提出时间维度下追越两船的碰撞风险推理(Potential Collision Risk,PCR);结合多起案例反演数据,得出船舶追越过程中PCR特征。结果表明:船舶追越依次经过碰撞危险、紧迫局面和紧迫危险等3个阶段,在时间节点上有一定稳定性特征,对应的PCR均值分别为0.349 1、0.557 5和0.777 1;船舶左舷追越的PCR值...  相似文献   

7.
方伟 《珠江水运》2007,(5):25-26
作为珠江最靠外的一段航道,伶仃航道进出港船舶繁多。由于船舶大小、种类、速度等各不相同,不可避免地存在追越局面。本文就追越过程的不同阶段的船间效应做出分析,并给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提出追越过程中双方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董国进 《珠江水运》2014,(20):65-66
为充分利用港口的航道资源,保证船舶航次航行计划的完成,保证船舶准点安全靠泊,更好地服务港航企业,北槽航道内追越有时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对于集装箱班轮和大型邮轮而言,实践中每潮水都会有追越的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9.
在内河,追越是船舶在航行中非常频繁遇到的一项行动。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以下简称《内规》)中第十一条对机动船舶追越的有关规定讲述得非常清楚,但在实际中,因追越而发生的碰撞事故屡见不鲜,并且事故等级大多呈现高级别。分析原因主要有:追越舷侧选择错误;追越横距偏小;追  相似文献   

10.
依据有关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和航海实践,就船舶追越避让情况作以介绍,并对《规则》中的追越条款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此文针对长江江苏段定线制航路的特点,对追越船在深水航道、推荐航路和特定航路中的追越行动及被追越船的协助措施进行了探讨。依据过错责任原则,分析了追越过程中《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以下称《定线制》)、《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以下称《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以下称《内规》)在长江江苏航段内适用与优先适用问题,得出了《定线制》优先《内规》,《内规》优先《规则》的结论,并提出了追越行为应遵循的准则。  相似文献   

12.
该文就一起究竟是“交叉还是追越?”的碰撞事故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确定“交叉局面”与“追越”作了详尽的探访,同时针对当事船船长在无法确定会遇格局的情况下应如何适用良好船艺以避免紧迫局面的形成提出了作者的观点,最后就该事故双方的过失行为以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作了系统、全面的剖析。  相似文献   

13.
刘祥 《中国水运》2002,(8):40-40
一机动船从另一机动船正横后大于22.5度的某一方向赶上并超过该船,应当认定为追越.错误的、强行的追越往往会导致事故的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4.
陈金福 《世界海运》2008,31(4):34-35
通过对船舶在追越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的具体分析,找出造成船舶在追越过程中避碰行动不确定的根由,并提出一些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从讨论构成追越的条件和追越船的责任出发,分析了会聚追越/交叉态势下两船容易发生碰撞的原因和两船的避让关系,并提出了此种会遇态势下的避让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为减少进江海轮追越事故的发生,对内河通航水域追越的适用条件、追越碰撞发生的原因、追越可行性的评估要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对追越操纵技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认为充分评估追越的可行性,正确实施追越技艺,严格遵守航行规章,做到主动联系、主动避让和主动配合,进江海轮的追越安全是有保障的。  相似文献   

17.
船吸是船舶操作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当一船在狭水道快速追越他船是,这种现象尤其突出。如果在操船过程中对船吸现象估计不足、措施不利、势必造成紧迫局面、紧急危险甚至碰撞事故。本文在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种很好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长江口深水航道自试通航以来,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航槽由原来的8.5n mile到目前的28n mile,从船舶操纵的角度讲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追越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此文就此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海上船舶会遇局面主要有三种:对遇局面、交叉相遇局面和追越局面。其中,交叉相遇局面是最为频繁和常见的会遇局面,如何正确的区分对遇局面和交叉相遇局面以及在这两个局面下正确的理解、运用避碰规则是船舶驾驶员,尤其是新任船舶驾驶员必须掌握的航海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20.
马志坚 《中国水运》2004,2(4):143-144
两船在狭水道追越,因操作不当常会发生海损事故.文章从两船并行引起的波荡、转头、吸引、排斥等现象入手,分析了影响两船之相互作用的因素,并提示安全追越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