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制备、鉴定兔抗葎草花粉蛋白多克隆抗体,并初步应用于葎草花粉致敏蛋白组分的筛选。方法用葎草花粉变应原浸液免疫兔,获得高效价抗葎草花粉蛋白抗血清,应用琼脂免疫双扩散、ELISA法以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产生的抗体。同时对葎草花粉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清进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兔抗血清效价经ELISA检测,效价>1∶10000,免疫双扩散结果表明抗血清只与葎草花粉变应原形成特异性IgG沉淀线,Western blotting检测兔抗血清IgG可以特异性识别葎草花粉8种蛋白组分,分子质量分别为100、88、76、69、65、55、49、38 ku,患者血清IgG可以识别5种蛋白组分,分子质量分别为100、76、55、493、8 ku。结论制备的兔抗血清具有较高效价和较好的特异性,应用该血清筛选出的葎草花粉致敏蛋白组分与患者血清筛选的组分相似,因此可进一步应用于初筛cDNA表达文库。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葎草花粉主要变应原核酸疫苗pcDNA-LC2并鉴定其免疫原性.方法 将pTripIEx2-LC2质粒用EcoRⅠ和HindⅢ双酶切得到LC2葎草花粉变应原基因片段,将其插入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在鉴定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后,大量制备去内毒素核酸疫苗pcDNA3.1-LC2,应用pcDNA3.1-LC2核酸疫苗免疫小鼠,取免疫血清行双向免疫扩散实验,分析其免疫原性.结果 通过测序确认构建pcDNA3.1-LC2中的672bp的编码框碱基与原序列一致,没有突变及缺失.应用pcDNA3.1-LC2免疫BALB/c小鼠,经双向免疫扩散试验验证pcDNA3.1-LC2在小鼠体内可以表达并产生特异性抗体.结论 成功的构建了葎草花粉主要变应原核酸疫苗pcDNA3.1-LC2,pcDNA3.1- LC2可在小鼠体内表达,并能产生葎草花粉变应原特异性抗体,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3.
葎草花粉cDNA表达文库的构建和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葎草花粉cDNA表达文库,为进一步筛选葎草花粉的主要致敏蛋白组分、制备重组变应原奠定基础。方法采集新鲜葎草花粉,过筛后液氮保存,利用Trizol法抽提葎草花粉总RNA,纯化后PCR法反转录合成cDNA。经SfiⅠ酶切,过凝胶柱层析,去除小于400 bp的片断,收集大于400 bp的cDNA片段,加工后与λTripIEx2连接,文库体外包装,取出一小部分感染宿主菌XL1-Blue MRF,检测文库容量;PCR分析插入的cDNA片段的大小及多样性。结果成功构建一个含有5×105重组子的葎草花粉表达文库,重组率为90%,平均插入片段长度约为1.02 kb。结论所建文库容量及插入片段大小合适,适用于筛选克隆的目的cDNA。  相似文献   

4.
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世界范围内重大卫生问题之一,近50%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对草类花粉过敏。葎草在我国分布广泛,是引起花粉症的主要致敏物之一。葎草花粉症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已受到人们广泛关注。本文从葎草花粉的致敏状况、主要致敏蛋白组分、葎草花粉症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建立以及主要变应原重组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西安市气传花粉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西安市气传花粉的种类、数量及季节消长规律的特点,为当地花粉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在西安市设置了3个花粉收集点,采用重力沉积法收集花粉,并对花粉形态进行观察和鉴定,历时1年.同时进行了广泛的野外植被调查,制作植物标本及标准花粉片,并对168例过敏性哮喘患者进行花粉变应原筛查.结果 全年3个花粉收集点共收集花粉13820粒,其中市中心4103粒、东郊4305粒、西郊5412粒,可归为33科、42属、33种.按花粉数量依次为杨属、松科、柏属、构属、蒿属、榆属、法桐、葎草、藜属等.植被调查发现,西安市绿化植物以杨树、柳树、松树、柏树、法桐为主,郊区杂草以艾蒿、葎草、藜草、禾本科植物为主.变应原筛查阳性率依次为艾蒿、法桐、藜草、葎草、禾本科.西安市气传花粉每年出现春季(3~5月)、秋季(8~9月)2个飘逸高峰期,春季以杨属、松科、柏属、构属、法桐等木本植物花粉为主,秋季以蒿属、葎草、藜草等草本植物为主.结论 艾蒿、法桐、藜草、葎草、禾本科可能系西安市的主要致敏花粉.提前对花粉变应原筛查阳性者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对控制哮喘发作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克隆SD大鼠Atoh1 cDNA编码序列并测定分析其克隆序列。方法采用非对称互补引物/模板法,制备Atoh1 cDNA的编码序列,将其克隆入PMD-19T载体中并测序。结果经酶切鉴定、测序分析表明,扩增得到的大鼠Atoh1基因CDS区全长为1 056 bp,编码351个氨基酸;测定序列与GenBank中公布的参考序列对比,有2处碱基发生突变,但克隆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参考序列完全一致。这两处碱基应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突变为无义突变,不影响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克隆了Atoh1 cDNA编码序列,为进一步对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筛选与人类PIF1解螺旋酶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以人PIF1蛋白PINT功能域(1180氨基酸)和解螺旋酶模序(167180氨基酸)和解螺旋酶模序(167926氨基酸)为诱饵,与HeLa细胞cDNA文库杂交,筛选能与人PIF1蛋白不同功能域相互作用的蛋白。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一对一酵母回复性杂交及β-galactosidase实验等确定阳性克隆。结果 PIF1蛋白PINT功能域杂交共获得17个阳性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有3个阳性基因,它们分别是CCNDBP1、OTUD5、CAP1。而PIF1蛋白解螺旋酶模序未获得阳性克隆。结论 PIF1蛋白的PINT功能域对调控PIF1的生理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克隆人硫氧还蛋白 (HumanThioredoxin ,hTRX)cDNA序列并进行序列测定。方法 应用RT PCR技术 ,以 1 43(TK- )人骨肉瘤细胞RNA为模板 ,扩增出hTRX成熟蛋白的cDNA基因 ,并克隆至 pGEM TEasy载体中进行基因序列测定。结果 将所得序列与GenBanK(J0 4 0 2 6)提供的序列比较 ,其酶活性中心 (Trp Cys Gly Pro Cys)和基序与已知序列一致 ,第 1 80、2 84位碱基与已知序列不同 ,编码的氨基酸也发生了改变。结论 克隆得编码hTRX成熟蛋白的cDNA基因 ,为进一步探讨hTRX的生物活性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克隆人血小板生成素 (hTPO)基因 ,并使其在原核细胞中获得表达。方法 先从人胚胎肝脏中提取总RNA ,进行RT -PCR获得编码氨基端 1 95个氨基酸残基的hTPO1 95cDNA。将该片段亚克隆至pGEM -Teasy克隆质粒中 ,以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对克隆质粒直接测序。接着将hTPO1 95cDNA插入到原核表达质粒 pET2 8-a中 ,转化大肠杆菌BLR2 1 (DE3) ,进行诱导表达 ,以SDS -PAGE方法及免疫印迹法进行检测。结果 得到的hTPO1 95cDNA与文献报道的序列完全一致。经诱导后hTPO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 ,目的蛋白占总菌体蛋白约 1 0 % ,以免疫印迹法证实表达产物正确。结论 得到hTPO1 95cDNA ,并在原核细胞中获得表达 ,得到截短形式的rhT PO1 95。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酵母双杂交及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技术获得HBxAg蛋白结合蛋白XBP1,为了解该基因的反式调节机制,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筛选并克隆XBP1蛋白反式激活的靶基因。方法以XBP1表达质粒pcD-NA3.1(-)-myc-his(A)-XBP1转染HepG2细胞,以空载体pcDNA3.1(-)-myc-his(A)为对照;制备转染后的细胞裂解液,提取mRNA并合成cDNA,经RsaⅠ酶切后将实验组cDNA分成两组,分别衔接两种不同接头,再与对照组cDNA进行两次消减杂交及两次PCR反应,产物与T/A克隆载体连接,构建cDNA消减文库,并转染大肠杆菌进行文库扩增,随机挑选克隆经PCR鉴定后进行测序及同源性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人XBP1蛋白反式激活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的cDNA。扩增后得到80个200~1 000bp插入片段的克隆,随机挑选其中30个插入片段测序,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其全长基因序列,结果共获得28个已知编码序列基因和2个未知的新基因。结论 XBP1在肝细胞内表达后能够上调HepG2细胞中许多不同基因表达的变化,这些基因与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增殖与分化、免疫应答、能量代谢、细胞凋亡、肿瘤发生等生物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对[Gly14]-Humanin进行基因克隆并测定其序列,为进一步对阿尔茨海默病进行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非对称互补引物/模板法,制备两端含有酶切位点的[Gly14]-Humanin的cDNA,将其克隆入pVAXI载体中并测序。结果经酶切鉴定、测序分析,表明所插入的基因片断为[Gly14]-Humanin基因,与设计完全相同。结论成功地克隆了[Gly14]-Humanin基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 β 淀粉样肽 ( β amyloidpeptide ,Aβ)与乙肝核心抗原 (HBcAg)融合基因Aβ HBcAg的原核表达载体 pBV2 2 0 /Aβ HBcAg ,为阿尔茨海默病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和制备奠定基础。 方法 采用非对称互补引物 /模板法 ,制备两端含有酶切位点的Aβ1- 42肽的cDNA ,将其连接到删除了Pre C区的HBcAg亚型ayw基因的N端组成融合基因Aβ HBcAg ,再将该融合基因亚克隆于载体 pBV2 2 0 ,构建为原核表达载体pBV2 2 0 /Aβ HBcAg。 结果 经DNA测序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等方法证实已成功地将Aβ1- 42cDNA重组到HBVcore的N端 ,并将融合基因亚克隆于 pBV2 2 0内。 结论 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 pBV2 2 0 /Aβ HBcAg。  相似文献   

14.
SH-SY5Y细胞基因片段文库及其数据库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SH SY5Y细胞基因片段文库和一种对大量cDNA片段数据管理系统的方法。方法 采用RD PCR技术构建SH SY5Y细胞基因片段文库 ,并对每一个克隆进行测序。应用FOXPRO编制一个软件对其大量的信息进行系统化管理。结果 应用RD PCR技术建立了细胞的cDNA片段文库 ,由 12 0 0余个片段克隆组成 ;应用FOXPRO制作了基因片段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的软件 ,对此文库片段的测序数据进行管理。结论 采用RD PCR技术是一个很好的建立基因片段文库的方法 ;建立了基因片段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的软件进行这个文库数据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通过基因克隆技术获得饰胶蛋白基因cDNA克隆并表达。为研究饰胶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应用打基础。方法 应用PCR技术从T细胞cDNA文库获得饰胶蛋白全长基因cDNA片段 ,并克隆到pUC1 9载体中 ,采用Sanger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定全部cDNA序列 ,将测序正确的饰胶蛋白cDNA序列插入pGEX 4T 1表达载体中 ,经BamHI和EcoRI双酶切后 1 2 %凝胶电泳鉴定 ,IPTG诱导表达产物经SDS PAGE分析。结果 克隆的饰胶蛋白cDNA序列与GenBank中AF1 3830 0记载的序列完全一致 ,所表达的融合蛋白质分子量与理论计算值(65 6KD)也一致并为可溶性蛋白。结论 本研究成功地克隆了饰胶蛋白基因和表达了GST Decorin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霜天蛾cDNA表达文库,为进一步筛选霜天蛾主要变应原、制备重组变应原奠定基础。方法利用Trizol法抽提霜天蛾RNA,经过Oligo(dT)纤维素柱纯化后得到mRNA,反转录合成dscDNA,连接EcoRⅠ接头,末端磷酸化,XhoⅠ消化,将双末端黏性化的双链dscDNA经过凝胶柱层析,收集大于400bp的cDNA片段,加工后与UniZAPXRVector连接,经过体外包装,感染宿主菌,构建cDNA文库,检测文库容量和重组效率,并采用PCR方法对插入的cDNA片段大小进行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一个含有5×105重组子的霜天蛾表达文库,重组率为67%,平均插入片段长度约为1.49kb。结论所建文库容量及插入片段大小合适,适用于筛选目的cDNA克隆。  相似文献   

18.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4(BMP- 4) is alow molecular weight glycoprotein ,classified as amorphogen.It is capable of inducing the formationof new cartilage and bone.This osteoinductiveability has led to the use of bone morphogeneticproteins as therapeutic agents for creation of newbone useful in treatment of skeletal injuries anddiseases,and in oral and maxillofacial applica-tions.Although many researchers have got the na-tive BMP from animal s demineralized bone by bio-chemical method,th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