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生化特征为高血糖症、高酮血症和酸血症同时存在,此时人的细胞外液中血糖、酮体的浓度可分别升高5和20倍,动脉血pH值可减至7.0以下。葡萄糖、酮体和氢离子的聚积是由于这些物质的产生、利用和排出率失去平衡所致。糖尿病酮症时酮体的产生和维持与此物质的代谢和激素分泌有关。本文观察1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现相对性胰岛素和儿茶酚胺类(我们测定尿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激素的过度分泌在发病机制上也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毛霉菌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进一步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并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2型糖尿病合并毛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患者中,分别为随机血糖>13mmol/L(6/6)、发热(6/6)、酮症(6/6)、白细胞升高(6/6)、酸中毒(5/6),头颅核磁共振(MRI)和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无特征性表现,真菌涂片阳性(3/6),病理活检阳性(5/6),早期应用两性霉素B配合局部清创、手术治疗治愈率(5/6)。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毛霉菌病的诊断要点为随机血糖>13mmol/L、糖化血红蛋白>10%、酸中毒、白细胞升高及进行局部组织病理活检。早期足量应用两性霉素B和进行局部病变的手术治疗是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遵照毛主席的教导:“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把中医中药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全国广泛开展了各种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很大成绩,在这目前占人类死亡率最高的三大原因之一的急性脑血管意外尤其脑溢血病方面也不例外,过去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生命,(如日本40岁以上者34%死于此病),国外死亡率达58—92%,国内也在44—67%,近年来由于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它对减少或制止脑出血、降低高血压及颅内高压、减轻脑水肿,增加脑缺氧耐受力起了很大作用,从而获得可喜疗效,使死亡率降低到1.58—44.4%(见附表一)。  相似文献   

4.
1965年,Little报告:在悉尼市阿尔弗里德医院,从1958年元月到1963年12月,对一组29例肝损伤患者治疗中,75%的损伤是闭合型,全组死亡率为48%;闭合型死亡率占62%。由于注意到对这些患者处理上的缺点,于是按上述各章所述提出了一个治疗计划。可以断言,如果遵循这个计划进行工作,死亡率能够下降。1969年,Little等人根据这个计划,报  相似文献   

5.
<正> 症状性胆囊结石长期以来多采取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该手术已有百年历史。是比较成熟的治疗方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手术并发症大约为5%,由于手术及并发症可出现2%死亡率;高龄、心肺疾病等高危因素者手术死亡率可达4.9%~10%;一些资料说明胆囊切除后,人群中的大肠  相似文献   

6.
经腹腔一期切开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细菌性肝脓肿是肝脏继发性感染的一种严重疾患,一般诊断较易,但处理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病人的安危。据报导,经手术治疗,死亡率较非手术治疗有所降低,但仍高达33%,近年来由于重视全身支持治疗,死亡率明显下降,但仍在16~27%之间。Balasegaram氏报导国外近年的死亡率高达32.8%,我院从1957—1980年经手术治疗的100例细菌性肝脓肿,总的死亡率为11%,经腹腔引流的80例,死亡9例,其死亡率为11.25%。较其它报告的死亡率低,本文重点讨论经腹腔一期切开引流治疗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对西安市某医院 86例门诊和住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 α-干扰素加Vit E联合治疗的疗效观察。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 ,其总有效率分别为 88.6 %和 6 1 .9% ( P <0 .0 1 ) ;肝功能复常率为 88.6 %和 5 7.1 % ( P <0 .0 1 )。治疗结束时 ,两组 HBe Ag阴转率分别是 5 0 .0 %和 2 8.6 % ;HBV- DNA阴转率为 6 8.4%和35 .3%。治疗结束后 6个月 HBe Ag阴转率分别为 5 6 .8%和 31 .0 % ;HBV- DNA阴转率是 6 8.4%和 38.2 %。表明 α-干扰素加 Vit E治疗慢性乙肝无论其暂时效果或持续效应 ,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 P <0 .0 5 )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我院1983年至1993年7月收治的胆石、胆囊炎与糖尿病33例,占同期胆石、胆囊炎住院人数0.9%,占同期糖尿病住院人数的2.6%。发病年龄高峰系51岁~60岁年龄组(占52%),入院时平均血糖水平12.8mmol/L,术前血糖水平为8.5mmol/L.经手术治疗,30例痊愈出院,3例死亡。通过本组治疗,认为糖尿病时择期胆道手术,并不增加手术的危险性,但在急诊手术,其合并症、死亡率均很高。本文重点讨论了糖尿病时胆道手术的易感染问题,围手术期处理,以及抗生素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9.
254例糖尿病患者的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糖尿病(DM)死亡原因,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二附属医院自1991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期间住院的DM死亡病例。结果13年两院DM死亡254例,占住院总死亡人数3.2%;死因依次为:慢性并发症42.5%(心脑血管病28.3%,肾病14.2%),肿瘤20.1%,感染11.4%,急性并发症6.7%,肝硬化6.3%;慢性并发症死因中合并高血压66.7%(72/108)。结论慢性并发症已成为DM的主要死因,其中心脑血管病变是最重要的,高血压是增加其死亡率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对降低DM心脑血管病变的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Cacinoma of lang sccl]在肺癌中发病率仅次于鳞癌占21——28%,倍坛时间短,转移快而广泛,是一种生物行为恶劣予后凶险的肿瘤,一旦确诊之后自然生存期少于三月,单纯放射治疗或手术切除五年生存率仅为1%,即使严格选择病变局限于胸腔的病例放射加化疗五年生存率远不及10%,治疗效果差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11.
我们研究了西安地区成年颅骨和正常人头颅正侧位X线平片。观察到266例颅骨中出现脑膜中窦沟者占37.59%(100例)。其中左侧占60.6%,右侧占39.33%,侧差非常显著。400份头颅正侧位X线平片中,出现沟的阴影者占35.75%(143例)。其中左侧占58.77%,右侧占41.23%,侧差非常显著。根据颅骨和X线平片的观察,性差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缺血预适应对大鼠移植小肠的早期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缺血预适应 (IPC)对大鼠移植小肠上皮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早期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假手术组 ,S组 ,n =6 ) ,小肠移植组 (SBT组 ,n =12 )和缺血预适应加小肠移植组 (ISBT ,n =12 )。建立大鼠异位节段小肠移植模型。移植肠血管重建成功之后 ,再灌注 1h各组取材。免疫组化定量检测层粘连蛋白 (lami nin ,LN)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检测移植小肠上皮细胞凋亡。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小肠上皮基底膜结构变化。结果 S组、SBT组、ISBT组LN表达分别为 39.5 2± 2 .6 0 ,13.5 3± 0 .4 4 ,2 5 .4 0± 1.79,SBT组明显低于S组 (P <0 .0 5 ) ,而ISBT组明显高于SBT组 (P <0 .0 5 )。S组、SBT组、ISBT组上皮细胞凋亡指数 (AI)分别为 2 .2± 0 .83,30 .8± 3.2 ,13.2± 2 .86 ,SBT组明显高于S组 (P <0 .0 5 ) ,ISBT组明显低于SBT组 (P <0 .0 5 )。透射电镜观察显示S组小肠上皮基底膜呈线性连续完整的结构 ,而SBT组基底膜分解断裂、甚至消失 ,ISBT组上皮基底膜破坏程度比SBT组为轻。结论 IPC对大鼠移植小肠上皮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均有早期保护作用。IPC抑制细胞凋亡可能是其保护移植小肠上皮细胞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100例(男女各半)成人下颌骨,主要结果如下: 一、下颌支外侧隆凸或嵴出现者占89%,缺如者占11%。二、外侧隆凸或嵴位于下颌孔上方的距离:男性平均8.00±0.19(0.25~16.5)毫米,女性平均8.70±0.22(0.5~18.45)毫米。男性该隆凸或嵴位于下颌孔前方的距离平均2.97±0.17(0.10~6.40)毫米,后方平均2.20±0.61(0.15~5.40)毫米;女性者位于下颌孔前方的平均3.20±0.29(0.30~6.80)毫米,后方的平均1.996±0.89(0.75~3.90)毫米。外侧隆凸或嵴位于下颌孔前上象限内者占71.5%三、本文提出,手术切口若位于距外侧隆凸10毫米以外者,大都(70.22%)可以避免伤及下颌孔内的血管神经束。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summed u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ative arteriovenous fistulas (AVFs) i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 (DN) in Chinese hemodialysis centers. A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AVF i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with type 2 DN. A total of 224 cases of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among which, 65 cases in DN group, 33 cases in diabetes mellitus (DM) group and 126 cases in non-diabetic control (C) group. Hemoglobin, albumin, blood urea nitrogen, parathyroid hormone and calcium-phosphate product of the three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Glycated hemoglobin A1c of DN group and DM group was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t. AVF life of (28.7 ± 10.0) months in D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36.5 ± 19.4) months in C group (statistic probability P <0.01), and AVF life of (32.5 ± 10.1) months in DM group (P <0.05) was also shorter than that in C group, whil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VF life between DN group and DM group. Proportion of upper arm fistula in DN patients (11/65)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 group (6/123, P < 0.01). Life of AVF in patients with DN was relatively short, with more times of angioplasty and greater possibility of selecting upper arm internal fistula.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 (DM)患者伴微量白蛋白尿时肾外血管病变的发病情况 ,并探讨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 (NA组 )和微量白蛋白尿组 (MA组 ) ,观察肾外血管病变的发病率 ,检测内皮功能障碍标志物vonWillebrandfactor(vWF)、endothelin 1 (ET 1 )的血浆水平。结果 MA组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均比NA组增高 (P <0 0 5 )。血浆vWF水平 :NA组为 (1 1 8 95± 46 72 ) % ,MA组为 (2 0 2 0 7± 73 3 0 ) % (P <0 0 1 ) ;血浆ET 1水平 :NA组为 (5 0 60± 1 2 3 9) μg·L-1,MA组为 (79 1 3± 1 4 0 4) μg·L-1(P <0 0 1 )。vWF水平与尿白蛋白排泄率显著正相关 (r=0 .72 ,P <0 0 1 ) ;ET 1的血浆水平与vWF的血浆水平显著正相关 (r=0 .69,P <0 0 1 )。结论 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 2型D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比正常白蛋白尿患者更为明显 ,UAER升高的程度可反映内皮功能障碍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不同透析方法对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比较不同透析方法对肾移植后肾功延迟恢复(DGF)的影响,以期选择合适的透析方法,提高移植效果。方法 观察应用不同透析方法治疗 DGF 患者时血压、细胞因子的变化和疗效。结果 采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 4.85%,肾功能恢复时间(9.1±4.3)d,术后感染发生率 9.52%,均较血液透析(HD)组低[低血压发生率 7.8%,肾功能恢复时间(21.4±7.6)d,术后感染发生率 20%];腹膜透析组低血压发生率6.25%,肾功能恢复时间(15. 5±6. 7) d,术后感染发生率 37. 5%,后两项指标高于 HVHF 组; HVHF 组治疗后,TNF- α、IL- 1β和 IL- 6的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HD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 高容量血液滤过是一种较好的治疗DGF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注射异丙基肾上腺素后服“心肌荣”组15只大白鼠血清酸性磷酸酶活力为8.02±0.76,对照组15只大白鼠血清酸性磷酸酶活力为17.39±2.06;正常组24只大白鼠血清酸性磷酸酶活力为7.51±1.48.“心肌荣”组该酶活力明显低于实验对照组而接近于正常组。说明心肌荣对由异丙基造成的心肌坏死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99mTc -MIBI三相显像对甲状腺癌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将 1 5 0例受检者分甲状腺癌 ( 5 8例 )和甲状腺良性结节 ( 92例 )两组 ,以患侧 /健侧摄取比值 (UR)为定量指标 ,观察其 5min和 60min摄取比值变化。结果 甲状腺癌组动脉血流灌注异常增高占 74 1 3% ,而良性结节组仅为 31 .5 2 % ;甲状腺癌组 5min和 60minUR值分别为 1 86± 0 65和 1 63±0 49,而良性结节组分别为 0 81 3± 0 1 8和 0 82 7± 0 1 6,两组两时相UR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99mTc MIBI三相显像对甲状癌的定性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9.
血液净化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炎症介质的清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观察连续性肾替代治疗 (CRRT)对肾病综合征出血热 (HFRS)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白介素 6(IL 6 )及内皮素 1(ET 1)的清除作用 ,探讨炎症介质在HFRS中的作用。方法 将诊断为HFRS的中型及以上类型患者 4 0例随机分为两组 :CVVH组 2 0例行CVVH ,HD组 2 0例行HD。用ELISA法检测TNF α和IL 6浓度 ,放射免疫法测定ET 1浓度。结果 ①CVVH组及HD组少尿天数 (3.0± 2 .1,6 .0± 3.4 )、并发症发生率 (2 5 % ,4 0 % )及病死率 (15 % ,2 5 %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②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和尿素氮下降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③CVVH组治疗后血中TNF α、IL 6和ET 1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均 <0 .0 1) ;HD组治疗前后血中TNF α、IL 6和ET 1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④CVVH组滤出液中可持续检测到IL 6及ET 1,未检测到TNF α。透出液中未检测到上述炎症介质。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可清除炎症介质 ,改善HFRS的病理生理过程 ,改善肾功能和预后 ,减少并发症 ,降低病死率 ,是治疗HFRS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20.
1.本文叙述了心肌碎片丙酮酸脱氢酶系和心肌细胞呼吸测定法。2.克山病病区粮组大白鼠丙酮酸脱氢酶系活性明显低于加组硒和西安组。3.克山病病区粮组大白鼠心肌细胞耗氧量较加硒组减低。4.简述了硒在克山病发病学上的可能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