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人和自行车混合行驶是一种常见的非机动车交通组织方式,然而目前对于其混合流动力学的研究十分有限。本文基于社会力模型,提出一种面向行人-自行车混合流的混合流社会力模型(MFSF)解析行人-自行车混合流的运动机理,修正了以往研究中的自行车模型,通过实际道路上行人和自行车混合流的观测数据校准模型,构建仿真平台,最后使用仿真平台重现单向道路中行人和骑行者的自组织现象。根据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流量-密度基本图的对比分析,验证了 MFSF模型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并可以看出,MFSF模型可以再现行人和自行车混合流的自组织现象。当行人与骑车者的比例相同时,行人和骑车者的密度越低,骑车者的车道宽度变化就越小;当行人与自行车比例变化时,骑行者的比例越大,骑行者占用的道路越宽,且骑行者的车道宽度越不稳定;如果行人输入显著减少,则自行车者车道宽度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
为保障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的基本路权,加强对规划设计的指导,对人行道和自行车道最小宽度进行研究。通过对行人和骑行者交通行为与交通流特征的研究分析,确定了人行道和自行车道通行能力的影响参数;提出了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宽度计算公式;结合不同宽度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通行能力提出分级标准;建立了流量与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的分级关系;提出不同级别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宽度控制要求。当人均占用面积为3m~2、行人步行速度为1.2m/s时,一条0.75m宽的人行带通行能力约为1 000人/h;考虑到人行道双向行驶和无障碍设施要求,人行道最小宽度不应低于2.0m,宜以0.75m为单位增减。另外,引入自行车道隔离形式修正系数,当自行车道为物理隔离式时,最小宽度宜为2.5m;为非物理隔离式时,最小宽度可取1.5m。  相似文献   

3.
慢行交通混合过街时相互干扰较多,过街特性与一般的行人或电动自行车过街有所不同。本文对福州地区5个信号交叉口的慢行交通过街交通流和交通冲突进行调查,并使用SPSS软件对实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而描述慢行交通混合过街交通流特性并建立交通冲突模型。研究得到电动自行车过街平均速度的均值是7.89km/h,行人过街平均速度为4.37km/h;随着慢行交通密度的提高,慢行交通速度呈现下降的趋势。最后将冲突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作比较,检验了冲突回归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历史街区非机动车交通所占出行比例较大,但由于街区空间尺度和路网格局 的限制,人、机、非混行严重,非机动车出行环境较差.通过对郑州书院街、开封鼓楼、洛阳 东西南隅3 个历史街区的实地调研,研究了历史街区非机动车交通环境心理承载力的影 响因素和评价指标,以郑州书院街和开封鼓楼2 个历史街区的观测数据建立了非机动车 流量的负二项评估模型,引入骑行速度容忍阈值,得到非机动车交通环境心理承载力评 估模型,最后以洛阳东西南隅历史街区的观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研究方法是可 行的,可以为更准确的评估历史街区非机动车道通行能力,优化历史街区道路横断面,改 善街区非机动车交通环境,实现街区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初至2010年,深圳市自行车出行比例下降38%,未来如何构建自行车交通系统亟须探讨。首先通过对深圳市自行车交通出行需求与特征、公众意见调查等分析,指出自行车道、停放设施不完善是导致自行车出行比例低的主要原因。基于深圳市自行车交通发展影响因素及前景分析,结合深圳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提出自行车交通发展的定位和目标。重点从区域差异化发展、自行车道网络、自行车道、自行车停放设施、公共自行车以及电动自行车六个方面阐述构建与公共交通和谐发展、骑行环境友好的深圳市自行车交通系统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发展慢行交通已成为当前城市交通建设的一个热点,公共自行车以及共享单车等共享型自行车已经成为发展城市慢行交通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搜集福建省晋江市公共自行车IC卡数据以及微信移动端调查,研究典型的机动车出行占主导城市中公共自行车的出行特征。研究发现,通勤出行是使用者最主要的出行目的,骑行目的地的土地性质以及起讫点空间范围是决定骑行热度的重要因素。最后通过构建可靠的晋江市时空环境与骑行热度模型,为城市后续公共自行车站点选址、共享单车投放点及集中管理区选址等提供预测支撑。  相似文献   

7.
随着"共享单车"的数量激增,在自行车行驶空间不足的条件下,骑行者占用行人路权,迫使行人产生减速、转向等避让行为。在交通混织的交叉口,自行车与人的冲突尤为严重,不仅增加了交叉口通行时间,更降低了行人安全。为优化交叉口交通组织,需深入分析行人在自行车扰动环境下的复杂行为模式,建立微观行人模型展开仿真分析。然而,已有研究多基于西方城市完备的自行车行驶环境,对国内因缺少自行车规划导致的人车冲突考虑不足,致使仿真结果不准确。因此,基于社会力理论提出改进的行人模型,建立了行人与自行车冲突仿真模型。此外,为克服传统摄像头拍摄角度的局限性,利用无人机采集提取了完整的行人运动轨迹数据,并结合最大似然估计方法对模型进行标定;最后引入原始社会力模型作对比,利用行人真实轨迹数据验证模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行人模型更能真实合理地描述现实世界中行人的随机行为,对国内行人行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交叉口的交通规划、管理和信号控制方案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全面梳理城市道路路段自行车服务水平影响因素,采集不同类型城市道路路段的道路条件、交通条件等自行车骑行服务水平影响因素数据及骑行者心理感受,通过心理感受与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确定路段自行车服务水平模型的显著性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支持向量机建立了不同道路隔离形式下的路段自行车骑行服务水平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9.
自行车-行人共享道服务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於昊  陈峻  谢之权 《城市交通》2012,(1):75-79,60
以不存在物理分隔或高差的步行和自行车共享道为研究对象,定量描述自行车和步行交通混合运行的服务水平。在分析共享道服务水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南京市5条典型共享道开展交通调查。以实测数据为基础,基于道路使用者对道路运行状况的感知评价,建立包含共享道有效宽度、障碍物密度、交通冲突强度等显著影响指标的共享道服务水平模型,并提出服务水平的6级划分标准。模型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共享道有效宽度的增加和自行车流量的降低,共享道服务水平提高,主向和对向行人比例变化对自行车运行状态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慢行(自行车与行人)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显著性影响因素,将交通事故分为仅财产损失事故、潜在伤害事故、非伤残事故、伤残事故、死亡事故5类,从人、车、路、环境4个层次选出11个自变量,以交通事故严重程度为因变量,基于Multinomial Logit模型计算每个变量对慢行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边际效应。结果表明,驾驶员性别、驾驶员饮酒状态、行人年龄、道路特征、路面状态、一天内发生时间、光线条件、年平均日交通量、地形等9个变量均与道路交通事故严重程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
研究城市行人-非机动车共享道的慢行交通特性,对优化慢行系统的组织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选取南京市4条典型的行人-非机动车共享道展开调查,通过对共享道上的慢行交通基本参数进行定义和统计分析得到其交通基本特性。并以实测数据为基础,建立共享道上非机动车通行能力关系模型,得出共享道上自行车与电动车的实际通行能力分别落在[500~550]、[700~750]区间内,单位为units/h·m。  相似文献   

12.
建成环境对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的影响--以波哥大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哥伦比亚波哥大以可持续的城市交通系统闻名,包括其密集的自行车道网络以及Ciclovía系统——为骑车者和行人预留的道路空间,可在星期日和节假日休闲出行使用。探讨此类设施以及建成环境的其他属性——城市密度、混合用地、可达性以及与公共交通车站的距离——如何影响步行和自行车出行行为以及Ciclovía的使用。结果表明,道路设施设计要素例如道路密度、连通性、与Ciclovía车道的距离,与体力活动相关;而建成环境的其他属性如密度和用地混合程度,对体力活动影响甚微。这可能是由于波哥大建成区的大部分街区均在非机动交通出行占绝对优势的时期演变发展——紧凑、用地混合、交通可达性水平相似。由此可见,影响非机动交通出行的因素是设施设计而非一般的街区用地属性。  相似文献   

13.
人行道有效宽度和利用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人事故(Pedestrian RTAs)在许多发展中国是很严重的问题。本文研究各种有效宽度下的城市道路人行道的使用率与交通道路特征包括自行车流量、行人流量、机动车流量和车速之间的关系,以及不使用人行道的行人的性别年龄特征,为城市道路提供合理的行人通道设计提供理论和数据依据。研究表明:有效宽度在1.8m以下的人行道会妨碍人们的正常使用,有效宽度小于1m的人行道大多数行人不会使用.机动车流量和车速对利用率没有显著影响。行人流量和人行道利用率成反比。  相似文献   

14.
从新型城镇化概念及相关理论分析入手,分析了新型城镇化的交通特征。从新型城镇化的地区土地开发、路网组织、公共交通服务体系等方面,制订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切实可行的TOD策略。研究了TOD策略可应用的区域,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地区应该构建细密网格状路网、步行尺度的街区及减小宽度的道路断面,建立高效全面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构建行人和自行车优先的慢行系统。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善历史文化街区的交通出行环境,在北京南锣鼓巷胡同区及附近人口密集的区域开 展调查,进行历史街区出行行为研究。首先,为了提高模型的准确度与可靠性,研究了不同服务人群、服务范围之间的差异性。通过对数据的初步分析,将出行方式划分为公共交通、慢行交通、私人交通3 类,并分析得出该区域内慢行交通出行比例最低。然后,利用SPSS软件对特性变 量与出行方式选择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特征变量。最后,建立多项Logit 模型(Multinomial Logit Model,简称MNL) 对历史街区出行行为进行分析,并使用南锣鼓巷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标定。研究结果表明,居民户口、年龄、月收入、汽车拥有量、胡同宽度、胡同单行线、游客影 响、慢行交通意愿等因素对出行方式选择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电动自行车道路交通事故对骑行者伤害程度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排序,分析电动自行车骑行者事故伤害程度的影响因素。收集某市2013-2015年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数据,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从中选出与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相关的22个影响因素。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对电动自行车骑行者受伤严重程度进行预测,并对相关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研究表明,影响电动自行车骑行者受伤严重程度的最主要因素依次为车辆间事故类型、受伤部位、道路物理隔离类型等。针对交通事故相关因素提出改进建议,研究结论可为电动自行车事故预防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考虑算法的实时性,交通流个体识别往往采用轮廓特征来描述。由于自行车与行人的很多轮廓特征值相近,在复杂城市交通环境中,从慢行交通流中准确地识别出自行车是目前采用视频检测交通流的难点之一。通过现场视频检测获取足够的样本外轮廓数据,分析检测目标轮廓的高、宽、高宽比、面积等典型轮廓特征,发现目标轮廓高宽比特征能较好地识别出行人、自行车等慢行交通,并给出合适的取值范围。研究表明自行车高宽比能够较好地成为视频识别的依据,为自行车视频识别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18.
提出建立多尺度、多邻域规则元胞自动机模型来描述城市道路两侧人行道人非共板条件下的行人与自行车混行交通流. 人非共板是一种新颖的慢行交通管理模式,但进行这种人行道规划、设计时,指标选取往往会缺少理论支持,运营时缺乏定量评价运行状态的手段. 本文以城市道路单侧人行道板上同向行人和自行车共板的情况为研究对象,考虑自行车与行人几何尺寸、元胞状态值及邻域定义等方面的差异, 建立了统一的混合元胞自动机模型. 该模型能较好地描述这两种交通方式相互干扰现象,通过模型演化能方便地获取阻挡概率等交通运行状态评价参数,为人非共板的规划和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为解决机动车迅速增加带来的大量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总结目前国内外慢行交通的发展现状,以沿海城市青岛市为例,分析青岛市的交通特点和发展方向,阐述青岛市作为国家级旅游城市自行车慢行交通系统的重要性。从自行车车道的设计出发,分析评价青岛市自行车慢行交通系统,根据城市道路网容量供需平衡原理及慢行交通系统计算包括慢行交通系统在内的青岛市道路级配,为沿海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电动自行车骑行人与机动车驾驶人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重要参与主体,在无信控交叉口电动自行车和右转机动车可能产生冲突。尤其当交通参与者不严格遵守通行优先权时,极大增加了参与主体交互的复杂性。本文以各交通主体的损失最小为目标,构建直行电动自行车与右转机动车的冲突博弈模型。在考虑两车驾驶人主观心理感知的前提下,引入前景理论价值函数和决策权重函数;根据演化博弈的复制动态方程分析博弈主体行为策略演化过程,得出不同条件下系统的最终稳定策略;利用数值仿真分析不同参数对系统演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前景理论相关参数影响系统演化的收敛速度,不影响演化的最终结果;不同风格的电动自行车骑行人制定通行和让行决策时,表现出的风险偏好不同;互让损失的增加对电动自行车和机动车的通行概率起促进上升和抑制下降的作用,而机会损失的作用恰好相反。本文建立的理论模型可用于揭示道路主体在冲突行为中的决策演化规律,为我国城市交通管理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